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95后“失联”学生的当下现状探索
2019-07-16吴碧珍
吴碧珍
摘 要:95后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但是抗压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作出过激行为。从一个“失联”学生身上引发的思考。加强学生、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家校联动制度。
关键词:95后大学生;家校联动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一、95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自我意识强,缺团队意识
95后的一代是出生于计划生育阶段,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以他们为核心的家庭教育,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令他们格外重视自我的感受。父母和长辈过分的溺爱,让他们从小养成索取的习惯,将这种习惯延伸到大学生活中,容易导致宿舍矛盾、同学矛盾等,这是自我意识国强的弊端。另一方面,他们习惯性独自完成事情,独立处理问题,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没有考虑与他人合作的精神,缺乏团队意识。
(二)竞争意识强,抗压能力差
95后的父母大岁数是70后,经历时代变革,他们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能改变命运。95后学生从小就被安排上各种补习班和寒暑假的兴趣班,一直持续到高中,学校按照学习成绩划分普通班和重点班,这这种沉重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竞争的重要性,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努力就容易被淘汰。于是上了大学,他们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学外语、考驾照、做兼职成了他们的热门选择。
95后大学生从小得到家庭的过分溺爱,大部分要求都会得到满足,没有过多的挫折和失败的经历,造成他们抗压能力差,难于接受失败的事实。在大学里,同学矛盾、学生干部落选、考研失利、没能如愿获得奖学金的评比,推优入党失利等,面对这些失败,抗压能力差,心情无法调节,容易作出过激行为。在新闻看到过,某高校大学生因为失恋,而放弃自己生命,因为考研失利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三)学习功利性较强,政治敏感度不强
95后学生对国家政治信息和社会新闻并不关心。学校开展党课学习,很多人自愿报名参与,同时也会有大部分学生自愿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但是经过个人面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入党动力不明确,更多地考虑之后就业的需求,入党后能对求职和就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一部分学生是随波追流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定位。
二、事件经过
小苏,男,1996年出生,大二,性格内向,父母在家务农。
大一,他对专业课学习不感兴趣,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挂科严重。小苏与父亲关系不好,经常吵架,而母亲溺爱。大二结交女友,经常逃课做兼职。
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女友考试失利,暂时找不到实习压力非常大,想逃离学校环境。小苏因逃课不务正业,被父亲严肃批评教育,非常的失落。临近期末考试,两人都没有认真复习,担心考试挂科,选择了逃避的解决方法。他们两人为了逃离现状,不敢接受现实,私自离开学校并在外租房子。经过多次联系不上小苏,班委把情况反馈给辅导员。
这是一起校园突发危机事件,涉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必须第一时间把情况汇报给上级领导,同时把学生情况告知班导师和家长。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多方努力,依然没能找到小苏。于是通过出租屋的房东联系小苏,确认声音是本人,这下终于放下心头大石。
与学院领导商量,小苏一直没有主动回复老师和家人,外出租房、旷课旷考情节较为严重,希望家长下周一到学校当面谈话。告知家长学生目前在校情况,按照学校规章制度将会有的处理,希望家长能及时与学生本人沟通,签署家长情况知情书和外宿承诺书。
经过多次与小苏的真心交流,得到小苏的信任,并将心里真是想法说出来。他想做一名甜品师傅,父母期望高,不敢说出自己真实想法,高考失利打算复读,但父母不同意,硬着头皮讀下去,发现对专业学习不兴趣。充分了解小苏的想法后,主动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小苏这次失联的主要原因是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遇到困难,抗压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
三、思考与反思
(一)“95后”大学生的教育引导问题
95后学生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的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敢于尝试新挑战,但是抗压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1]。同时90后辅导员逐渐走上岗位,他们与学生年龄相仿,更容易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正如该案例,小苏能坦诚交待,有赖于取得学生信任,引导教育学生敢于说出想法,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大学生与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对学生管理工作来说,既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新时代的亲子关系问题也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人的品性有很大部分是来源于家庭教育。很多强势的父母亲,一味要求孩子应该达成怎么样的成果,但是缺乏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这个时候老师应当充当中间人,调节双方的关系,尽量让双方换位思考。青少年也应该多体谅父母的苦心。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谈心谈话,引导教育,疏导情绪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父母亲沟通的问题上,在找到适宜的方式,不能一味忍让或者一味反抗,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当然学工队伍年轻化,存在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程度不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年轻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从入学教育开始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观,从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认识生涯规划,不再停留在空想。平时更要多走进宿舍,多与学生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高校舆情网的建立与突发事件应对问题
事件中,班委和舍友及时将情况汇报,辅导员才能第一时间知道小苏的现状。大二学生在外租房,出现经常旷课旷考的情况,属于违反学生手册的规章制度。若置之不理,将会影响小苏的人生,无法按时毕业,甚至有可能被劝退。从这个案例中得出,舆情网建立的重要性。
在学生工作中,要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每个班级的班委们、每个宿舍的舍长,以及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在舆情网中[3]。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该第一时间上报情况,为了帮助身边的同学,平时应该多留意身边的小事。特别是注意特殊群体,家庭困难学生,近段时间遭遇重大变故的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情绪波动大的学生等等。同时应该完善和健全突发事件干预制度,不断提高辅导员们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我们面对的对象就是大学生。时常对发生一些校园突发危机事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事件的严重性,将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经过沟通商量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应该时刻拥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不能因为事情小而忽视。学生工作的重心就是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时常走进宿舍,了解学生的日常情况,有利于我们掌握学生的最新情况,同时有利于我们处理应对突发的状态。每一次突发情况的发生,应该做详细的记录,保存在册,建立特殊学生的个人档案,有效地管理学生。
(三)构建家校联动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家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随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交融,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在高等学校推行家长联系制度,建构起家校合作的立体式教育网络,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对于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伴随着95后青年成为大学生的主体。70后家长大多接受过正规高等教育,不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独生子女居多,父母会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相应地对孩子的期望也会也会更高。
随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相交融,家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增加[2]。在高等学校中推行家校联动制度,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共同教育学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人为本”是家校联动制度的核心,推行家校联动制度是教育精细化的内在要求。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并不代表结束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的经济保障也是精神基础,家长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得多,了解学生的基本脾性。对于入学教育,老师若能掌握新生的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的基本情况,更有利于对新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某些高校往往只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被动联系家长,有些不能理解的家长会觉得学校没有尽以尽的责任,容易发生家校纠纷。学校、家庭、老师三者之间缺乏沟通,容易导致信息断层。家长停留在學生在高中时的良好表现,一时无法接受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甚至违反规章制定等情况。在高校中实行家校联系制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小孩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也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应该像中小学一样监督他们的学习生活,应该给与足够的空间,因此家校联动制度的推行受到一定的阻挡,应该考虑得更加全面得当。
实行家校联动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学生,必须牢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必须是符合学生发展的。面对一些“强势”家长,学生不敢将真实的想法告知,久而久之产生隔阂,彼此之间矛盾激发,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利用与学生的亲近关系,将学生的真实想法告知家长,在两者之间起到调节的作用。同时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在亲子关系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规划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交流,引导家长多从孩子角度看待问题。希望家长能够理解我们学校老师的工作,形成家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万雷,金美伶.95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J].营销教学2016(22):213-214.
[2]高校推行家长联系制度的家校合作模式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6(3):58-61.
[3]陈远武.论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0(2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