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侠、权力、身份

2019-07-16杨淇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8期
关键词:接受身份权力

杨淇

摘 要:两部《绣春刀》让武侠片重归大众视野,并呈现出新一代导演的社会企图,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电影市场。文章试图从武侠片的类型中找出《绣春刀》存在的位置,由此阐发在文本内外产生的权力、身份问题。

关键词:绣春刀;接受;权力;身份

2014年8月7日《绣春刀》在内地首映,当日取得了850万票房的成绩。终以成本3000万,约9000万票房圆满收官。导演路阳借此片也获得了当年华鼎奖最佳新锐导演奖。时隔三年,《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于2017年7月19日在大陆上映,收获了2.6亿多票房。并有报道称在口碑上全面超越前作、“再现武侠巅峰荣光”。无论各方评价是否公允,路阳的绣春刀系列确实在商业与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一、受众接受路径

《绣春刀》《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官方将该片归类于武侠片,“是一部更加注重表现人性和情感的武侠片”。可以说武侠片拥有一套中国特有的江湖话语,在中国电影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热,此后武侠电影成为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别。到了40年代末,武侠片开始在香港复兴。香港导演胡鹏拍摄了以广东民间武林人物黄飞鸿为主人公的电影,从此开始,经过几十年多位导演的创作,黄飞鸿逐渐成为中国武打片的品牌之一。从1965年起,邵氏公司制作了新类型的武打片,导演张彻和胡金铨分别拍摄了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奠定了个人在影史的地位。到了90年代初,古装武侠片重新为人们所关注。胡金铨、徐克、程小东等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的《黄飞鸿》及其与李慧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都成为这一时期武侠片的代表作,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的重要记忆。此外还有《新仙鹤神针》、《达摩祖师》、《六指琴魔》等。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武侠电影类型的重复,剧情无新意,武打有套路,即使是怀旧的受众也逐渐放弃了武侠片。武侠电影想要重整旗鼓,需要大胆创新,需要反映时代。

新千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获得了奥斯卡奖,无疑给武侠片打了一枕强心剂。随后相继出现了《英雄》、《十面埋伏》、《锦衣卫》、《剑雨》、《武侠》、《绣春刀》、《道士下山》、《刺客聂隐娘》、《一代宗师》、《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等影片,一改往日武侠片的面貌,“都主动弃绝了传统武侠电影家国争胜、江湖恩怨、忠君复仇、武林称霸的普适性主题,转而立足于普通或普遍人性。”如《卧虎藏龙》的李慕白,发乎情止乎礼。我们关注得不再是仇杀,更多的是情欲理。《武侠》更是以科学的眼光解构武侠。

而两部《绣春刀》与其说是武侠片类型的突破,倒不如说是包裹着武侠外衣的剧情片。《绣春刀》《绣春刀修罗战场》讲述的是锦衣卫沈炼查明案件真相并卷入政治斗争的故事。与以往武侠片不同的是,主人公沈炼不再像以往武侠男主角如萧峰般义薄云天、为国为民。他会用权力交换利益,让周妙彤脱去官妓身份;也会为了几百两白银放弃刺杀任务。他不会做什么伟业,他只做他想做的和他认为值得的事。至此沈炼与观众达成和解,走向同一个意义之路。

建国后我们有很多英雄人物,他们是战争年代的先烈,如董存瑞,是建设时期的劳模、英模,如王进喜、雷锋。他们是集体主义意识下塑造的政治道德典型,但在消费主义大潮下,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人们将目光转向自身,关注个人日常生活。似乎大家不敢相信也不奢望英雄的出现。于是“路阳的《绣春刀》在‘侠与‘江湖这两个最传统的武侠片要义上做出了勇敢的尝试:根本不存在‘江湖,更不存在‘侠”。江湖早已存在于朝廷之中,没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出世态度。可以说哪里都是江湖,哪里也都不是江湖。在看似具体的明朝历史下,在武侠的外衣下呈现的是残酷的政治斗争、个人欲望。我们也不会再看到似笑傲江湖般的潇洒、豁达。即使是《绣春刀Ⅱ修罗战场》北斋为沈炼撑伞所处的绿竹苍翠、避世隐居的环境,也只不过是电影美学为我们呈现的幻像。

二、权力的游戏

《绣春刀》曾定名为《飞鱼服与绣春刀》。古代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穿着飞鱼服,在明代发展为官服,主要由太监、东厂的锦衣卫头领所穿。它与斗牛服、蟒服,因服装的纹饰,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沈炼作为锦衣卫的官员,飞鱼服就是他权力的表征。剧中周妙彤:“下次来不必换衣服了”沈炼:“怕你不喜欢这身官府”周妙彤回答说:“这儿谁不知道你是锦衣卫沈大人”。第二部北斋和沈炼撑伞慢步,普通老百姓看见沈炼,吓得赶紧下跪:“小的眼拙没看见大人”北斋说:“他们怕的是你这身官服”。权力使人望而生畏,惧怕的不是个人,而是官服表征的暴力机关。而电影中的飞鱼服一部比一部精致,坚硬的质感,流线的纹路,手工的打磨,就连饰演陆文昭的张译也请求导演送他一套飞鱼服。每个锦衣卫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件飞鱼服,属于每个层级每个身份,每个精致的细节,都生产出一种意义,凝固的权力力量。

权力的游戏是危险的,也是诱惑的。进入体制即进入了主流,有了身份,相比江湖就有了話语权。丁修威胁靳一川:“你真的以为穿上飞鱼服你就是个官了?贼就是贼。吃你一辈子秘密”。靳一川在角色扮演,贼演警察。不禁想起《无间道》卧底警察的刘德华“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影片没有告诉我们靳一川的前世,今世的故事中他是一个贫病交加的小吏。在任务中竭尽全力,是表演亦或是真实,总之他要在权力关系中找到自己的支点。而大哥卢剑星想成为百户大人知道“机会来了,接住了,就能翻身”,更接地气更真实反映了基层办事人员形象。在科层制下,级别的差异、压抑的力量裹挟着个人欲望,带来的是重生还是毁灭,电影给出了答案。影片中较多的夜场戏、内景戏,青绿色呈现的压抑的氛围反映出个人与体制纠结复杂的关系,最后三兄弟不得不离开,要求只是调走南京,却都不想脱离这个体制。

但只要在其中,无论身处何方都无法逃离。《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上到崇祯夺皇权,下到沈炼和凌云楷夺案权。从上到下,都是在玩权力的游戏,实际上就是内斗内耗。主人公也不例外,死战时听到“魏公公是我舅舅”,犹豫了受伤了,观众已心领神会。千户陆文昭更是走向极致,他亲自跳进河里抓鱼向魏忠贤请赏。他无法承担,应该说不愿应承收复辽东驱逐剑奴,山东民变平定流寇,愿找三条腿的金蟾给皇帝做药引子,这才是朝廷的头等大事。陆文昭回到府邸就将鱼吃得一干二净。“鱼”就是一种权力牺牲品的隐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所以沈炼说朝廷“积重难返”。

猜你喜欢

接受身份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