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区社会互动研究
2019-07-16鲁航
鲁 航
(中央财经大学 社会与心理学院,北京 100081)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产品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即时通讯用户规模达7.92亿。[1]在2018年春节后,全球微信及 WeChat 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超过 10 亿,是中国首个拥有十亿用户的应用,这使微信成为我国民众即时通讯领域最重要的工具。[2]
伴随微信用户数量及用户黏性的增长,微信在社交、职场、商业以及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微信群迅速发展成为结构和功能完整的虚拟社区,并在微信应用的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学习和教育领域也涌现出了大量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学习社区作为新型网络学习共同体,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进行知识共享、协作学习和人际互动的重要场域。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互动是维持虚拟社区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基础,虚拟社区成员在广泛的社会互动中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人际情感沟通,并由此获得自我需求和价值的满足。聚焦微信学习型虚拟社区,发掘其中成员社会互动的特点和模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虚拟社区和社会互动
首次界定虚拟社区内涵的学者为Rheingold,他将虚拟社区定义为社会的集合体,它的发生源于网络群体长期共同议题讨论而形成的人际互动,成员间共享相同的语言、环境、价值与兴趣;[3]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论述了虚拟社区及其特征,他认为虚拟社区是人际的社会网络,且具有“大部分以弱纽带为基础,极度地多样化且专殊化,但也能够由于持续互动的动态而产生互惠与支持”的特征。[4]柴晋颖和王飞绒认为虚拟社区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空间,核心是参与者的交流和互动,并且在参与者之间将形成一种社会关系”。[5]甘永成则认为“虚拟社区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耍的人们,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通过网上社会互动满足自身需要而构筑的新型生存和生活空间。”[6]可见,关于虚拟社区的研究,核心离不开成员的社会互动。而网络社会互动又表现出与现实社会互动不同的特征。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将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转化为网络空间中的非面对面社会互动。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以即时通讯工具或其他网络工具为媒介进行。白淑英、何明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由于BBS 互动具有独特的时空特征,基于BBS的社会互动,表现出具有主观性、独立性、被动性等特点,具有交往空间的最大化与交往范围有限性的矛盾统一。”[7][8]
(二)网络学习和社会互动
目前网络学习的形式主要有以 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为载体的同步性学习社区和以慕课网站、论坛、知乎等内容生产平台为载体的异步性学习社区。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其中一种网络媒介,如万力勇、赵呈领等人研究了基于QQ群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社会互动;[9]杨洪刚、宁玉文等人研究了基于SNS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10]而微信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通信工具,基于其上而发展出的虚拟学习社区也值得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选取
本文主要探讨陌生人间自发形成的微信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互动特点。本文选取某社科类微信虚拟学习社区——X学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虚拟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其成员的社会互动模式,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虚拟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一手资料。
1.参与式观察
笔者通过该虚拟社区的普通会员报名程序正常报名加入该社群,并对该社群近半年内的社会互动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采用事件取样法,在每次社群中有正式讨论内容时详细记录群体的互动情况。笔者将有正式讨论内容的事件界定为讨论发言数目在20条以上,且参与人数为两人以上,符合此条件的群内讨论即会被记录。
笔者的调查时间范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此段时间范围内,笔者按照前述事件取样法详细记录群内互动情况,收集群内各类信息,并对群内信息按照类型、数量、时间顺序等做好记录、归类和整理,为后续的资料分析做好准备。
2.半结构化访谈
在该社群中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从群成员列表中第一个成员开始,每间隔15个人选取一个被访对象,共选取了35名成员作为被访者。被访者涉及70年代至00年代出生的四代人。从性别上来看,男性有17名,女性 18 名。成员工作性质涉及学生、教师、自由职业者、国企员工、民营企业员工等多种类型。由于虚拟社区的特点,群成员地理区域分布广泛,采用微信对被访者进行访谈,编制访谈提纲,并按照相同的操作程序对35名访谈对象实施访谈。访谈过程中详细记录他们的回答,转录为访谈文本。
四、微信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互动
(一)微信虚拟学习社区构成要素
微信虚拟学习社区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包括:角色、内容、规范和情感联系。
1.角色
以X学吧这个虚拟社区为例,群成员共计494人,成员可划分为四种典型类型,每名成员根据其参与社会互动的频率、互动质量和特征都可以被归为四类中的其中一种。
四种类型的角色分别为:协调者、贡献者、参与者和旁观者。
协调者为虚拟社区的创建者、管理者。在该社区中,创建者和管理者分为两个人,分别为群主——该社区的创建者,以及学吧小V(该社区的管理员账号)。二者共同行使协调社区内事务、制定社区内行为规范、维持社区秩序、发布福利及消息等职能。
贡献者在该社区中人数相对多于协调者,是长期提供高质量、有价值内容的分享者,重要话题讨论的意见领袖以及作品经常发布于学吧公众平台的作者。该群体是整个学习型虚拟社区的核心,人数稳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量,在该社区中,这类贡献者仅占到2%~3%。他们是整个社区信息的源泉,是整个学习和互动过程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对整个社区的社会互动具有重要价值。
参与者指对贡献者所提出和分享的内容给予回应,积极参与社区互动、知识共享、信息交流的成员。他们本身并不是信息和知识的来源,不是社会互动的起点,但参与了整个互动的循环。他们通过提问、反馈、响应等方式使社区的社会互动成为一个完整的闭环。该类成员的数量一般不稳定,根据参与互动的频率,某些互动频率较低的参与者很容易在较长一段时间变成旁观者而没有参与到社区互动中。
旁观者指从不参与社区内讨论、信息分享、学术活动等社区互动的成员。他们通常被称为“潜水者”,主要通过默默阅读社区内的消息、资源和他人发布的信息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等。他们从来不参与到群内的学习讨论中,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对他人的观点给予反馈和评价。该群体在整个社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约为60%左右。
戈夫曼在拟剧论中提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特定的角色,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社会角色期待,人们按照角色期待和规范行事,避免角色偏常引发的冲突和不适。在该虚拟社区中,成员的社会互动行为亦表现出明显的角色扮演特征,每个成员会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并长期扮演该角色,互动行为表现出明显的符合角色期待的特点。贡献者一般会持续作为互动信息的输出源和推动者,旁观者一般会长期作为社区信息的吸收者,不传输更多的信息。按照既定的角色期待,该虚拟社区得以持续运行下去。
2.内容
内容是学习型虚拟社区社会互动的核心,它是整个虚拟社区社会互动所传播的信息流,是整个互动过程所围绕的中心。
该虚拟社区中内容传播的媒介载体多样,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社区内部公众平台文章、社区外其他平台文章分享等多种媒介渠道得到传播、讨论和研究。
发起内容互动的形式主要有提问、话题讨论、资源共享、社区活动。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为提问和话题讨论。发起者主要为社区的贡献者,在参与者的共同参与下形成关于学术问题的广泛互动,且整个过程在协调者的监督和控制下按社区规范进行。
3.规范
社区的良性运行需要规则和规范的保障,没有规范的社区必然是结构松散的,且会产生功能失调。该虚拟社区的功能为学习和学术研讨,在社区协调者的领导和大多数其他群成员的共同支持下,该社区形成了适合自身的规范,以保证社群用于学习和学术交流的功能。
X学吧社区规范涉及社区社会互动的方方面面。例如,详细规定了社群的发言时间,早7点前及晚23点后为社区打烊时间,任何人不可以在此时间内发起互动消息。社区内禁止发布大表情和无意义的语音信息,鼓励成员使用文字进行交流。社区成员发言内容禁止含有辱骂他人的内容,且对帮助监督和检举的成员给予鼓励和奖赏等。
该社区的规范涉及社会互动时间规范、互动方式、互动内容规范、奖励和惩罚机制等,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虚拟社区规范体系。在该规范体系的约束和指导下,该学习型虚拟社区得以良性运行。
4.情感联系
虚拟社区作为学习的互动场所,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基础上,也实现了社会互动中的人际情感联结。在广泛的社会互动中,社区成员间形成了情感联系,成员间从陌生人逐渐演变为熟人、学习伙伴和知己。在长期的共同学习和互动中,成员对虚拟社区本身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归属感。成员多次在聊天信息中表达对学吧的喜爱和感激,多位成员表示会将学吧推荐给现实中的好友。
(二)微信虚拟学习社区社会互动特征
通过对该社区的社会互动情况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总结出该社区的社会互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半匿名性的社会互动
根据该社区的规定,群成员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实名制参与学习和互动。通过对该社区成员群名片的统计,在494位成员中,有169名成员选择实名制参与社区互动,325名成员选择匿名,以昵称或英文名等方式参与社区互动,而不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
半匿名性虚拟社区在当下各类虚拟社区中是最为典型和最多见的形式。这种形式基于虚拟社区的特点形成。虚拟社区存在于网络空间中,大多是陌生人之间自发形成的社区,成员之间不具有相互了解的基础,群成员的人际信任度较低,大多数成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距离感和警戒心。
半匿名性的特点对于开展学习性活动亦有独特的功能。观察发现,社区中的贡献者大多采用实名制参与社区的社会互动,在学习互动中他们一般是学习内容的传播和传授者。他们更愿意展示自己,让其他社区成员认识自己,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赞誉以及声望、地位。社区中的参与者、旁观者则大多采取匿名的方式参与互动。这两种角色的成员一般处于学习者的地位,其掌握的知识、资源和信息相对较少,在多数互动情境中,此类成员作为贡献者的跟从者,其在社区中的地位并没有贡献者重要。基于自我服务偏向,人们一般愿意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在能够展示个人成功的情境下,个人更愿意展示自己的真实身份,将成功归功于自己。而在相对没那么成功或有突出价值的时候,个人倾向于自我价值保护,而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2.封闭性与开放性的互动相结合
作为规范较完整的虚拟社区,该社区的加入有相对较严格的限制。首先是加入的门槛限制,该社区规定加入社群学习需要支付30元/人/年的费用,才能获取成为会员的资格,会员期限1年,到期自动延续,不需要再次缴费。未经过群主和管理员的同意,群成员不可私自拉非社区成员加入。由于其规范的限制,该社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只有缴纳费用并经过管理者的审核才能加入。在长期不开放招募的情况下,该社区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员构成状况下,成员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互动,互动对象固定为群内494名成员,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社会互动。
另一方面,该社区的成员讨论和研究的内容信息却涉及广泛的资源空间。成员们探讨的内容不只限于社区内部公众平台发布的文章、知识,其他各类平台发布的资源、信息、知识都会成为成员们探讨的内容。由于群成员广泛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信息来源也非常广泛,不限于学术领域,其他各类社会热点皆可能在群内被讨论。由于群成员的多样性,该虚拟社区链接了广泛的信息资源,成为一个各类学习资料的聚合地。
在社会互动的结构和内容上,该虚拟社区因此在成员构成上具有了相对封闭性,也在内容信息上具有了开放性。
“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取决于其本身相对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通过社会互动,人们能够对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进行解释和理解,实现完整的社会互动。
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点是借助符号的中介作用。虚拟社区是非面对面的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网络实现。语言在任何互动和交流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虚拟社区中,语言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社区成员在群组中发表文字信息来进行交流,辅以必要的图片和少量表情。
成员们实现社会互动需要建立在对各种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上。成员们需要对一套有共同意义的符号系统有相同的理解和反应。在该社区中,存在两类符号系统,其中大量符号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体系建立的,作为一个以中文为主的社区,社区语言符号系统基本建立在简体中文汉语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也存在该社区群体的独特符号用语,此类符号语言多为涉及专业知识的专业术语。由于学习型虚拟社区的特点,该社区的专业术语更多涉及学术术语,相对较严谨和专业化。
成员通过输出符号产生信息刺激—对符号进行信息解码—接收者对符号进行解码和理解—产生新的符号信息反馈的环路来进行一般的社会互动。
4.互动频率、深度和方式
收集得到该社区半年内的聊天记录,共计43484条消息,根据其发言人、内容、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记录了群体中成员的互动频率、深度和互动方式。
互动频率集中体现在成员的发言数量上,根据半年内的聊天记录,统计了社区成员的发言频次,结果如图1所示。
因此,在数字全息显微成像中相位像差主要是离轴相干记录引起的一阶像差、显微物镜造成的二阶像差和其它光学元件引起的高阶像差,使物光场相位分布发生畸变.
图1 社区成员发言频率统计
其中发言频次在0~20次的成员297名,占全部群成员的60%,发言次数在200次以上的意见领袖和贡献者为15名,占全部成员的3%。大多数成员参与社区互动的频率较低,互动频率高的个体成员数量有限,集中在贡献者范围内。社区中多数人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少数信息源作为传播者和贡献者,参与者介于二者之间的广泛空间中,其发言和互动频率介于二者之间。更广泛的成员没有参与到社区的直接互动中,社区成员社会互动的范围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互动深度主要通过信息内容来体现。笔者将互动信息的内容分为有质量的信息输出、简单回应、无意义灌水三种层次,分别记为深度互动、中度互动和浅度互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聊天记录中的400条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社区成员互动深度统计
社区成员的社会互动多以浅度互动为主,高质量的深度互动相对较少,仅占到全部互动的20%。社区的社会互动不够充分,高质量的互动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从互动方式上看,成员间的互动大多通过文字信息进行,且以个人对群体的交流为主。在对社区成员的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中,笔者也发现部分社区成员会选择通过加个人微信好友的方式进行私人的一对一互动沟通。以下是部分被访者陈述的一对一互动的内容。[11]
A1:我有时候会就某个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单独跟提出这个话题的人聊天,先询问一下是否可以加对方为好友,经过对方同意后,我们一般会在社区外私下进行更加深入和长时间的探讨。我觉得这种更私人的交流减少了在社区中发言的社会压力,能够更真实高效地进行互动交流。
A2:除了在群内发言,我也会单独加某个跟我特别聊得来的人为好友,然后单独跟他交流我们两个感兴趣的问题。这种方式作为群内集体讨论的补充,更加完善了整个学习过程,我觉得这样很好。
从互动主要发生的时间来看,互动集中发生在某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之后,或者在该群体专业领域发生某个重大新闻事件之后。社区成员会就社会热点问题和专业领域内的大事进行专业角度的解读,用专业知识去分析事件的起因和走向。在其他大量时间中,社区相对较沉寂,总体呈现出短时间内高频爆发的特点。
(三)微信虚拟学习社区社会互动模式和过程
该虚拟社区的社会互动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基于提问而形成的讨论模式、基于资源共享的分享模式、基于活动形成的参与模式。
在基于提问的讨论模式中,成员的社会互动大体遵循话题提出或提问—意见领袖观点性输出—参与者回应—多回合交流讨论及反馈—其他人补充信息—结论或开放式结果这样的循环。
基于资源共享的分享模式基本遵循贡献者分享学习信息和资源—参与者进行反馈回应—贡献者持续贡献资源这样的循环。在少数情况下,参与者会对贡献者提供的学习资源信息进行补充和纠错,共同维护社区学习资源的更新和补充。
基于活动的参与模式以社区中的活动为基础而发生,例如社区中的群学精读会活动以及每周日晚的抢红包发福利活动。在活动进行的时段,除旁观者外的大多数群成员会就活动进行集中讨论和参与,形成去中心化的互动模式。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某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行动者期望的酬赏分为“外在酬赏”(如金钱、商品和服务)和“内在酬赏”(如爱、尊敬、荣誉和职务等)。社区成员能够进行持续的互动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社会交换的需求。社区中的社会互动能够给成员带来一定程度的内在报酬,社区中的意见领袖会获得社区成员的尊重、信任和敬佩,个人可以在这种虚拟学习社区中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该虚拟社区无任何金钱等的外在奖赏,在缺少外部奖赏的条件下,个体会提高其采取某种行为的内部动机,以减少其认知失调,进一步提高其分享和传播观点与知识的动机,使整个互动过程得以持续下去。
对于部分成员的半结构化访谈内容也体现了社会交换在该社区成员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B1:我平时在社区中发表很多见解和看法,分享一些知识和文章其实并不累,还蛮开心的。去思考和表达这些知识和见解其实并没有占用过多精力,而且还可以从其他成员的反馈中获得认可和满足感,获得其他人的支持,这种感觉我还挺享受的。
B2:在工作不忙的情况下,我一般都会有问必答。我感觉能帮助别人解答学习学术上的问题也是对我自己价值的肯定吧,而且还能收获别人的感激。多解答大家的问题之后还会有其他小伙伴来找我聊天,我还因此结识了几个知己,可以说是非常值得了。
以上三种模式综合在一起,可以总结如图3所示。[12]
五、持续发展建议
图3 社会互动模式综合
第一,构建更为完善的虚拟社区结构。拓宽群体成员角色的可能区间,细分贡献者为分享者、建设者,让更多成员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充分发挥成员的价值,参与到社区的互动中来。完善社区规则规范,使成员更高效地分享优质的内容,提高社区内的信息流量和质量,实现社区成员对社区更高的归属感和信赖感,带来属于虚拟社区自身的群体凝聚力。可以总结如图4所示。[13]
图4 群体成员角色细分
第二,引入多样的激励机制。[14]社区成员的互动主要通过内在奖赏而获得持续互动的动机,一旦社区成员给予的反馈不够达到内在奖赏的作用,社区内的互动就有减少的风险。因此可以适当拓宽激励机制的形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辅助配合使用外部奖赏的激励方法,建立发言和重要贡献积分体系,并设置积分兑换实物奖励,以鼓励社区成员持续参与到互动学习中。
第三,适当拓展社区活动。在开展活动前进行广泛的社区成员调查,了解更广泛成员的需求,并举办大家有广泛兴趣的活动。从参与社区互动的频率、范围和深度来看,还有广泛的社区成员未参与到互动中。要充分调动这部分群体的参与,可以适当丰富社区的活动形式,让这部分群体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模式。
第四,引入更多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社区的互动中,贡献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整个社区互动的核心动力。因此,可以拓展贡献者资源,引入更多专业领域的学术专家、顶级学者,吸引他们定期在社区中开展讲座、课程等,以学术导师带动整个社区的学习互动,形成更加专业和严谨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学习型虚拟社区作为互联网即时通讯发展的产物,正处于迅速扩张和发展阶段,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并进。学习型虚拟社区的价值在于改善现实世界的学习条件,促进学习者更高效和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唯有实现其功能才能产生对于现实世界的正向价值。正如迈克尔·海姆所追问的:“虚拟世界的最终目标是消解所泊世界的制约因素,以便我们能够起锚,起锚的目的并非漫无目标的漂流,而是去寻找新的泊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