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探索
2019-07-16刘伶俐王晓
刘伶俐 王晓
摘 要:在当下,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的人文关怀会对教育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愈来愈多的高校开始采用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利用人文关怀教育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通过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
高校是国家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因而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西乡政治知识水平,而且也是学生道德水平得到提升的重要保障。而在当下,已经有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认识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够对教育效果起到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必须看到,现阶段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人文关怀过分重视形式、人文关怀的方法缺乏创新性以及人文关怀中缺乏感情投入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人文关怀的意义
(一)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科学发展观中,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是践行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教育模式,其实质上就是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之中。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同时,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应用,也能够帮助高校更加有效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在这一方面,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有效抵御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这一方面,首先,西方国家文化与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生思想与观念的进步。而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和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也导致我国的高校学生受到了影响,导致高校学生中出现了悲观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针对这一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就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深入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这一基础上,就能够针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解决。因此可以说,人文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有效的抵御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保障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应用人文教育模式进行教育,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局面。在这一前提下,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因而能够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比较有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学习进行人文关怀,能够同时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知识水平与思想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一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仅仅是一项考试内容,其教学内容也能够成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与日后的工作中践行的思想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促进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与知识水平的进步,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文关怀模式,首先就能够保障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文关怀教育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深入的感情交流。因此,人文关怀教育模式就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都能够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当下,我国很多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并未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问题上,首先,很多教师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并非必要因素。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育中都比较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其次,在当下,很多高校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正是由于本身对于人文关怀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比较有限。
(二)人文关怀过分重视形式
在应用人文关怀教育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过分重视形式的问题。具体来说,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的教师需要组织一些活动。然而在一些高校中,这活动的组织者将活动的组织重点放在了活动形式上,而对于活动中的具体内容缺乏足够的关注,导致这些活动过于空洞,无法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其次,在一些高校中,教师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于学生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具体来说,就是在活动中缺乏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也没有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足够的关注,导致活动的效果比较有限。
(三)人文关怀的方法缺乏创新性
与其他的学科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的知识普及,也是学生的思想发展适应国家政治与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得到有力的保障。而在当下,我国很多高校并未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方法进行创新。具体来说,首先,在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依然沿用传统的班会等形式。随着这些形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导致学生对这些组织形式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在不断降低。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方式的选择与应用方面,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对人文关怀模式创新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因此,现阶段很多高校对于人文关怀方式的创新普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人文关怀中缺乏感情投入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师对于教育中的感情投入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只是机械的进行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就没有进行充分的感情投入。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然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未进行充分的感情投入,也没有站在平等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因而导致教育的效果比较有限。
三、完善高校思想政治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学校和教师需要建立对人文关怀的正确认识
对于高校领导层以及思想政治教师来说,想要提升人文关怀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提升对于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认识。在具体措施上,首先就需要提升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在这一基础上,就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其次,教师还需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对于感情投入的重视程度。在这一前提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势必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二)建设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于人文关怀内容的重视程度,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在具体措施方面,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达到过程中,对教师需要对活动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采用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观与兴趣的活动内容。通过这一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其次,还需要在活动内容中进一步增加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的内容,从而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情交流。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
(三)创新人文关怀的方法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对人文关怀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在具体措施上,首先就需要采用谈心会、聚餐等形式对学生组织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创新活动的组织形式,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感情
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想要提升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应用效果,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感情的投入。具体来说,就需要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及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感情。只有如此,才能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就能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识。然而在当下,我国高校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没有进行有效的应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取得最好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制定了建立对人文关怀的正确认识、建设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创新人文关怀的方法以及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感情等解决措施。通过这些解决措施,能够进一步保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新探究——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1(01):98-100.
[2]朵丽尼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分析[J].才智,2019,15(06):163.
[3]梅丽斯.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24(04):51-52.
[4]陈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03):60-61.
[5]李长虹,徐其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构建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6(02):176-179.
[6]马瑞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7]尚玲玲.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3(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