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境”中的审美精神

2019-07-15李佳蔚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文艺美学意境

李佳蔚

摘要:“意境”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具有鲜明的中国古典主义特色。其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从老子的道象论到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再到佛学的催化,及至唐代,意境才正式出现在诗学理论领域并在今后几百年产生了重要作用,此后的文学作品无不将意境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意境是主客体的统一,是虚实结合后的超越。故本文追溯意境产生的哲学基础与它在文学美学领域的发展,试对意境中的审美精神进行论述。

关键词:意境;审美精神;文艺美学

意境是一种审美范畴。但对于其诠释和理解,从古至今一直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其又称为“境界”,也可称为“境”。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意境在唐代就已可见端倪。而意境的形成基础则是意象。唐代刘禹锡曾言:“境生于象外”,这句话即阐述了两者之间联系。可以说,与象相比境更多的是一种突破,它不再受到空间时间的桎梏,但是依然包含在象内。象是相对有限的,而境则更趋向整体和无限,因此象外之象说才会盛行。与象相比,境所包含的区域更加广阔,无论是象本身,还是超出象外的其他的空间都可以用境來概括,也就是说,所谓境,是在象的基础上,打破有限的象,进入无限范围内。也只有打破了有限的时空界定,才能形成一种感悟与超越,这种感悟包含一定哲理性,具有整体感,这也是意境的审美意蕴。可见和意象相比,意境的包含范围要更加广阔,或者说意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不是零碎的,由许多物象构成的,而是一个整体的范围,但同时它也建立在意象之上,基于哲学上的象,境才能逐渐出现,可以说,“境”建立在“象”的基础之上。

一、意境概念产生的哲学基础

“境界”一词最早见于《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但是仅仅出现了一个“界”字。但此处的界并不涉及任何文学艺术概念,只是用来概指疆土范围,而之后班昭《东征赋》有记载“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此处直接将境界合在了一处,但同样不涉及审美本身。实际上,这个词产生相对较晚,直到唐代才在审美方面略见端倪,但其产生的哲学基础却相对较深。如果从哲学范围对境追根溯源,最早可以追寻到《周易》中,而之后老庄哲学提出了道象论,这是最典型的哲学基石,基础道象论,意境说才能出现并发展。

(一)老庄哲学中的道象论

在老子的著作中,“道”是极度抽象的,是不能用实体来概括和描述的。可以说这种概念具有着浓郁的形而上色彩,这就是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道虽然抽象却包含万象,道中有“有”,也涵盖着“无”。因此它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是超越象和物的。即“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有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可以说老子认为道中有象。之后老子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由此,“道”不能从听觉、视觉上所表现出来,它是一种超越的概念,也就是无状之状。简单来说道象论真正论述的是一种超越,它将有无整体地结合起来,使之化成一种统一概念。它超越了物,在物之上。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认为在实之上还有虚。这种哲学领域的道象论也为以后文学领域所提到的意象、意境说提供了哲学总纲,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超越物外而至境”,其哲学基础正是道象论。

老子的这种思想被后世发展并继承,其中庄子典型一例。庄子认为:“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在庄子这里,道不可闻、不可见,与老子提出的“无状之状”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与万物接焉,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大小长短修远。”可以说道的体悟是在冥冥之中的,道本身是“虚”的,但道中有万物,因此虚中也有实。也正因为有无、虚实的结合才产生了意境。

(二)《周易》与玄学的影响

《易传》中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意思就是说人的语言无法书写完全部意思,因此很难完整领会圣人的思想,圣人就是通过卦爻符号这种“象”表现人的思想。而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写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是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这种言、象、意之论,虽然看似和文艺美学无关,但却是意境概念产生的哲学基础。王弼的“得意忘象”论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后世意境之论之所以出现,他的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基础。王弼认为象不是最重要的,是可以舍弃的,意在象之上,这种忘言忘象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虚实结合的理论,在之后的美学领域,虚实结合论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影响了后世文学甚至其他领域的发展。

二、“意境”在美学领域的变迁

(一)产生原因

可以说,“意境”概念之所以能在美学领域产生并不断发展,与魏晋玄学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在两汉时期,谶纬之学占据了领导地位,而这一地位直到东汉末期才被打破,儒生地位下降,经学在学术史上不再是主导地位。战祸同时滋生了玄谈之风,玄学出现。玄学家们善于思辨,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有着极大思想解放的意义。也因为魏晋玄学的思辨精神,文人开始摆脱传统经史子集的桎梏,开始又一次在创作中使用比兴手法。鲁迅将魏晋时期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这种自觉最重要的就是精神觉醒,在此之前,文学不具备怡情悦性的作用,而是为“美刺”存在。此后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政治教化作用,开始回归于人本身。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处的文章不仅是政治教化的经史之作,也包括歌赋。这也提升了文学的地位,与儒家“立言”变为了同一层次,同时也说明了这一时期文学家开始对文章审美方面有所追求。

佛学的出现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佛学家僧肇认为,涅磐之道是“穷微言之美,极象外之谈”。这种象外之谈即认为象外仍有高于象的更高的境界,而归根结底从佛家角度来看,所谓“意境”,意就是境,心即是境。

(二)在美学领域的发展

“意境”这个词到了唐代在文学批评领域才第一次出现。王昌龄《诗格》将诗分成三种境界,即物、情、意三境界。“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故得形似即是物境。而情境高于物境之上,即“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认为得其情是第二种境界,即情境。最后 境界则是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认为得真方为最高境界。但是作者认为的“意境”与后世相比仍有较大差异,他强调的是主体和对象的统一,如何结合两者,之后达到“视镜于心”的境界。

美学领域的意境唐最早出自《董氏武陵集纪》。刘禹锡认为“境生于象外”。这个理论也正是在唐朝的文化土壤上萌芽出来和成长起来的。之后意境说受到重视,在诗歌理论中常有所体现。譬如皎然在《诗式》中写道“诗人诗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这种取境说实际上是将诗人作诗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取境。实际上想要超越物外而至境,首先要将意和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意是创作本体,而境是创作对象,因此诗人在诗思初发时首先要取境,即将主体和对象进行统一。皎然还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诗情缘境发”的理论,论述情、境。同时皎然还认为“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这句话实际上说明了皎然认为想要达到“境”,需要虚实结合,以臻统一。这也说明了文学家们认为境需要建立在象之上,境在象外,象升华后而至境。唐权德舆提出“意与境会”,而司空图则认为要做到“思与境偕”,这实际上也是在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其《诗品》对象外之境也有过多种论述。到了南宋,严羽尤其重视意境论。他认为“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的观点,代表着意境说到了此时已趋于成熟,水月、镜像之比也成为了后世理论家们推崇的重要诗歌理论观点,即认为象外才是作诗的真正境界。

到了明清时代,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意境说则不仅在诗词理论领域得到进一步的运用,而且还广泛拓展到其他艺术理论领域。譬如明代朱承爵认为“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汤显祖称赞《红梅记》“境界纤遇宛转,绝处逢生”,孔尚任自评《桃花扇》“排场有起伏转折,但独辟境界”都是对意境说的进一步发展,而不仅在戏剧领域,在其他领域“意境”概念也变得更加普及。清代石涛主张作画应达到“以形写画,情在形外”刘熙载说“尤须意境与声律相称,乃为当行”陈廷焯则认为“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这些理论的出现都表现了批评家们开始注重意境的价值,并将有无意境、有无境界看作是判断艺术优劣的美学标准。

三、小結

由此观之,意境犹在意象之上,象外有境。意境在文学领域极为重要,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在美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只有具备了意境,才能形成创作对象和创作主体的统一,才能超越原作者文字间的直观表达给读者以无限时间空间的想象。才能让人去领悟文章之味。因此从总体上说意境是虚实的结合,是瞬间与永恒的统一。而意境与意象、神韵、性灵等美学范畴也有许多内在关联,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并不是同一种概念。对意境进行分析,也有利于探索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邬锡鑫.从“意境”到“意象”——中国古代文艺美 学发展史的一条线索及其启示中国文化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李建盛.中国艺术意境与美学精神[J].艺术视野,2018.

[4]贺孝恩.论意境生成的审美心理机制[J].美学论坛,2013.

猜你喜欢

文艺美学意境
陈望道文艺美学思想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文艺美学如何可能》评介
中國畫的意境
探究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的信息沟通与传播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文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探析
文艺美学学科地位的论争与建构
身份尴尬的“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