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气对于8000米攀登意味着什么

2019-07-16强子

户外探险 2019年7期
关键词:尔巴登顶海拔

细数人类8000米攀登的历史,是否使用氧气,是一个难以避开的话题。

1922年,英国派出第二支珠峰探险队,乔治·芬奇(George Finch)和杰弗里·布鲁斯(Geoffrey Bruce)在吸氧情况下攀登到8320米,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氧气攀登珠峰。

1924年,英国探险队第三次尝试攀登珠峰,诺顿(Noraton)和萨默维尔(Somervell)创造新的纪录,无氧抵达8573米。此时他们呼吸困难,体力显著下降,被迫停止了攀登。

1953年,希拉里和向导丹增应用闭合式氧气装置,从珠峰西南侧登顶。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地球最高峰。

大部分登山者需要使用氧气攀登珠峰。供图/ Rocker

为何用氧

在8000米的攀登中,大气压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大气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也随之下降。这会导致脑组织供氧不足,引起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恶心、昏迷等。

低压性低氧是高原特有的环境,2500米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75%,5500米为50%,珠峰顶上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30%左右。在低氧环境下,人会出现各类急、慢性高原疾病。氧气可以弥补和解决高海拔缺氧的根本问题,从而减少高山病的发生几率。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都有影响,也会引发高原衰退症、呼吸道疾病等。

心血管方面,超过4500米特高海拔,心率可增加至85~90次/分(平原地区75次/分),平均肺动脉压可升至25~35mmHg(平原地区15mmHg),由于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和心率增快,使心脏承受着沉重的压力负荷。

急性缺氧时,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如紧张、易激动等。慢性缺氧时,人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的唾液、肠液、胆汁等分泌比平原减少,胃肠功能明显减弱。因此会出现食欲缺乏、腹胀、便秘、上腹疼痛等消化系统紊乱症状。

高原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海拔越高,缺氧越重。当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至75%~85%时,可出现判断错误、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精细协调能力下降;降低至51%~65%时可昏迷;降低至60%以下可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昏厥甚至死亡;当缺氧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脑组织和脑功能可发生不可逆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我的无氧攀登

2017年,我无氧攀登了马纳斯鲁峰。作这个决定,是因为我想知道8000米高度的真实感受。

雪山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近几年不是在登山,就是在去登山的路上。7年16座雪山,超过100次的攀登,是时候可以去挑战一下自己了。决定无氧时,心里会不安、犹豫,但这也是挑战的一部分。虽然吸氧的成功率更高,无氧攀登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可我需要无氧的体验。

无氧,只想接近真实,那种极高海拔缺氧状态就是最原始最真实的环境。在这种环境攀登,对高山反应会有更深领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并加以评估、训练、提升和突破。从另一个角度,我相信自己的体能、技术和这几年学到的知识,也是一场检验和考核。

无氧攀登马纳斯鲁时,我用了7个小时登顶,顶峰排队1小时,攀登状态非常好。正因为这次体验,我更清楚了身体在8000米的状态,才有了无氧洛子峰的目标。

2018年,我作为领队攀登马纳斯鲁峰。为了照顾队伍,我第一次使用氧气攀登。在4号营地,我开始使用1挡的流量吸氧,下来之后一瓶氧气都没有用完。对比2017年,氧气弥补了缺氧,身体也暖和起来,呼吸也没有非常急促和艰难,行进的速度也快了。

2019年,我决定尝试无氧洛子峰。攀登过程很寂寞。旁边的珠峰有超过200人,头灯连成长龙,而洛子峰就我和夏尔巴两个人。在即将登顶的时才有3人超过我们,他们吸氧的速度只用了6个小时。

中途我有两次想放弃,实在太累了,在登山生涯中从来没有那么累过,呼吸艰难,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无法连贯。伴随着急促的喘息,每次休息时间都在延长。低温环境下,呼吸的水蒸汽让羽绒服前面凝成了霜,胡子都结冰了,手机拿出来瞬间黑屏。

洛子峰的沟槽都是冰岩混合路段,好在路线上人不多,如果像珠峰一样的话,人为的落石、落冰的风险就会升高。沿途有很多废弃的绳子,如果不能清醒辨别,也有脱落和滑坠的风险。

强子无氧登顶。 供图/ 强子

当天风速约40公里/小时,更强烈的上山风聚集在沟槽,由下而上吹得人非常难受。夏尔巴在前面带路,我独立完成路绳操作。经过10小时的攀登,当地时间7点35分,我抵达了8516米的顶峰。

夏尔巴也携带了备份氧气给我,以免急性高山病发生——我还想平安回家。在加德满都时,喜马拉雅数据库的工作人员来做调查,我们聊起备份氧气。

被问到攀登形式,我告诉他无氧攀登。他接着问:“如果因为身体状况无法继续,你是选择吸氧继续攀登,还是下撤?”我回答:“下撤。”氧气只是应急救援的备份,当我出现状况需要吸氧时,不管到哪个高度,就意味着我的攀登到此为止。

选择无氧,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吸氧继续攀登违背了我的初衷。登顶对登山者来说很重要,但无氧攀登我看重的不是顶峰,而是自身在攀登中掌控自我的状态。这需要通过关注细节、平静心态、控制节奏、运用技能、平衡欲望、适应高反,一步步到达。

无氧让我更专注于每一个细节。每个人对无氧都有不同看法,而登山是我自己的事情。无氧不是英雄主义,而是一种攀登形式,需要有对山峰及线路的评估、自身综合能力的了解、攀登过程中细心的自我观察,以及探索和坚持。

去登山,是因为我决定了要去,并不是因為海拔诱惑和风景的美丽。

猜你喜欢

尔巴登顶海拔
尼泊尔向导26次登顶珠峰
5G登顶
世界海拔最高县西藏双湖县纳入国家电网主网覆盖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成功之后
孩子的潜力无限,这样的“狼爸”可以多一些
有多少只乌鸦
Because It?s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