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夏养生 祛湿第一

2019-07-16陈森森

恋爱婚姻家庭 2019年21期
关键词:湿气马桶受力

◎文/陈森森

高温酷热的盛夏,湿热是最大的天气特征,这样的气候该如何养生?中医建议祛湿第一!

什么是湿热

水多则成湿,气象学上用“湿度”来表示空气干燥与潮湿的程度。若湿度过大,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疾病。

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就是指自然界中的湿气,比如雨淋、居处潮湿等。内湿则因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湿属阴邪,损伤人体阳气。有些人在淋雨后会出现四肢酸痛、头痛如裹等症状,就是因湿邪侵袭体表所致。如果出现关节疼痛、肌肤麻木,则说明湿邪已进入经络关节。若脾阳本就虚弱,再被湿邪所困,就会导致腹部胀满、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并非单独作战,还经常与其他邪气狼狈为奸。湿邪与热邪合并则成湿热,这就像夏天的“桑拿天”,不光热还蒸得人难受,让人喘不过气来。湿邪与寒邪合并则成寒湿,与风邪合并则成风湿。祛风很容易,但若发展成风湿那就难办了,风湿病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怕是好不了了。

简易判别是否有湿

最简单的一招就是观察自己的大便。如果每次排便冲完马桶之后,总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就说明体内有湿气。如果经常大便不成形,那就表明体内的湿气较重了。如果不仅大便不成形,排起来还非常困难,就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非常严重了。因为湿气本来就有黏腻性,以致大便黏滞在肠内,从而导致排便困难。这种情况下就得抓紧时间治疗,否则将会百病蜂起。

祛湿的N种小方法

足疗祛湿——中医有“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的说法。

药方:干姜20克、川椒30克、艾叶3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附子20克。

用法:将药用纱布包好,放水里煮开后将药包取出,将汤水倒入一个稍深的浴盆中,晾到40℃~50℃时即可泡脚。每天泡1~2次,每次20~40分钟即可。

饮食祛湿——建议多吃地瓜、燕麦、绿豆、薏仁,这四种东西被称为祛湿祛毒“四大素食”。此外,扁豆、云苓、白术等药材都有祛湿的功效,可将其作为煲汤的配料,以达到祛湿的效果。多吃苦也有祛湿的效果。《黄帝内经》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的九字箴言。苦能燥湿,什么是苦味食物呢?如苦瓜、莴苣、苦菜、苦笋、仙人掌、野蒜、枸杞苗等都属于苦味食物。

穴位祛湿——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的穴位。

人站着的时候,小腿肚子会紧张,承山穴位置是筋、骨、肉的一个纽结,是最直接的受力点。当遇到潮湿或压力时,按压承山,它都会帮我们承担压力,缓解疲劳。

揉按承山时,最初只能轻轻地按、轻轻地揉,以感觉到酸胀微痛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在能保障效果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把疼痛减到最小。

站桩祛湿——练习站桩功既可调动承山穴的能量,又没有任何疼痛。在站桩时,脚跟要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脚掌前2/3处,也就是涌泉穴上,这样受力部位就会偏于两腿前外侧和小腿肚子,两腿前外侧受力,鼓动了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能促进人体气血的通畅;而腿肚子所受的力,正是作用于承山穴。所以,站桩同样能达到减缓疲劳、驱除体内湿气的效果。

猜你喜欢

湿气马桶受力
马桶的前世今生
防治“湿气重”10方
健身是去湿气的好办法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关于满堂支架受力验算的探讨
床到马桶的距离
食疗养生祛湿气
底排药受力载荷及其分布规律
你家马桶省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