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后准备留美的你需做两手准备
2019-07-15李育
李育
2019年6月,当地时间10日下午,一架直升机在纽约曼哈顿一栋54层办公大楼楼顶坠毁,飞行员当场死亡。
尽管没有迹象表明这起事故与恐怖主义有任何联系,但事件发生后,让人难以抑制地联想到8年前的那个上午,那场发生于2001年的震惊地的恐怖袭击事件。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跟世界的发展动态息息相关。 “9·11”这个日子之所以难以忘怀,不仅是因为我们旁观了发生在他国的灾难,更是因为这种灾难带来的“余震”会悄无声息的影响到每一个人。
世界中的人与曾经的记忆
“美国突发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我当时的英语老师告诉我,国际局势在变化,这或许会对我的留学有影响。但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也完全没有察觉和预见到国际局势的变化会对自己的留学之路有多么深远的影响。然而正如英语老师所预料,事件发生后,美国使馆暂时关闭了所有的签证服务,去美国留学的计划也就此搁浅。”
“‘9·11事件发生前,我趁暑假回国探亲,然而事件发生后,签证通道关闭,我无法返回美国,尝试了多种办法,也跟学校进行了联系,然而学校也无能为力,最终,我中断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学习,开始在国内创业。”
“我是9月10日到的美国,倒时差醒来,中国同学告诉我出大事了,9月11日美国所有机场停运,中国的朋友用各种方式联系我,问我是否安全。其实,早在事件发生之前,前往美国留学的路已经不那么通畅,美国签证的过签率已经很低。面签队伍10人一组,前面的9个人都很快被拒签了。”
“我在美国连续5年没有回国,最开始是学业太忙,没有时间,而后来是不敢回国,怕返回美国的时候无法入境,大学毕业升研究生的那个假期,还是我的母亲申请探亲签证前来看我,当时的探亲签证也有很多无法通过。”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少留美学生提及过“9·11”事件及其对自己学业的影响。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亲历历史事件的机会并不多,但历史一旦发生,便会在自己身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身处历史洪流的人们在当初不会想到,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件,会对自己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三部门连发预警
引发议论纷纷
2019年5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从本周五(5月10日)开始,美国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所征收的关税将从目前的10%增加到25%。自此之后,中美政府间摩擦不断,关系紧张。而2019年6月初,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外交部先后发出预警,提醒赴美留学、旅游、外出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中美动向。
虽然与当年“9·11”事件的性质不同,但中美局势的紧张形势溢于言表。三部门罕见的连续发布与美国相关的预警,预警一经发出,引发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探讨:中美教育交流的大门即将关闭?
不久之前,美国使馆要求5月31日起中国签证申请人提交自己近5年的所有社交账号社交平台及账号名称,范围涉及QQ空间、豆瓣、新浪或腾讯微博、优酷,及其他主要国外流行社交平台。规定还未施行,“美国限制留学”的危机感已经弥漫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的心间。
而预警发出后,网上流传一名哥伦比亚计算机工程的学生和一名收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工程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在面簽时被问及如何评价当下的中美贸易战的问题。两名学生的回答相对保守:“我只想学习知识,不评价贸易战。”“我不是很了解中美贸易战的有关新闻。”结果两名同学都被拒签。消息一经流出,引人注目,这被看作缩紧签证的佐证。
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徐永吉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美联邦政府对中国部分专业赴美学生进行签证限制,延长签证审查周期、缩短有效期,拒签率上升。“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统计,2018年我国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0313人,其中因签证问题无法按原计划赴美331人,占计划派出人数3.2%;2019年1月至3月,中方计划公派赴美留学1353人,因签证问题未能成行182人,占计划派出人数13.5%。2018年以来,美以反间谍为由吊销或重新审查中方赴美人员签证,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扩散,近期美方还取消了一批中方从事中美关系研究学者赴美十年签证。”
一时间声音四起,留学机构的顾问们也被频繁问到这些问题。
美签证数据未显示紧缩
大学欢迎中国学生
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之时,时事的后续发展如何,都是影响人们选择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媒体各抒己见、行业人士议论纷纷的同时,美国官方的签证数据却并未显示出自费留学签证发放的紧缩态势。
除此之外,美国大使馆向2019年通过签证的学生发放了一张字条,大意为:欢迎中国学生继续前往美国学习。这似乎可以看作美国大使馆在局势紧张的背景下的一种态度。
而5月23日,耶鲁大学校长代表耶鲁社区发表了公开声明。声明中对国际学生和学者以及国际科学合作表达了坚定不移的感谢和支持。他代表耶鲁,对国际学生和学者重申坚定承诺,因为正是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职员工为社区创新知识,教育和指导学生,并传授科学、文化和技能。在公开声明中,耶鲁大学校长提醒同学们:遇到签证或其他任何问题,请联系耶鲁的国际学生和学者办公室。”
随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加大、密西根大学、戴维斯加大、特拉华大学、莱斯大学等大学纷纷表示欢迎和支持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国际学生和学者。其实,美国大学对留学生的态度并不会受政府层面的太大影响。因为从美国大学的经费来源看,美国很多大学,尤其是著名私立大学不依赖政府拨款,所以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欢迎中国留学生、支持学术自由。
考虑备选国家
对冲潜在风险
历史的进程是变化发展且具有延续性的,虽然现阶段的环境相对平稳,但趋势并不明朗,谁也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情况。如果形势发生变化,做好Plan B,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关于本次留学预警,新航道集团副总裁兼前程留学总经理、哈佛大学毕业生冉维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依然坚持认为,不对教育设限对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都是有益的决策。最近哈佛、耶鲁等美国名校的校长的有关发言都重申欢迎国际学生和国际学者,所以我们还是不断在听到积极、理性的声音。”
中国的准留学生及家庭应该持续关注中美关系,因为只有完全了解中美经贸摩擦的前因后果,才能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被网络上片面的信息所影响,甚至传播谣言。“应该了解完全部信息之后再做评判,不要被网传信息误导,产生过度的恐慌。”
冉维建议:“在美国签证材料的准备方面,需要多下功夫,提前做好材料准备,进行面试模拟。建议同学们密切关注美国国务院对于赴美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政策是否会发生实质性改变;建议有意赴美的学生在申请时可以考虑将英、澳、加等国作为备选项,以对冲潜在风险。”
高尖端人才研究与就业或受限
普通学生无需担忧
而另外一名在北美留学方面有着资深经验的机构创始人同样表示,虽然签证面谈确实更加严格了,但认真准备,签证通过问题不大。“现阶段,面签被拒的主要群体是敏感专业的高级人才,例如博士生、交流访问学者等。”
随着中美的贸易摩擦持续,可能会让留美的高精尖或敏感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越发艰难,但对于低龄留学就读美高、美初,或是就读美国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来说,可以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美国本科教育属于文理教育,且美国本科阶段在入学后还可以调整或转换专业;美国研究生也主要是修完毕业所要求的课程学分就可以拿到硕士文凭,因而在美国就读本科或硕士还谈不上所谓的高精尖或敏感专业,也就不存在因为敏感专业而被拒签的问题了。”
路在脚下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到当初,在“9·11”的影响下,前文中的每一位被采访人都有着自己的归途。
“使馆签证通道关闭,没有任何办法,我不知所措,焦急万分,然而无意间在美国使馆门口遇见了从加拿大使馆出来的一个陌生人,她给了我一个建议,让我考虑去拥有与美国相似的教育结构和教育水准、并用英语教学的加拿大高校留学。这个启发和建议使我豁然开朗。我利用这短短的时间,查询了仍未截止申请的加拿大学校,火速递交申请,最终以获得全额奖学金的成绩考取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大学。”
“耽误了一段时间,我还是回不了美国,而美國博士的课程仍在正常进行,学校告诉我,如果我耽误的时间过长,将影响未来的毕业,最终我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业。就在回国期间,我帮助几位朋友进行留学申请并获得了很好的结果,我发现自己很擅长这方面工作,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记得那个时期,连拿到很好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offer都很难通过签证,我其实是十分忐忑的。轮到我的时候,签证官问我去哪里读书,我回答是去芝加哥大学读博士,为了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我觉得可能自己是沾了学校的光,因为芝加哥大学是顶级的名牌大学,签证官相信名牌学校招收的学生质量,也相信这个人是一位有足够潜质在其领域作出世界级贡献的人才。”
“我因为在美国经常演出,小有名气,恰巧我母亲面签的美国签证官知道我,所以她的探亲签证办理的还算顺利,要不然,我还是不便回去。”
拎客
三部门预警
2019年6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中国游客赴美旅游安全提醒:
近期,美国枪击、抢劫、盗窃案件频发。文化和旅游部提醒中国游客充分评估赴美旅游风险,及时了解旅游目的地治安、法律法规等信息,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平安。本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6月4日,外交部发布赴美安全提醒:
近期,美国执法机构多次采取出入境盘查、上门约谈等多种方式骚扰赴美中国公民。外交部和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赴美国中国公民和在美中资机构提高安全意识,注意加强防范,妥善积极应对。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与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联系寻求协助。本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6月3日,教育部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
一段时间以来,中方部分赴美留学人员的签证受到限制,出现签证审查周期延长、有效期缩短以及拒签率上升的情况,对中方留学人员正常赴美学习或在美顺利完成学业造成影响。教育部提醒广大学生学者出国留学前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做好相应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