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新生教育创新实践路径探析

2019-07-16陈海涛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新时期高校

陈海涛

摘 要:新生教育作为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育人实效的有利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对高校传统新生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从充分发挥朋辈引导作用的角度,对新时期高校新生教育创新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提出的“头雁领航”新生教育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实践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新生教育;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高校新生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新生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有助于引导学生快速熟悉和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助于学生完成未来发展规划打牢基础。因此,开展高校新生教育实践路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自1999年进入扩招阶段,每年的招生规模持续增长,这对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尤其是新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当前,国内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新生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工作改革研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国高校传统的新生教育模式依旧存在些许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有调查显示,当前不少高校新生教育还是围绕校规校纪、校情校史、专业方向、就业前景等内容展开,未进行专业的学生群体调研,对于新时期学生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生活习惯多样、发展目标模糊等问题缺乏针对性的引导帮扶。

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高校新生教育常采用集中宣讲、报告讲座等理论灌输的形式展开,学生处于被动、被接受、被教育的地位,学生未真真参与其中,大量新知识、新信息的单向传输很难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时间较短,缺乏实效性。高校开展新生教育一般集中在“开学季”,即开学后一个月左右,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灌输式信息很难学懂吃透,且学生在校期间的适应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遇到的问题也是伴随着日常学习生活才发现的,仓促进行的新生教育效果难以保障。

力量薄弱,缺乏系统性。高校新生教育工作主体基本上由主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偶尔会邀请保卫处、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参与,在后续的教育引导过程中还是以辅导员为主,但是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往往是多样的,需要各方形成全员育人合力予以解决。

评价缺失,缺乏科学性。新生教育作为每年学生入校的“常规动作”,工作开展时风风火火,对于实际育人效果很少进行评价反馈。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教育方式学生是否便于接受、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教育环节当中、本年积累的经验是否能为下一级新生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有力参考等问题值得考量。

二、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的创新实践

针对当前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充分发挥高校朋辈引导作用,通过选拔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头雁领航员,师德品行良好的专任教师担任学习导师,依据“选拔聘请、培训备课、对接活动、考核总结”的领航四部曲,启动了“头雁领航”新生教育工程。

(一)选拔聘请一颗红心

每年5月启动新一年的“头雁领航”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担任工作组组长,一线辅导员、学生骨干为成员落实具体工作。在选聘过程中,首先应注重领航者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是否过关,确保队伍领航力量的权威性。由学院安排,聘请师德品行好、学术造诣高的教授,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担任学习导师,负责所对接班级新生的学习学业指导。由辅导员组织,通过学生自荐、支部推荐、简历筛选、面试考核的形式,选拔思想端正、学习优秀、品行良好的高年级学生担任领航员,负责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指导新生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帮助所对接宿舍的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二)培训备课两手准备

新生报到前,对领航员进行统一培训非常必要,通过讲座授课、户外拓展、交流讨论等形式,闡明领航意义、明确领航要求、传授领航技能、形成领航规范。同时,精心准备领航工具书,针对新生的实际需要,学习方面编辑《课程地图》,“课程总图”将大学阶段的各类课程进行梳理,分类分块,使新生对于大学阶段的课程任务有一个直观全面的了解;“课程分图”显示了课程之间、课程与所需能力之间的关系,使新生能针对性的进行学涯规划;“课程导图”对每门课程的内容架构、学习方法、考核要求、师资情况等情况进行了展示,为新生具体学习提供指导。生活方面编辑《新生手册》,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指南、周边的生活服务资讯进行整理,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学校和附近区域的情况,快速融入大学生活。以上两项工作,每年都由学习导师、领航员、辅导员等共同参与完善和修订。

(三)对接活动三项结合

迎新工作伊始,学习导师和领航员就通过辅导员与对接班级和宿舍进行接洽,并在之后的一年当中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完成“领航”任务。

一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领航员与新生联系紧密,能够良好掌握对接新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动向,为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参考;以宿舍为单位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传承好家风”等活动,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加强理性信念教育。

二是与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针对每位新生建立《大学生自我发展档案》,在入学时对新生进行九型人格测试和职业能力评估,以此为依据设计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书面表达等10种能力的12类活动,学习导师、领航员负责引导新生根据个体发展需求选择参加其需要锻炼能力的活动,并根据一年当中新生参与活动情况,完成档案的填写,包括基本信息、性格特质、锻炼方向、活动记录、能力获取等内容。

三是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领航员分为成长领航员和成才领航员,成长领航员主要以宿舍为单位,帮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日常事务;成才领航员以小组为单位,设立科创小组、理论学习组、文艺青年团等兴趣小组,学习导师、领航员通过小组开展个性化的培养与指导,这些小组开展的活动学院给予经费支持,起到了院级学生社团的功能和作用。

(四)考核总结四个方面

“头雁领航”工作组在学年末对领航者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一是新生思想素质,由负责该新生的辅导员根据平时了解做出评议;二是新生学习成绩,将大一学年的考试成绩作为依据;三是新生综合能力,根据新生《大学生自我发展档案》中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评比;四是新生个人体验,新生根据个人收获和满意程度为领航员打分。四方面的考核内容乘以相应权重之和就是学业导师、领航员的评比结果,在学年末,学院召开“头雁领航”总结大会,奖励表彰优秀学业导师和领航员,并将二者的“领航心得”编辑成册,作为来年的培育教材和重要参考。

三、实践成效及经验优势

“头雁领航”新生教育工程拓展了原有工作的力量和抓手,创新了新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效提升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工作影响力。经过实践和探索,我们梳理了该工程实践的几条经验如下:

(一)趋于个性化,分类选拔

在思想端正,政治过硬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区分出成长、成才领航员,分类选拔,双重覆盖,既保证了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共性需求,又满足了新生实现自我、兴趣多元的个性需要,促进了新生之间的交流,补充了院级学生社团的功能。

(二)面向规范化,加强指导

现已建立领航员培训课程体系,定期对领航员进行培训或开展交流,及时收集其在领航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予以研究解决。经过多年实践,现已积累了丰富的新生教育、朋辈教育、榜样教育的工作经验。

(三)注重持续性,细化要求

该工程贯穿大一整个学年,制度上要求领航员把握节点,科学安排活动时间,避免虎头蛇尾。工作组负责审核领航员设计的活动方案,并根据以往经验进行细化修改,确保活动质量。

(四)突出有效性,強化考核

通过日常记录、中期小结、期末评议等环节,确保领航员到岗到位,规范其工作方式方法。引入激励机制,挖掘领航员中的优秀典型,使同学们以参与领航工作为荣,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

高校新生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所有高校教育者群策群力,可谓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断优化创新,把“头雁领航”新生教育工程从工作实践中凝练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新生教育样本,供兄弟单位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 王白丽.试论高校新生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0):31-32.

[2] 舒虹.基于多元协同视角的高校新生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28-30.

[3] 崔国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研究[J].山西青年,2017(21):17-18.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新时期高校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