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30年没变”令岛内反思
2019-07-16李名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李名
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科文应邀访台,直言时隔30年再访台,台北却变化不大。有台媒反思道,科文的感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听来可能不知所云,“但对曾经历辉煌成长的世代而言,恐怕就很不是滋味。台湾原地踏步30年,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然?”
被《经济学人》评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之一的科文,游历过上百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曾经来台的他对台湾样貌的缺乏变化感到惊讶。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4日报道,他表示,与30年前相比,广州有90%的不同,香港、首尔和新加坡十年的变化就很大;而台北是亚洲城市中变化最小的,85%没有改变,“台北的建筑物、小巷子、满街摩托车,与我在1990年初访台北的印象差不多”。他推测,原因可能是台湾薪资停滞了30年,以及大量资金移往大陆投资。另据《今周刊》报道,科文访台时坦言,美国根本不管小国和地区的死活,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都会是贸易摩擦的输家。
香港中评社14日以“经济大师点醒台湾”为题评论称,有人不认同科文的看法,但30年来台湾变化小却是明摆着的、不争的事实。很多人将台湾的停滞不前归咎于天天拼政治、“民粹”横行,归咎于搞分裂、两岸对抗,“总之是30年民粹与‘台独使台湾原地踏步”。文章说,民心思变缘于民生凋敝,回归民本、安定两岸,才是台湾该有的选择。《联合报》发表社论称,科文是经济学家,其思考是从经济面切入,但要找出台湾30年缺乏成长的病因,恐怕得从政治面思索更能发现真相,“政治领域的对峙,耗掉了台湾绝大部分的能量,阻滞了制度的兴革,也羁绊了经济发展的脚步”。文章以蔡英文过境纽约举例称,这也是个30年不变的场景,把“过境”当成出访的主戏,其实只是重演陈水扁时期“出口转内销”的政治戏码,有选举操作效果,却无实质“外交”意义,绿营不断丢失“邦交国”。《联合报》称,台北市的容貌老旧,其实也集中反映了台湾的停滞,而这些都和政治因素息息相关,包括不健康的政党政治,耗尽了台湾往前推进的力气;歧异的“国家认同”不断撕裂社会,台湾已经永久丧失了早年危机年代的团结及奋起精神,遑论齐心打拼。如今争论了30年的核四议题仍瘫在那里,“抗中”话题又凌驾了“拼经济”,台湾选举一成不变的走马灯只能在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