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方法创新
2019-07-16汪源
摘 要:当前,我国中小学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过程中陷入了一些误区,如:教育目的的盲目化、教育内容的简单化、教育方式的形式化、教育过程的随意化及教育成果的功利化等。只有突破了这些误区,才能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
作者简介:汪源,大连大学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韩国启明大学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辽宁 大连 1166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市社科联2018年一般课题“大连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路径”(课题批准号:2018dlskyb16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3-0131-02
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也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解读国家指导文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引领下,各地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正得以有序地推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认识误区
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性文件的相继出台,加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的进度,但在基层学校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1. 教育目的的盲目化。部分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教育,主要是源于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而没有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内容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研究发现,若对教育目的缺乏思考,就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也难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2. 教育内容的简单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简单等同于死记硬背国学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起到一些反作用。
3. 教育方式的形式化。形式化主要表现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单地与穿汉服、奏古曲、写书法等联系在一起,仅注重追求传统文化的形式,却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的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
4. 教育过程的随意化。主要表现为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教育目的把握不准确,对教学环节缺少整体的逻辑设计,对教育内容缺少整体的把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5. 教育成果的功利化。部分中小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理解成为展示学校办学成果的一种形式,因而在举办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时,并未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而只是单纯地追求活动的规模、现场气氛和活动的宣传,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和展示办学成果。但实践证明,这种活动并不能使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甚至有可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突破与出路
要走出上述误区,真正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就要科学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学段的教学任务,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設计相关教育目标。在小学低年级,以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为重点,以朗读为主要手段,选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开展启蒙教育;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初、高中阶段,以增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为重点,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其文化自信。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课堂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课堂中,就要善于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使之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鉴赏,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科教学的知识,而通过学科教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也了解到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学生在进行学科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学生能够真正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有条件的中小学应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传统文化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而且有着自身的逻辑体系,如果只是单纯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就会破坏这一逻辑体系。此外,如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还会造成课堂上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讲多了,影响本科目的教学;讲的少了,学生又会对传统文化理解不透、印象不深,达不到相应的教育目的。因此,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应该基于课程和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进行系统规划、分层设计、纵横贯通、有机衔接,使教学的知识成系统性,从而确保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
3. 创设具有浓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课堂就必须先进校园,学校要创设具有浓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点、载体和突破口,构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校园环境,让广大师生在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陶怡情操,提高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渗透进行的,具有潜移默化性、导向性和暗示性。从每天所处的校园环境和班级氛围中能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逐渐对学生道德规范、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惯,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
4. 大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文化都沉淀其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民族品质、培育民族精神都有积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载体,充分利用这一载体,每逢传统节日开设相应的专题课程,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中蕴藏着的文化内涵,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5. 突出地域优秀特色传统文化。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每个地域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秀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还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精选出地方传统文化精髓作为教学内容,编写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是使这一精神命脉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围绕课堂这一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突破误区,引导师生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亚勤.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147-148.
[2]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