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9-07-16熊江琴夏群丽

医疗装备 2019年13期
关键词:管路根治术宫颈癌

熊江琴,夏群丽

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日渐成熟,腹腔镜根治术已成为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方式。临床研究发现,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宫颈癌患者具有手术创口小、术野范围广等优势,因此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广泛青睐[1]。本研究以42例接受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术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年龄31~48岁,平均(41.54±4.29)岁;鳞癌13例,腺癌6例,腺鳞癌2例。对照组年龄29~47岁,平均(41.27±4.05)岁;鳞癌12例,腺癌6例,腺鳞癌3例。两组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宫颈癌;(2)符合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Ⅰb~Ⅱa期[2]。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证患者;(2)精神病患者;(3)合并其他肿瘤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中协助患者摆放合适体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配合医师完成手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干预,具体如下。

1.2.1 巡回护士术中配合干预

(1)详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电刀、吸引器、腹腔镜等手术设备运行良好。(2)协助麻醉师建立静脉通路,全身麻醉中注意为患者保暖。(3)协助患者调整为膀胱截石位,于臀下安放软枕,使手术操作区充分暴露于术野中;将患者双腿安放在支架上,适度调整高度,促使静脉回流通畅。(4)调节气腹机压力及血管闭合仪、电刀、超声刀功率,做好数据记录工作。(5)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采用布单保护局部皮肤,预防电灼伤;待手术完成后与洗手护士一同清点手术器械及用品,确保引流管固定稳固,做好交接工作,将手术物品、仪器归入原处,整理手术间。

1.2.2 器械护士配合干预

(1)确保管路通畅,消毒铺巾后连接仪器、管路,调控腔镜清晰度;在手术台上铺好温控毯,保证术中患者热能稳定,对术中使用的止血纱布、输注液体实施加温处理,温度维持在38 ℃。(2)传递11号尖刀辅助医师建立人工气腹,穿刺后快速连接气腹机,注入CO2,控制压力稳定。(3)及时传递镜体,根据手术程序传递医师所需手术器械。(4)清扫淋巴结时传递超声刀,将取出标本装入标本袋内保存,术后送检。(5)电凝钳止血后用灭菌注射用水实施盆腹腔冲洗处理。(6)术后仔细核对器械,确认无误后进行交接。

1.2.3 并发症预防

(1)皮下气肿的预防:对于肥胖或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手术护士应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注意观察患者术后有无皮下血肿、气肿等异常情况,通常气肿可自行吸收,若存在严重气肿应立即告知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2)咽喉部不适的预防:术中应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其呼吸道通畅,术后给予雾化吸入干预。(3)加强尿路管理:由于宫颈癌根治术操作范围较大,在实行输尿管分离、膀胱下推等操作时容易损伤邻近输尿管血管神经,因此患者术后通常需要保留尿管14 d左右,部分神经损伤严重者需留置尿管1~3个月;护士应预先准备好导尿管和尿袋,配合医师做好管路留置工作,确保管路通畅;术后与病房护士仔细交接,每日用聚维酮碘清洁尿道口,2次/d,更换尿袋,配合膀胱区热敷、盆底肌肉锻炼、会阴冲洗、温水坐浴冲洗等方式,促进尿管局部血运恢复,待患者残余尿量小于100 ml时即可拔除尿管。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引流管拔除、首次下床及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引流管拔除、首次下床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h,±s)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h,±s)

3.865 3.842 6.768 P 0.000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排气时间 首次下床时间 引流管拔除时间观察组 21 62.32±10.26 36.52±8.48 92.25±10.32对照组 21 74.65±8.67 46.51±8.37 113.64±10.16 t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研究报道,宫颈癌患者受个体免疫功能衰退、脏器功能低下等因素影响,容易合并其他病症,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2]。实践证明,在术中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通过保温干预、器械管理、管路管理等术中配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术中患者体温降低,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保障手术质量,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术中护理配合,通过并发症预防能够减少机械运行异常对手术质量的影响,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4]。有学者对40例腹腔镜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在手术基础上加强术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提升临床治疗的安全性[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实施术中护理配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管路根治术宫颈癌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