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9-07-16

长治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京剧音乐

夏 琳

(晋中学院 音乐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引言

Flipped Class Model,即“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是学生通过课前在网络平台上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课上师生一起交流和探讨相关知识,继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在地方高校中,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程为中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常常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三种形式展开。无论哪种形式,都属于“讲解—接受型”教学模式,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服从学科教学的需要,采用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主动发出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很少有主动的信息双向交流。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剥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生活,造成课堂教学的沉闷局面,学生往往无视学习,厌学现象严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本,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采用混合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带动学生学习的氛围,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习惯,实现有效学习和深度学习。

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突破时空限制

传统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过程必须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假设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状态不好或者接受能力较慢,就会遗漏课堂上重要的知识点,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涵盖的内容广泛,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部分,很多知识闻所未闻,教师不会因为个别同学的原因而影响教学进度,依然会继续进行授课。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在家中、在宿舍或在校园任何有网络覆盖的场所,自由选择时间,自主学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融合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歌、戏曲、说唱、歌舞、器乐等大量的内容。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课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材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认真学习的体现。学生将自学的过程写出心得笔记,将收获与困惑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与教师进行疑难问题的讨论、解答。学生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意愿进入课堂,呈现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三)融洽师生关系

以往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多体现教师的主体性与话语权,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往往被忽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与学生一对一的互动,因此更加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课程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从而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前,国内外典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Robert Talbert模式[1]、南京大学的张金磊模式[2]、清华大学的钟晓流模式[3]和河南师范大学的张新明模式[4],这四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各有特点,RobertTal bert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理科类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显然是不太适合;张金磊的翻转课堂模式强调创设环境,作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涉及到众多民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在课堂中无法完成创设,因此运用到本门课程上亦有较大局限性;钟晓流的太极环式模型以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来展开,并与教学的分类目标相结合,但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许多知识点无法单纯地作为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运用到本门课程上也存在一定缺陷;张新明文理通用的教学模式,则忽略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课程特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虽属文科,但作为音乐学科,具有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应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重新认识该课程,构建适合本课程学科特点的、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根据《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构建出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模式。(见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课前与课上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课前是知识传授的阶段,教师需要制作配套的教学视频、设计练习题,上传至班级学习交流平台,收集学生的问题卡,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及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在课前下载教学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相关配套练习,将不理解的问题填写在问题卡上,上传至班级学习交流平台。课上是知识内化的阶段。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课堂,一种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课堂,一种是以实践创编活动为主的课堂。这两种课堂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深入地交流与探讨、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创造力。

四、《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笔者选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戏曲音乐中“皮黄腔——京剧”作为范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阐述其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前阶段

1.教学视频

“皮黄腔——京剧”的教学内容较多,传统的教学设计为2课时。由于知识点繁杂,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利用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将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西皮与二黄、京剧历史、脸谱行当、代表流派、唱腔伴奏、唱段赏析”六个小单元,每个单元教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教师采用PPT课件演示+讲解的录制方式,既能模拟再现常规上课的情景,又能清晰准确地让学生学习每一个知识内容。

2.交流平台

考虑到学生的交流习惯,笔者选择创建微信群作为上课班级学习交流平台。授课前,将教学视频和预习习题上传至班级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在交流平台中留言与教师进行交流,也可以将问题填写在问题卡上,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学习心得。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统计、整理,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对授课的计划、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

3.习题设计

在习题设计上,笔者考虑到“戏曲音乐—京剧”的教学内容实践操作性较强,将习题设计分为记忆理解和综合运用两个方面,例如:要求理解皮黄腔与京剧的关系,归纳记忆京剧的发展脉络,模唱西皮流水《苏三起解》唱段,思考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有什么异同等。这种将知识点转化为习题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二)课堂阶段

1.创设情境

笔者在《皮黄腔——京剧》这节课开始时,请同学们唱念京剧锣鼓经片段,伴随着京剧《贵妃醉酒》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迅速进入京剧音乐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自主实践

本环节是教师把课前收集到的学生们一知半解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探究、答疑解难。笔者将全班同学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并将本组的讨论成果与其他各组同学交流共享;组织学生亲自编排、表演与京剧有关的节目,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在遇到困难时,组内其他同学可以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也可从旁指导和协助,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

3.拓展学习

学生经过了小组自主学习之后,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知识延伸,进行拓展学习。笔者在“京剧”的翻转课堂中的拓展学习环节,向学生教授了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智斗”唱段,一人分饰三个角色,让同学们的体验更加直观,体会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异同。在分别教授了阿庆嫂、刁德一、胡司令三个人物的唱腔后,让学生在唱的基础上加入表演动作进行创编,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五、《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翻转课堂教学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教学效果上有了一定的改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驾驭把控课堂的能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视频制作的技术与质量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教师灵活掌控课堂

《中国民族民族音乐》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是很难完全预设的,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做详细的设计,但在课堂上还是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反应来展开,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计划来进行。比如《京剧》的翻转课堂中,发现学生在《沙家浜·智斗》拓展学习环节显得很不自信,这时候教师要给予个别辅导、鼓励,在成果展示的时候,一组节目创编还没有完成,二组已经初具规模,这时候教师可以灵活调整课堂节奏,不必按顺序要求展示,这样既能使整个课堂连贯有序,又能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翻转课堂后,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主角,而教师作为配角,主要起到引导、点拨、组织讨论的作用。这需要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如果课前没有完成自主学习,就无法参与课堂研讨与实践,且对于未能掌握知识点的学生,需要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加班”,久而久之整个班级形成良性循环,让个别学生意识到不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就会成为全班同学的“麻烦”。

(三)有效借助视频资源

翻转课堂的教学,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对网络,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内容分割、教学案例数字化处理等熟练掌握。但配套的教学视频只是辅助手段,教师的重心必须放在课堂教学,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创设“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师可以将记忆和理解的教学内容放入课前的视频录制中,把综合分析、实践创编等更高阶段的思维训练放入课堂中,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研讨来学习,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

六、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但仍存在许多后续建设问题,比如,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准确客观的测评体系等,需要日后不断地深入研究。通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其他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京剧音乐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京剧表演开始了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圣诞音乐路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