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新形势下构建新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应用

2019-07-16师楠

青年时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互联网+互联网

师楠

摘 要:在新形势下精准资助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精准资助的前提是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本文将针对"互联网+"新形势下构建新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应用展开具体研究,主要是围绕指标体系的构建所存问题、传统识别方式与新型精准识别方式的区别、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还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建议进行探讨。

关键词:精准识别;指标体系;“互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下,我国基本实现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公平保障贫困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在精准扶贫的指引下,将针对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工作展开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将提高精准扶贫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上,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使其价值最大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人们已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中,而“互联网+”主要是指利用信技术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将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而利用“互联网+”这种方式构建新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可实行差异性资助方式,从而推动动态化的资助方式。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所存问题

学生层面:第一关于学生的诚信方面的问题。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上所依据的是证明材料,而若学生在证明材料上未能如实填写,就会为精准识别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第二,关于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有些学生自尊心较强,怕被人嘲笑家庭经济困难不愿上交材料这使得精准识别工作难以开展。

辅导员层面:辅导员没有全面的信息、正确的评价方法和正确的指导。

名额层面:不合理的名额分配使得应得到贫困资助的学生没能得到。

二、传统识别方式与新型精准识别方式的区别

(一)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比较

与传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相比,基于“互联网+”数据,建立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指标体系,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法的所存在的弊端,从而识别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传统的认定法主要分为三类:物质证明法、观察证明法和民主评价法。

(二)贫困等级的判定

(1)单亲父母与一名患重大疾病的父母之间的差异进行划分,以及特殊经济困难家庭的贫困程度。例如,其中一位父母患有重病比单亲家庭承受更大的经济负担。在经济上,在失去劳动力的基础上消耗更多,没有经济来源的家庭,无疑是承担着更重的经济负担。依据“互联网+”的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可有效解决贫困等级的问题。(2)在类似情况下,对经济困难程度和等级进行分类。家庭经济困难和一般家庭经济困难的分类是识别家庭经济困难的一个难题。传统的标准没有明确界定困难与一般困难。而在基于传统识别方式后“互联网+”的形式,进一步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确识别指标体系”,在调查学生自身消费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和判断学生的消费难易程度,从而解决难以界定困难与一般困难的问题

三、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还需解决的问题

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将出现重复同样的条件,积累积分。在如此情况下,孤儿的档案许可证是两种需要单独标准的特殊情况。孤儿在各种奖励积分上存在个体差异,导致奖励积分的遗漏。因此,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应进一步考虑孤儿的情况和特殊的申请许可群体。此外,还应考虑有监护人的“孤儿”案件的特殊情况。在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的情况下,虽然被收养了,不仅不给予经济支持,还给“假孤儿”额外的经济负担。所以说,在针对特殊群体进行识别时,需要特别说明。

四、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建议

(一)平台的建设与完善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识别:一是基层政府部门对学生来源的真实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二是學校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只有将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结合,才能有效沟通与合作,才能更加准确地识别经济困难学生,从而达到更加客观、公正地进行资助工作。所以,国家要从全国层面和每个学生的教育过程出发,综合考虑全局,在现有基础上,建设和完善包括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参与在内的精准的资助平台。其数据可在金融单位、政府以及学校等方面进行数据共享。利用这个信息平台,每个主体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决定是否公平、合理地资助学生。这不仅有利于准确识别经济困难的学生,也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二)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构建,既需要定性分析,也需要定量分析。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全面、客观地衡量和评价。第一,定性分析用于考虑学生是否需要经济援助,第二,定量分析用于评估学生的经济援助水平和金额。其中,定性指标包括学生户籍类型、家庭成员人数、家庭成员有无重大疾病和家庭收入来源、职业类型等。定量指标包括家庭人均收入和支出、家庭储蓄和负债等。通过给出科学的权重系数,得到了最终合理的评价结果。

(三)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在实施新型精准识别指标体系后,更要注重的是后期监督,这在整个资助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建立并且完善有效的动态反馈与监督机制。第一,对助学金实行动态管理。在学校层面上来看,学校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将学生的信息及时的更新到信息平台上,并根据学期或学年的不同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改善的学生仍能获得资助。相反,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应及时更换。第二,监督举报渠道的开设。学校、部门和班级需要建立投诉热线、论坛和邮箱,以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提高援助的有效性。第三,建立并且完善检查方式。学校可通过两种方式对资助学生进行检查,一是定期检查,二是不定期检查。并且可以通过走访的方式检查校园卡等形式的消费情况,检查学生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和补贴后的实际生活状况。第四,有必要建立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机制,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主体责任,使财政困难学生的准确财政资助工作成为法律不可随意触及的红线,以确保救助政策真正适用于需要帮助的学生,充分发挥救助的最大作用。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互联网+互联网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