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9-07-16陈边强
陈边强
镇康县人民医院,云南镇康 677700
现如今人们对手术切口的美观度要求越来越高。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必须及时给予患者手术治疗[1]。传统阑尾切除术手术切口大,术后切口疼痛,更容易受感染,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一定影响[2]。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一种改良式手术,手术创伤较小,手术费用较低[3]。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为:经体格检查发现明显的反跳痛、下腹部压痛的症状,白细胞计数为(10~20)×109/L。均签署该研究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为:经超声检查排除阑尾周围脓肿,排除妇科疾病、肠梗阻、泌尿系统结石、胃穿孔、肠穿孔、肠炎等。
选择该院急性阑尾炎患者一共60例,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 30例,年龄为 18~55岁,平均年龄为(35.32±2.5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 20~60 h,平均时间为(32.00±10.82)h。随机分组为传统手术组和小切口手术组,各组为30例,传统手术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为18~55岁,平均年龄为(35.30±2.5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20~60 h,平均时间为(32.00±10.62)h;小切口手术组男患者 15例,女患者 15例,年龄为 18~55岁,平均年龄为(35.28±2.5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 20~60 h,平均时间为(32.00±10.62)h。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传统手术组:采取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选择麦氏点作为切口位置,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寻找盲肠和升结肠,探寻阑尾后,结扎阑尾根部,荷包式缝合盲肠壁,完全切除阑尾根部,移除标本后,缝合手术切口。
小切口手术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采取平卧位,略偏左,取右下腹麦氏点做切口,长度约15~30 mm,对患者常规铺巾消毒,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皮肤切口长度需要短于腹外斜肌的切口长度。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完全切开腹膜,拨开小肠和大网膜,沿着结肠寻找阑尾,逆行切除阑尾。完全缝合切口,使用甲硝唑冲洗切口,依次缝合腹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状况(SF-3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状况(SF-36)进行统计分析,对手术指标、生活质量状况(SF-36)进行t检验,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采用手术指标、生活质量状况(SF-36)的形式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观察指标
与传统手术组对比,小切口手术组肠蠕动恢复时间(18.00±10.00)h、平均手术时间(63.00±15.00)min、平均住院时间(6.00±3.51)d 明显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20.30±8.20)mL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s)
组别肠蠕动恢复时间(h)平均手术时间(m i n)平均术中出血量(m L)平均住院时间(d)小切口手术组(n=3 0)传统手术组(n=3 0)t值 P值1 8.0 0±1 0.0 0 3 6.0 0±9.9 1 7.0 0<0.0 5 6 3.0 0±1 5.0 0 8 0.0 0±1 5.0 5 4.3 8<0.0 5 2 0.3 0±8.2 0 2 8.0 0±1 0.5 0 4.1 7<0.0 5 6.0 0±3.5 1 9.9 1±2.1 2 5.2 2<0.0 5
2.2 并发症情况
小切口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粘连复发0例)明显更低,与传统手术组(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8例,粘连复发6例)对比(P<0.05)。如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2.3 生活质量评分(SF-36)
观察组总体健康情况治疗前:(62.23±10.63)分,治疗后:(85.32±18.38)分,对照组总体健康情况治疗前:(62.62±9.51)分,治疗后:(69.19±11.19)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维度总体健康情况G H身体疼痛B P活力V T生理功能P F生理职能R P社会功能S F精神健康M H情感职能R E观察组n=3 0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3 0治疗前 治疗后6 2.2 3±1 0.6 3 6 3.2 8±9.9 1 6 2.1 2±8.6 2 6 3.5 1±9.5 1 6 2.3 2±8.1 1 6 3.1 1±9.8 1 6 2.6 3±8.1 2 6 3.2 1±8.2 1 8 5.3 2±1 8.3 8 8 5.3 2±1 9.6 2 8 5.3 6±1 8.2 8 8 5.6 3±1 9.3 5 8 5.3 5±1 8.5 3 8 5.3 5±1 9.3 2 8 5.5 3±1 9.2 3 8 5.2 8±1 8.1 1 6 2.6 2±9.5 1 6 3.6 3±9.1 5 6 2.6 5±9.3 6 6 3.5 6±9.6 3 6 2.3 2±9.5 1 6 3.1 5±9.2 8 6 2.5 3±9.8 2 6 3.6 3±9.2 9 6 9.1 9±1 1.1 9 6 9.2 8±1 1.2 8 6 9.3 6±1 1.3 6 6 9.5 3±1 1.5 5 6 9.6 2±1 1.6 3 6 9.8 1±1 1.8 2 6 9.9 2±1 1.9 1 6 9.1 5±1 1.1 2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其对手术切口的美观度也要求更高。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必须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方式。传统阑尾切除术选择机体右下腹麦氏点作为切口位置,手术切口长度比较长,术后切口疼痛度较高,容易引发切口感染,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4-5]。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获得广泛的应用。但是腹腔镜手术费用相对较高,给患者家庭带来一定负担[6]。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一种改良式手术,切口长度约为10~20 mm,不仅手术创伤较小,而且手术费用相对腹腔镜手术较低[7-9]。该研究显示,与传统手术组对比,小切口手术组肠蠕动恢复时间(18.00±10.00)h、平均手术时间(63.00±15.00)min、平均住院时间 (6.00±3.51)d明显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20.30±8.20)mL 明显更少(P<0.05)。小切口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粘连复发0例)明显更低,与传统手术组(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8例,粘连复发6例)对比(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情况治疗前(62.23±10.63)分,治疗后:(85.32±18.38)分,对照组总体健康情况治疗前:(62.62±9.51)分,治疗后:(69.19±11.19)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据研究[10],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阑尾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和VAS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无并发症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安全度明显高于传统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风险。在传统阑尾切除术中,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选择麦氏点作为切口位置,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寻找盲肠和升结肠,探寻阑尾后,结扎阑尾根部,荷包式缝合盲肠壁,完全切除阑尾根部,移除标本后,缝合手术切口。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中,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采取平卧位,略偏左,取右下腹麦氏点做切口,长度约15~30 mm,对患者常规铺巾消毒,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皮肤切口长度需要短于腹外斜肌的切口长度。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完全切开腹膜,拨开小肠和大网膜,沿着结肠寻找阑尾,逆行切除阑尾。完全缝合切口,使用甲硝唑冲洗切口,依次缝合腹膜。
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