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建设
2019-07-16边璐
边璐
摘 要 高校学生工作尤其是日常管理工作,要涉及大量学生基础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学工管理的专业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支撑管理部门工作,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 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5-0157-02
高校学生工作尤其是日常管理工作,要涉及大量学生基础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学工管理的专业信息系统,能够更好的支撑管理部门工作,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相关资源信息的存储、交流与共享,实现传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1]。
1 学生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提升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以信息化、网络化方式改变传统手工存储学生档案的模式,将学生信息以电子档案的形式进行存储,不会出现信息档案丢失、损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信息的安全性。2)提升管理运行效率。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彻底改变过去手工、半手工录入信息模式,加快信息查找、修改、删除及存储速度,减轻管理运行负担,提升运行效率。3)提升信息数据准确率。改变以往因人工导入数据而出现主观错误的传统模式,系统以客观、智能、准确率高的特点将学生信息数据正确保存,降低了出现误差的概率,极大提升了数据的准确程度。4)促进学生信息管理的规范化。通过对学生信息管理流程的统一标准化,完善学生管理的相关条例制度,建立规范管理系统的长效机制。5)促进管理手段的创新。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与研发,不仅大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确保数据存储时的准确率,还可以有效促进其他管理部门与管理者的对接,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2 学生管理系统建设原则
学生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和特性,技术上充分考虑整体架构设计的科学性、数据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部署设计的灵活性,确保系统的整体性能优越,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1)标准化原则。高校学生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学生工作主管部门,在认真落实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做好学校学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2) 易操作性原则。易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易管理、易使用、方便开发、易学习。
3)实用、高效、可扩展原则。系统要便于操作、实用高效。同时,随着IT技术和学校业务的不断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业务将会发生各种变化,系统设计应能适应这种变化,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系统的结构、配置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系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来适应这种变化。
4)整体规划设计原则。高校一般建设有数字化校园各个应用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是建设的一个部分,需要为以后的建设保留接口,具有可扩展性。
5)容错性原则。学生管理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容错性,在运行环境出现故障时仍能提供稳定、持续的服务。
6)管理性原则。学生管理系统应提供良好的应用注册界面,可建立对用户访问行为的统计分析,以便后续对该系统的优化提升。
3 学生管理系统应包括的主要功能
根据学生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学生管理系統应包括的主要功能应至少覆盖以下六大模块:
3.1 学生动态信息管理模块
学生实名认证,对学生身份的合法性进行实名认证。基本信息采集,学生在使用系统前对基础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动态信息管理,学生异动包含学生在校调班、调专业、休学、停学、退学等异动信息的记录。信息查询、统计、导出,根据权限可以查询学生详细信息及统计、导出相关数据。
3.2 班级文化建设管理模块
班级信息管理,班级管理员可以对本班级主页进行管理,包括班级简介、班训、班徽设计等。优秀班集体创建,班级管理员在班级主页公开班会情况,班级学期计划、学期总结等,最终作为优秀班集体考核的相关指标。班级文化建设,记录班级活动情况,展示班级成员相片,班级内部论坛等系列班级文化建设项目。
3.3 学生档案管理模块
新生档案登记,可批量导入新生档案信息、新生可以登录学工系统查询自己学生档案是否已到达学校。各学院新生辅导员可进入学工系统查询新生档案归档基本信息,查补档案材料。档案信息管理,录入学籍档案条目,录入学生个人信息,可批量导入、导出学籍档案条目。档案信息查询,日常归档查询、档案去向查询。档案信息统计,对系统中的档案信息进行分类统计,统 计模块中的条目数、文件数、时间、单位、类别等项目统计数据进行汇总,且分类统计项目为最新数据。档案用表打印,打印档案材料移交表、支持档案目录打印。
3.4 综合素质测评管理模块
基础数据设置,设置综合测评成绩的计算方式;设置测评规则设置方式;设置是否有总分数的限制;测评课程绩点的设置;测评类型数据和测评比例数据的预置。学生基础成绩,录入或导入学生各科基础成绩;检测学生学年内是否存在重修的成绩,然后根据情况作删除处理。学生加减分成绩管理,预置加分和减分规则表:根据测评规则设置方式;学生提交加分活动申请,加分活动源于本学年或学期参与的活动;由班长录入学生的减分活动。综合测评成绩管理,综合测评批次设置和进度查询,查询各院系和班级学生的确认情况;综合测评成绩的计算根据各测评类型设置的比例和加减分成绩和基础成绩进行自动计算;综合测评成绩的查询和统计。
3.5 学生事务管理模块
学生违纪及申诉管理,违纪管理学院提交审核。撤销违纪,违纪学生填写申诉申请表及其他相关材料—学生处审核,学生处管理老师可在线上撤销违纪。学生请假管理,节假日学生请假离校通过网上申请,经审核通过后进入请假学生库,学生返回后需要销假。日常请假也可以通过网上进行申请审批流程。网络问卷调查,主题说明、图片编制,学生实名在线调查,调查结果存档并提供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网络评选投票,根据需要发布相应主题评选,学生在线实名投票评选候选人,结果实时查询、统计。
3.6 系统功能管理
用户及用户授权管理,实现对系统操作员的授权与管理系统菜单功能管理,实现对系统各功能菜单的管理与维护系统内文件及信息管理,实现对系统内所有文件及信息的管理与维护系统备份管理,系统所有数据应具有自动数据备份功能(按天、周、月等),可对数据备份设置定时任务,同时可设置完全、增量等备份方式。日志管理,系统自行记录每个用户的访问时间、IP地址等信息,每个功能的访问时间、IP地址等信息数据变化的情况。
4 系统开发技术要求
1)系统建设有必要遵循现有信息化标准要求,包括数据标准规范和数据接口规范。应采用当前主流开发语言作为主要的后端开发语言,前端界面的开发使用标准的HTML语言。用高质量与易维护的代码实现需要的功能模块,尽量减轻页面的代码容量,减轻服务器负担,以提高页面响应速度。
2)系统建设应最大化的实现灵活配置的技术要求,实现角色可配置、权限可配置、流程可配置、界面可配置等,满足学生管理工作业务需求。
3)系统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根据用户的不同类型,实施身份认证,按授权访问系统资源,应具有数据备份、恢复和应急响应功能。因系统存储数据涉及学生学籍等信息,有必要将特定的数据元素标记为敏感数据,为所有隐私、敏感数据的分类建立全套政策和规程,从而为关键数据资产提供充分保护。
4)在建设前應做好数据准备,做好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是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处理、传输、利用的全面规划[2]。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管理系统所涉及到的资源、数据进行合理规划。对发生数据交互的相关业务系统数据进行梳理,规范地进行业务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应用,实现数据流转和共享,避免产生信息孤岛问题。
5 结论
通过学生管理系统建设,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体系在应用模式和管理模式层面进行优化,形成全面开放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和便捷高效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实现对学生有效的教育、引导、管理及服务。提升学生工作信息化水平,便于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学生数据。系统建设后实现与校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资源整合,整体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此类项目作为学校校园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相适应,符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林鑫.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138-141.
[2]蒋东兴.信息化顶层设计[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