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效果

2019-07-15李丽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

李丽华

[摘要] 目的 对呼吸内科护理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该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中,7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所有患者经过信封式分组的方式被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患关系、护理操作、护理沟通、健康宣教以及细节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操作培训评分、风险防范评分、业务能力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护理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其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提升有利。

[关键词] 呼吸内科护理;PDCA循环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4(b)-0029-02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即为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大气污染程度严重以及工业飞速發展,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1]。呼吸内科患者中多数患者的病程较长,且病情均较为严重,甚至有部分患者有其他并发症出现,可对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PDCA循环护理管理为临床中的新型循环护理模式之一,该项护理模式共涉及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等阶段[2-3]。该文主要分析PDCA循环护理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价值,特选取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展开比较研究,其详细内容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接收的呼吸内科患者当中选取70例作为该研究中的观察对象,采用信封式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此外抽选科室内20名护理人员(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占10名),均为女性,年龄平均值为(28.83±2.76)岁。

对照组:35例患者当中,男性例数占19例,女性例数占16例;年龄平均值为(62.25±3.37)岁;依据疾病,哮喘患者12例,上呼吸道疾病患者5例,肺炎患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例。

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与14例;年龄平均值为(62.31±3.33)岁;依据疾病,哮喘、上呼吸道疾病、肺炎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例数各占15例、3例、5例、12例。

入选标准: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的患者;未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存在的患者;经医院相关委员会批准的患者。

剔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或者意识障碍存在无法配合护理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比较两组呼吸内科患者的资料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士长带领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将合理的交接班工作以及排班流程等制定好,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将疾病、相关护理等知识向护理人员开展培训与讲解,使得其可以充分落实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完善健康宣教工作与消毒、清洁工作。

观察组:PDCA循环护理管理。本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管理,其详细内容见下。

①P(计划):在呼吸内科中选取工作经验丰富、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组建管理小组,由组员开会讨论分析影响科室护理质量的问题,将具体原因找出,并且通过讨论与协商等将合理的解决措施提出。

②D(执行):护理人员明确护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流程,不仅需要了解各项护理管理内容,且需要完善护理服务。针对入院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为其提供整洁、干净的床单与物品,完善患者各项常规检查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加强患者体位摆放的管理力度,以维持其呼吸道畅通;对患者的用药加强管理,用药期间,为患者完善皮肤护理管理工作,若患者的年龄较大,夜班护理人员于值班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巡视的力度,避免患者夜间出现跌倒或者摔伤等不良事件;张贴醒目的标志于患者容易滑倒的位置,以起到提醒的作用。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开晨会,利用晨会的时间将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相关知识向患者详细讲解,同时向护理人员培训护患沟通技巧以及护理实施方法,使得其可同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科室内排班应当尽可能考虑患者的个人需求,以将其工作积极性提升,同时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

③C(检查):护士长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管理措施实施的具体情况,加强同护理人员沟通交流的力度,掌握护理人员真实的想法,与此同时同患者展开积极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掌握护理人员的真实想法,听取意见,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纠正,弥补护理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④A(处理):总结出循环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开展讨论的方式,分析解决对策,将无法解决的问题筛选出,以待下一循环当中解决。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通过护患关系、护理操作、护理沟通、健康服务和细节服务等方面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各维度分值均为0~25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由护士长评定,主要通过业务能力、风险防范、护理操作培训等方面进行评估,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方法

分析汇总本文相关研究数据,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均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觀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各指标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病情严重、病程长以及并发症多为该类疾病的主要特征,且患者的病情缺乏稳定性,具有较快的变化速度[4]。为呼吸内科患者开展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对疾病相关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临床中常用的常规护理措施无法有效满足患者与疾病的需求,不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且对医院良好形象的建立存在不良影响[5]。PDCA循环护理管理即为通过认真设计规划、对制定的计划认真实行、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以及开展合理处理等方面内容开展护理管理,各环节间相互联系亦反复循环,有利于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且及时提出解决方式,对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提升而言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有利于将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能力、护理专业能力提升,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改善护理质量[6]。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各项评分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PDCA循环护理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中,有较高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中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对医院良好公众形象的建立有益,值得在今后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仁辉.PDCA循环护理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43-44.

[2]  尹瑞华,石换华,刘玉芬,等.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内科的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4):1013-1014.

[3]  陈永凤.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3):70-72.

[4]  朱晶,杨霞,周婷满,等.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检查退费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4(2):12-14.

[5]  叶静,杨倩,刘怍燕.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颈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85-87.

[6]  刘毅.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有效性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0):3110-3112.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
造口人照护模式的应用研究
用iPad实施床边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质量的影响
腔镜资源整合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