APP下载

基于GIS技术的内江市旅游可达性分析

2019-07-16陈亭旭张凤太陈辰苏维词盖媛瑾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内江市GIS技术

陈亭旭 张凤太 陈辰 苏维词 盖媛瑾

摘要:为探讨旅游可达性对内江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运用GIS技术对内江市景点可达性和区域可达性以及可达性与旅游收入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内江市景点可达性呈现出中部和东部较高,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弱;区域可达性呈现出中部、东部较西部高;内江市旅游可达性与旅游收入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为此,提高内江市旅游可达性发展的同时,实现景点多样化是内江市旅游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内江市;旅游可达性;旅游收入;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F592.9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9)02-0078-04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accessibil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ijiang city, GIS technology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enic spot accessibility,regional accessibility and tourism inco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essibility of scenic spots in Neijiang is relatively high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and gradually decreases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Regional accessibility is higher in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than in western regions.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ourism accessibility and tourism income in Neijiang city. Therefore,while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Neijiangs tourism,it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Keywords:  Neijiang; travel accessibility; tourism income; GIS technology

旅游業作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日益增大。截至2017年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11.04%[1]。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交通作为旅游系统中重要的空间要素,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2]。交通作为旅游主体实现空间移动的载体,其方式、技术、成本等因素都影响着旅游主体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同时也影响着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可达性作为评价交通网络便捷程度的重要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方面[3]。

目前,国内对可达性在旅游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集中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对区域可达性的研究。蒋海兵等基于GIS技术和网络分析模型对高速铁路与出行成本影响下的全国陆路可达性进行了分析[4]。杨磊[5]采用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对京津冀景区空间格局与可达性进行了研究。潘竟虎等[6]在全国尺度下对不同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和可达性进行了研究。二是随着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成为“交通革命”的重要里程碑[2],对区域交通可达性和旅游空间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众多学者由此展开研究。蒋海兵[7]对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全国旅游景点可达性进行了研究。李保超等[8]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研究了高铁对区域内部旅游可达性的影响。郭建科等[9]基于GIS技术研究了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供需市场的空间效应,发现了东北城市旅游供需潜力变化均随着距高铁越远而衰减,导致东北旅游空间集散特征明显等现象。

虽然高铁对旅游产生了“时空压缩”效应[2],但由于地形、经济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仍以公路或混合交通(一般铁路)为主。因而,文章以小尺度范围内的内江市为例,研究国道、县道和一般铁路对其内部景区可达性的影响,以期为内江市的旅游规划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沱江下游中段,地形以丘陵为主[10]。北邻资阳,南接泸州,东面紧靠重庆,西与自贡接壤,是交通运输部规划的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也是四川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西南陆路的重要交汇点,见图1。

内江市现辖有市中区、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五个县区,总人口420万。受成都和重庆经济辐射的影响,内江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末,内江市GDP达1 332.09亿元,其中旅游总收入为263.87亿元,成为四川GDP过千亿的经济大市之一[10]。

1.2 数据来源

文章的研究数据及相关资料源于《内江市统计年鉴2017》、内江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网站(http://lyj.neijiang.gov.cn/)。

空间图形数据以《内江市行政区划图(2012)》、内江市公路网络、铁路线路为基础,在ArcGIS10.5环境下进行几何校正、配准、数字化等方式绘制成了内江市主要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图,见图2。

为更好地反映内江市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文章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70个景点,分析其景点网络格局可达性。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景点可达性定义为在特定时间段内,从该景点出发向其周边景点出行,所取得出行距离的平均时间[11]。通过总结前人的文献综述,本文将景区的可达性分为景点可达性和区域可达性。景点可达性反映了景点的区位情况以及游客在任意点到达景点的便捷度,其源点和目标点均为景点;区域可达性反映了游客在一个区或县内到达该区域内各个景点的便捷度,其源点和目标点均为区域内景点。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1)(2)中,Ai为源点i的可达性,Tj为源点i通过交通网络中通行时间最短的路线到达目标点j的通行时间,n为目标点j的个数;A为某区域的可达性,s为源点i的个数。

通过对外业采集的景点属性数据进行整理、录入、转换,导入,将数据以统一的坐标系存储于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中。在ArcCatalog中创建交通网络数据集,并指定网络中的连通性和网络属性。利用ArcGIS 10.5的网络分析功能求出各源点与目标点之间的最短通行时间,随后,由式(1)计算各源点与目标点之间的平均最短通行时间,由式(2)计算区域的可达性。整个研究区共有4种交通方式,不同交通途径具有不同的出行速度,设定时间成本数值的参考为平均出行1 km大约所需要的分钟数,对不同的道路赋予不同的速度。根据2010年中国不同等级的铁路里程和速度标准与JTGB0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2],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设定不同类型交通线路的行驶速度。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的行驶速度,分别为120、80、60、40 km/h,普通铁路的行驶速度参照其设计时速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确定为140 km/h。

3 结果分析

3.1 景点可达性

景点可达性能较好的说明景区区位条件的优劣,尤其是景点间交通条件的优劣。同时,景点可达性的影响因素除了交通便捷程度之外,还有景点分布的集中程度。根据公式(1)算出内江市具有代表性的70个景点的可达性结果,并通过克里金插值和自然断点法[13]对这70个景区的景点可达性在图上进行表达,见图3。

总体来看,内江市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景点可达性较西部和南部高,自东北向西南景点可达性逐渐递减。受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的影响,景点可达性呈现出沿铁路、国道以及高速公路方向呈条带状分布的趋势。受旅游景点分布集中程度的影响,内江市中区,隆昌县东北部景点分布较威远县和资中县集中,在同样多的时间内,游客能在市中区和隆昌县北部游览更多的景点。因而,其景点可达性较威远县和资中县高。从内江市的景点类型来说,可达性较高的地区多人文景观,可达性较低的地区多自然景观。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内江市人文景观的可达性整体较自然景观高。从理论上来说,内江市中区景点可达性高,游客的出游意愿会更强烈,游客的旅程更充实,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内江市中区属于老城区,在交通规划上已经很难满足现今内江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加之游客的出游率增高,给当地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游客旅游舒适度降低等问题。西南部的威远县等地区,由于缺乏类似于国道、铁路等“主干道”线,加之景点分布较分散,因而其景点可达性较差。同时也表明威远县等景点可达性较差的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景点沿线可稍增加一些旅游项目,在景点类型上,也可结合当地独特的穹隆地貌和乡村特色打造一些生态康养、乡村休闲等旅游项目,实现旅游景点类型的多样化。

3.2 区域可达性

通过式(2)计算得出内江市各县区的区域可达性,将其在图上进行表示,见图4。市中区面积较小且作为内江市的中心城区,其内部道路规划较为成熟,加之有国道和铁路线从内部穿过,交通便捷度高,因而其区域可达性平均水平高达0.13 h。同样受着国道和铁路线的影响,隆昌县的区域可达性较东兴区高,平均水平为0.31 h。东兴区虽与市中区接壤但其内部缺少类似于国道和铁路线的“快速通道”,因而其区域可达性仍较低,平均水平为0.37 h。威远县作为内江市较偏远的县区,道路交通多为县道,加之其穹隆构造的影响,多山地和峡谷,道路交通受限,因而其区域可达性总体较低,平均水平为0.97 h。

3.3 可达性、景点数与旅游收入相关性分析

为找出可达性系数与景点数对旅游收入的影响,选用区域可达性系数、景点数以及2017年内江市的旅游收入做线性回归分析。首先建立线性回归方程Yi=β0+β1X1+β2X2+ε,其中Yi为旅游收入、X1为景点数、X2为可达性。调整后的R方为0.914,见表1,表明可达性系数和景点数可以解释旅游收入91.4%的变化。总体来看,可达性系数和景点数与旅游收入呈现出较显著的相关性,见表2。对可达性系数选用的是时间可达性,耗时越多,可达性系数越高,因而可达性系数对旅游收入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由于内江市各区县内部的景点类型差异较小,其中旅游收入最高的东兴区其主要景观类型为人文景观,旅游收入最低的威远县以自然景观为主,县区内部的景观缺乏多样性,游客会就近选择类似的景点游览,因而景点数对旅游收入反而呈现出较弱的负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景点类型的多样化对旅游收入的增加有较强的作用。

结合表3对于可达性系数、景点数与旅游收入的回归方程确立为:

随着内江市旅游景点数、景点类型以及可达性的变化,回归方程也应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利用GIS技术对内江市70個景点的可达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受铁路和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的影响,内江市景点可达性呈现出中部和西部最高,西南部和东南部部分地区最低,自东北向西南降低的趋势。

2)受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市中区作为城市核心区其区域可达性较威远县、资中县等偏远县区更高,耗时更少。

3)由于内江各县区内部景点同质化现象严重,内江的景点个数以及景点可达性和旅游收入呈现出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通过对内江市70个景点的景点可达性、区域可达性以及与旅游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内江市旅游可达性不仅铁路和国道的影响较大,受景点分布的离散程度以及景点类型的影响也较大。市中区作为内江市的老城区,其区域可达性最高且景点数占比22.9%,但2017年旅游收入排在内江市第三位。而旅游收入排在第一位的隆昌县,其景点数为五个县区中最少的一个地区且区域可达性排名第四,但其旅游收入却位居第一。这说明,可达性的高低以及景点数量的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旅游出行,但人们对旅游出行选择不再只重视游览景区的数量,而是更加追求“新”“奇”“亮”等更具有探索性、互动性、趣味性的景点。隆昌县不仅拥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如石牌坊群、云顶寨、大佛坎等景区,也拥有壮美秀丽的山水之景,如古宇湖、圣灯山、登峰绿野生态园等景点。因而,在可达性条件较差以及景点数最少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旅游收入排名第一,成为内江市旅游发展强县。资中县、威远县的景点数量较多,但可达性较差。要实现旅游收入的增加,首先应该改变两县的交通条件,增加县道和省道数量,同时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底蕴,打造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延长旅游产业链。如资中文庙景区,不仅可以供游人参观游览,了解文庙历史,还可举办“文庙考试”等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此外还可出售带有文庙特色的考试相关用品,满足游客的需求。东兴区作为内江市旅游收入排名第二位的县区,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发展优势,更需要疏解市中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旅游流更多的流入东兴区,壮大自身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缓解市中区旅游发展的压力。

限于数据可获性,文章在对景点可达性和区域可达性的分析过程中较少考虑了地形高差和实际交通流量的影响,但可从理论上为内江旅游景点的分布以及景点类型的打造提供参考,为内江市的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金早.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

[2]汪德根,章鋆.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可达性影响[J].经济地理,2015,35(2):54-61.

[3]谢翠容,代侦勇,许广青.基于公路交通网的旅游景区时间可达性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9(8):173-176,185.

[4]蒋海兵,张文忠,祁毅,等.高速铁路与出行成本影响下的全国陆路可达性分析[J].地理研究,2015,34(6):1015-1028.

[5]杨磊.基于GIS的京津冀景区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J].城市勘测,2018(2):14-17.

[6]潘竟虎,徐柏翠.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2):353-362.

[7]蒋海兵,刘建国,蒋金亮.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全国旅游景点可达性研究[J].旅游学刊,2014,29(7):58-67.

[8]李保超,王朝辉,李龙,等.高速铁路对区域内部旅游可达性影响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9):182-191.

[9]郭建科,王绍博,王辉,等.哈大高铁对东北城市旅游供需市场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景点可达性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4):505-514.

[10]谢贤健.基于GIS和地积累指数法的内江市城市土壤镉含量及污染评价[J].地球与环境,2016,44(1):82-88.

[11]李涛,陶卓民,李在军,等.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类型与时空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1):179-184.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13]牛騰,岳德鹏,李倩,等.基于GLM-PSO-coKriging模型的地表形变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20(11):1579-1591.

猜你喜欢

内江市GIS技术
马波、余先河对内江市地方志工作作出批示
我和爸爸
基于GIS和RS的内江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内江市区环境噪声污染状况研究
浅析GIS技术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GIS技术在电力通信光缆运维中的应用研究
GIS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运用
内江市农村家庭消费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