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单片复方制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预后的效果
2019-07-16安永丽
安永丽
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6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并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有着逐渐上升的趋势,使得该疾病受到广泛关注。经过临床上的反复研究,已确定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于高血压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且在临床的应用中也有较好的耐受性,不仅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患者脏器还具有保护作用,所以该类药物已得到国际上认可并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疾病中,但在我国对于此类报道还较少[1]。现该文就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80例高血压患者以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单片复方制剂的治疗效果做出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80例,并且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中女性有16例,男性有24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70.25±2.16)岁;患病时间最长为9年,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5.25±1.24)年。观察组中女性有17例,男性有23例;最大年龄为81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70.34±2.51)岁;患病时间最长为 10年,最短为1年,平均病程(5.67±1.59)年。通过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以及患病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2];该次研究均已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告知详情,已自愿签订同意书;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或精神异常患者;对该次研究所用药过敏患者;合并严重心、肾、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不配合该次研究患者。
1.3 治疗方法
以上患者均在入院后对其血压进行检测,并服用100mg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36020722)和20 mg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33127)等药物,避免发生心血管等不良事件。予以对照组患者80 mg缬沙坦分散片(国药准字H20050508)和5 mg苯磺酸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20390)口服进行治疗,1次/d。予以观察组患者150 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国药准字H20058709)进行口服治疗,1次/d,连续治疗4周后未达到理想效果,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药剂量。以上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在这期间医护人员可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其病情恢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3],舒张压降至90 mmHg以下表示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舒张压降低幅度在20mmHg以下表示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舒张压无下降表示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00%。另外观察患者收缩压水平及发生无力、头晕、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人数为1例,有效人数为1例,无效人数为4例,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人数为2例,有效人数为2例,无效人数为2例,总有效率为,9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40>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对比[(±s),mm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对比[(±s),mmHg]
组别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收缩压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 0)观察组(n=4 0)t值 P值9 3.6 4±8.4 6 9 3.7 1±8.5 1 0.0 6>0.0 5 8 2.0 4±5.7 8 8 3.3 1±5.6 9 0.4 2>0.0 5 1 5 4.6 1±9.0 4 1 5 5.0 3±8.7 3 0.0 9>0.0 5 1 3 1.6 4±9.8 5 1 3 0.8 4±9.7 0 0.1 6>0.0 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组间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一直过高会给患者心脑器官带来影响,诱发出心、肾、脑等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出现心功能不全和脑梗塞以及肾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高血压患者在患病时期肾素血管中的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使得AngⅡ(血管紧张素Ⅱ)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增加组织发生病变几率,而加压素、去甲肾上素等的释放也会令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除了会使血压增高,还会促进金属蛋白酶的合成和让细胞外基质得到增加,诱发出发生心室变厚和血管发生重塑现象[4]。高血压患者血管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较之正常人群高,而血管中AngⅡ各种生物学效应等也会出现异常,组织以及血浆中AngⅡ浓度也会随之提升,进而使得整个活性增强。RAAS对体液和血压具有调控作用,AngⅡ在其可起到决定性作用。有研究发现[5],以AT1受体(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长效单片复方固定降压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控制血压的效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是由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二者制作而成。该药物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之一,对AngⅡ和AT1受体的结合具有阻断作用,进而抑制血管收缩和控制醛固酮的释放,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其中氢氯噻嗪属于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排钠,达到较少细胞外容量的目的,令外周血管阻力得到降低。从表1可知,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经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氢氯噻嗪对于肾远曲小管对电解质的吸收程度有干扰作用,降低患者血压[6]。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数据与李文等人[6]研究结果相近。
有研究报道[7],具有排钾作用的利尿剂和具有保护钾机制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联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阻断作用,对潴留液体还具有消除作用,在改善心力衰竭的同时还可以缓解心肌重构的发展,进而减少临床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其中厄贝沙坦通过对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进行激活,缓解由于利尿剂造成的胰岛素敏感度,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次研究可观察到,以AT1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两类单片复方制剂均具有降压效果显著和安全性高的特点,这是由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患者肾内AngⅠ(血管紧张素Ⅰ)合成有抑制作用,从而使得AngⅡ介导的肾小球收缩功能受到抑制,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高压得到降低,进而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所以该药物不但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对肾还具有保护作用。此外,AT1受体拮抗剂还具有防止肾衰竭疾病发生的特点,对肾内灌注压有降低作用,减少蛋白尿和避免出现肾硬化情况,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8]。从表2可知,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AT1受体拮抗剂为基础,加上钙离子拮抗剂或是噻嗪类利尿剂的单片复方制剂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预后效果不一致[9]。该报道认为这与AT1受体拮抗剂为基础之外的药物作用机制有关,钙离子拮抗剂对于脑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使得脑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减慢;利尿剂会使糖脂代谢紊乱速度加快,损伤动脉血管内皮,因此钙离子拮抗剂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较,对于脑梗塞等疾病的预防上具有较大优势。
该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钙拮抗剂等有过敏性行为和不良反应患者应该慎用或者是禁用,尤其是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而引发的咳嗽或是血管神经性水肿;急性充血心理衰竭和高血钾症患者也应慎重服用。此外,在用药过程找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可因病情需要合理增加药物,但并不建议增加AT1受体拮抗剂剂量,特别是老年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服药原则,可先从低剂量的开始服用。
综上所述,予以高血压患者以AT1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单片复方制剂均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指标,还具有较高安全性。虽然以AT1受体拮抗剂为基础的药物既可以有效控制血压,还可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要结合患者靶器官受损程度和综合各方面情况予以用药,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