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与民众动员
2019-07-16崔卓琳
崔卓琳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冬学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兴起的群众运动。有关冬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冬学运动的资料整理①资料主要有董纯才主编《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教育科学研究所筹备处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抗日战争时期);皇甫束玉、宋荐戈、龚守静编著《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等。,二是有关冬学运动的研究著述。②政治角度:王春慧《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民众动员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4期)、刘庆礼《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论述》(《湘潮月刊》2009年11月)等。文化角度:苏泽龙《1941-1949年的山西冬学与乡村社会——以文化变迁为视角的区域社会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教育角度:胡现岭《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文字冬学》(《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3期)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层面的剖析,缺乏对太行根据地冬学教育的实证性研究。本文以太行根据地的冬学运动为中心,以太行革命根据地相关档案资料为依托,对太行区冬学运动进行整体的梳理和评价,解析太行区冬学运动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一、太行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创建与发展
冬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民众进行民族教育,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民众参战的自觉性,二则是通过教育在农村实现大面积扫盲,提高民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冬季是农业生产修整的时节,农民相对闲暇,“天寒地冻把书念,花开水暖务庄农”。冬学适应农民生产生活规律的教育形式亦为各抗日根据地民众最青睐。
太行抗日根据地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晋冀豫边区政府等党政军领导机关驻节的地方,在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较大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但根据地大部分地处山区,抗战以前的文化教育工作十分落后,文盲占到了全境人数的95%-97%。[1]185日军扫荡前山西武乡县农民中就流传着:“哪个朝廷不纳粮,日军来了也一样。”[2]58由此可见,与全面抗战的险恶形势相矛盾的是根据地民众对政治、抗日战争的淡漠及文化知识能力的极端低下,抗战不仅需要民众在前线冲锋,也需要民众理解、支持并执行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法令。因此,尽快提高民众文化水平、提高民众的抗日意识以适应战争需要就成为根据地急需解决的问题。
1937年至1939年底,是太行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兴起阶段。抗战一开始,太行区的社会教育,是借用阎锡山在农村建立的“民族革命室”来进行的,但1939年阎锡山发动“十二月政变”后,太行区在社会教育方面便不再使用“民革室”,而是在农村农闲季节,逐渐办起了冬学。1938年11月以后,辽县各村的冬学开始有所发展,12月榆社县冬学识字运动在农民中发展起来,但总的来说,此时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冬学运动还仅仅只是刚开始。
1939年底至1941年初是太行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迅速发展时期。1940年8月,冀太联办发布《冬学运动计划》,责成各县、各村成立冬学委员会,并要求各地遵照联办颁发《民众学校规程》办理冬学。12月华北《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开展冬学运动》的社论,提出开展冬学运动,是以新的文化生活代替旧的文化生活,以此改造广大民众中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这一年,太行地区的冬学运动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蓬勃发展,学校几乎覆盖到每个乡村,虽然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原定学期的时间没有完成,但是依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1941年3月,《新华日报》(华北版)有文章介绍1940年晋冀豫区(包括太行、太岳、冀南)的冬学运动:“在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及其各级组织的具体领导和督促之下,1940年,全区共办冬学1801所,冬学学生73824人(不完全统计)。”[3]185虽然这一阶段冬学运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动员民众入学上以强迫、命令居多,过于追求数量使得冬学成绩并不理想。
1941年初至1943年底是太行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在曲折中巩固的时期。从1941年开始,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日军在加强了对占领区殖民统治的同时还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形势虽然险峻,但在根据地政府的努力下冬学仍然取得了不小的发展。在这一年,就整个太行抗日根据地来说,出现了各地冬学纷纷开学,大村小村一片读书声的景况。1942年12月,华北《新华日报》发表《把冬学运动更提高一步》的社论,社论说:太行区每年一次的冬学运动,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涉县的更乐一个村,就有妇女识字班十七处,每处平均六十人;男子冬学九所,每晚平均有五、六百人入冬学。这是太行区开办冬学以来前所未有过的显著进步。
1943年底至1945年8月,是太行抗日根据地稳步发展走向繁荣的阶段。1944年11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和太行军区发出《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提出了部队和冬学运动的关系问题,要求部队不但应积极参加冬学运动,而且要帮助驻地村庄的冬学运动。[4]38这无疑给冬学运动增添了新的力量,冬学运动呈现繁荣发展之势。1944年太行区的冬学就达到了4836个,入学农民多至415,955人。
二、太行革命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冬学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十一月上旬为准备期,进行文盲登记、民众动员、筹备设施、集训教员等工作。每年自11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为正式上课期约三个多月,规定在这三个多月内青年必须上课满八十个小时、普通班必须上课满三十个小时(模范冬学及先进地区不受此限制),如遇到战争或其他影响需拖延时间或另寻时间补足规定上课时数。[5]次年三月上旬则为冬学会考、总结期。冬学委员会是组织、领导冬学运动的一个临时性组织,主要工作是发动、组织和管理冬学运动。其成员组成在不同地区并不完全一致。如左权县分设三块:县文化教育委员会、区冬学辅导组、冬学检查团。如此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机关使冬学运动在根据地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实施。
组织动员群众上冬学经历了一个由强迫到自愿的过程。如1940年晋冀鲁豫边区干部必须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自愿入冬学接受教育。虽然政府规定是让文盲经过动员自愿入学,但是各地在执行时强迫群众入学的事情是很多的。因此边区在1944年又强调:必须采取群众路线,过去个别地方那种强迫命令、不照顾群众利益的作法,应当彻底改正。[6]组织发动学员的办法也越来越多样化、科学化。如左权县在1943年总结的几点有效方法:在相管寺村冬学开学十几天的时候学员自流下去,干部不负责读经区级辅导与督促,召开群众与干部会议详细检讨了一番才动员的群众干部都上了冬学;在冬学未开学前就先组织了准备思想动员,村中比较有威信的士绅与干部随时随地与群众解释这样自然的动员收效也大;在一般村的动员是利用大众以黑板将那些好坏学员供上去,也影响了坏的的学员为了顾其脸面就能上了冬学。冬学运动越发注重与群众的实际生产斗争相结合则极大地动员了群众自愿坚持上冬学的积极性。[7]
除此之外,因为冬学运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选择义务教员首先要看的就是候选人的政治思想。晋豫区有规定:“冬学中未经改造的小学教员,不能任教员,主要靠我们干部。政治课,无论如何要干部担任,民政干部为主,其他干部都是当然教员,军政各级首长都必须去上课,使领导者与群众联系更加密切。”[8]1943年左权县在筹备义务教员时提出由村民推选其抗日意志坚决、品格端正,素为村民所推崇者担任。
表1 1943年左权县义务教员的统计表
表2 1943年武西县义教成分统计表
表3 1943年武西县义教学历统计表
从学历上看,义务教员以粗通文字和高小毕业居多,可见对义教学历的要求并不高,更注重“真正是群众中的骨干人物”,但学历低也加深了义教集训的困难。从义教的阶级上看,主要以中农和贫农为主,这在接近与了解群众痛苦是一个有利条件,但也决定了他们过去是没机会受过较多的教育,文化水平是比较低的。
冬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政治、文化和军事三方面的教育,文化课与生产、生活和时事紧密结合,政治军事课内容则随形势而变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化课的主要内容是在识字时间加入有关生产生活和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让广大群众在识字的同时也能学得生产技能和获得生活、时事教育。左权县1944年的冬学政治补充教材就是针对来年春季的农业耕种编写的,内容涵盖耕地的选择、锄苗、肥料实施、播种、防治病虫害、种植计划等。[9]1944年太行区要求,文化教育应和时事生产教育配合进行,各个地区还应依据自己的特殊情况酌量增减。[1]205
政治军事教育的最主要任务是向广大民众宣传随时变化的抗战形势,并坚定战争的胜利一定是属于人民的的信心。日军从1941年开始愈发加紧了对太行区的残酷封锁、蚕食、扫荡,斗争形势相当严重,于是这一年11月边区政府专门编写了一本冬学教材。教材中着重突出了“国民誓约”、“除奸”和“爱护抗日军队”等内容。
三、太行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存在的问题
村干部对冬学工作不够重视,对冬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漠不关心,如动员群众入冬学不够认真,“村干部不参加冬学是普遍的,县区干部家属不上冬学亦很多,纵然去亦表现的很特殊。”[10]部分地区文化基础太过薄弱,文化人才非常缺乏,义务教员不足以担负冬学课程的教学,几年来的一位教员文化水平最高的是粗通文字,不识字当义务教员的也不少。有些地区冬学与各项工作生硬结合,把冬学变成了行政机构,让冬学代替了民政的工作,“有的地方是把冬学与民校变为解决问题的场所,如村长解决问题各系统惩罚人甚至斗争批评,群众一到上课时就害怕发愁。”[10]还有“冬学的教学没有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再加义务教员的教学办法简陋引不起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更谈不到养成群众自学精神,所以形成每年学每年忘冬天学夏天忘。”[10]
冬学运动是在中共短时间内集中师资,制定较系统的工作计划,组织农民进行教育的活动,它虽然具有灵活变化的特点,但相对普通民校,没有固定的场所、时间,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管理体系,加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条件落后、战乱时期政府财力有限、干部农民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使得冬学运动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结语
太行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效果,有力地支援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并推动了全中国的抗战事业。中国共产党将冬学由原来群众仅仅进行读书识字发展成为集合文化、政治、军事、生产等多种内容的社会教育形式,促使了乡村社会方方面面的变革。
冬学运动一方面从文字上进行扫盲,改变了太行抗日根据地战前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引起了乡村社会习俗和思想意识的改变。从普及科学知识到组织妇女参加冬学,从破除封建迷信到改变卫生习惯,乡村的变化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冬学注重培养民众政治素养和提升道德观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乡村社会的改造,走出了一条社会中国乡村的社会教育路线,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冬学运动中的政治军事教育,激发了民众的参战拥军热情保证了抗战的胜利,冬学教育促使相当多的农民进入中共的基层政权,农民阶级的整体地位得到提升,重塑了乡村政权结构,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政权对乡村社会的领导。
冬学运动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实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范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尽管它限于历史局限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冬学运动开展中生成的许多经验和教训都给予了我们丰富的启示,尤其是对于社会教育和农村教育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