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蟋蟀皇帝”能治国

2019-07-16犬儒

百家讲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名臣圣旨安南

犬儒

《弁州史料》中收录了一道明宣宗颁给苏州知府的圣旨,里面清楚地记载,宣宗一次性征蟋蟀就达1000只之多。而四海之内,因其广收蟋蟀,使得蟋蟀价格飞涨,当时一只品相上好的蟋蟀竟能卖到数十两银子。因此,人称宣宗为“蟋蟀皇帝”。不过,宣宗玩归玩,治国理政可一点儿没落下。

“坐皇宫九重,思田里三农。”这是宣宗的真实写照。在外出巡,宣宗见一老农耕作,立即下马,也拿起农具犁起地来,片刻便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自此他减轻赋税,勤政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宣宗比谁都明白。

二叔朱高煦密谋造反,率兵直捣京师,可那会儿朝廷正在攻打安南,分身乏术。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之际,登基不久的宣宗当机立断,从安南调回军队,一举打败朱高煦,从而解决了悬据已久的藩王问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机立断永除后患,在这一点上,宣宗很是英明。

宣宗当政期间,一日深夜,想找名臣杨士奇聊天。那时皇上想找臣子聊天再简单不过,下一道圣旨,谅你不敢不进宮。但宣宗没有这么做,而是亲自来到杨士奇家里。面对紧张而不知所措的爱臣,宣宗一句“士奇,朕在此”,尽显君臣之间的和谐氛围。

正因礼贤,宣宗文有“三杨”这样的名臣,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手下一时人才济济。

猜你喜欢

名臣圣旨安南
“日化+游戏”双轮驱动名臣健康2020年扣非净利大增近五倍
古代为什么不假造圣旨?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病逝享年80岁
皇帝的圣旨
浅析贾探春与史湘云自卑和中性性格异同
儒将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