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2019-07-16余苏娟

医疗装备 2019年13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卧床心肌梗死

余苏娟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西景德镇 33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出现急性缺氧、缺血症状所引起的心肌缺氧性坏死,胸骨后阵发性疼痛为其主要症状表现,严重时患者会有濒临死亡感。心律失常为该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表明患者已经处于疾病危象状态,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佳,可导致患者猝死[1]。研究报道,心电监护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可及早发现相关征象,避免疾病进展与恶化[2]。心电监护的开展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密不可分。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围绕心电监护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58.64±4.61)岁。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40~69岁,平均(58.61±4.6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血管疾病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近期(1个月内)无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史。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或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两组均在心电监护仪监护下,给予盐酸胺碘酮(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923)+利多卡因(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4045)治疗。利多卡因1~4 mg/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 ml)中,静脉滴注;盐酸胺碘酮15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记录患者病情,监测症状及各项生命体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1)监测心电图与病情变化:待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并详细记录;可利用冻结键对所获得图像实施冻结记录;做好各项参数设置,以便出现异常时仪器及时报警;若患者出现ST段快速下移、心率下降及有恶心、心律失常等状况,需及时告知医师,以便及时处理。(2)单独检测心率、心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通常在24~48 h内最为明显,对于心脏前壁梗死患者,需观察其有无恶性心律失常,护理人员需定时测量患者心率、心律,准确记录,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3)观察症状、体征:持续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定期监测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根据实际需要,给予患者吸氧治疗;若患者合并有震颤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处理,预防并发症。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震颤、心源性休克及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s)

表1 两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s)

4.08 3.69 2.37 P<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医疗费用(元) 住院时间(d) 卧床时间(d)观察组 38 5 841.74±522.69 10.61±1.24 2.97±0.67对照组 38 6 247.58±529.64 12.61±1.35 3.34±0.70 t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心肌梗死后综合征、震颤、心源性休克、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心脏疾病。发病48 h内,患者经常会出现心律失常症状,表明患者病情急、重,危险度高[4-5]。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有效性欠佳,则会对患者全身脏器造成不可逆性损伤,甚至有猝死的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得知,我国每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死亡人数达20万[6-8]。有研究指出,心电监护仪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作用显著[9]。心电监护仪可发现患者的各种并发征象,有效避免病情持续恶化,但其应用离不开护理人员的配合与支持。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形成完备的护理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心电监护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并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需要注重护理方法的制定及内容的完善[10-11]。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积极开展包括监测心电图与病情变化、单独检测心率和心律、观察症状和体征等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后综合征、震颤、心源性休克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心电监护的同时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加速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减轻医疗负担。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卧床心肌梗死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