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宴会接待情境下的英汉互译

2019-07-15翁小雯

北方文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英汉互译

翁小雯

摘要:口译员工作的场景有很多种,其中宴会接待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口译情景。汉英口译学习的重点应是口译的技巧和方法,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对口译的消极影响。此文分析的是如何在宴会接待中做好翻译,如何更好地促进双方的交流。

关键词:宴会口译;英汉互译;口译技巧

一、引言

宴会口译以交替传译为主,极少数有耳语同传。因为宴会场地和环境的特殊性,耳语同传实施起来的难度较大,因此以交替传译居多。宴会口译主要有三大特点:讲究礼仪、语言松散、主题宽泛。笔者从事英汉翻译多年,在宴会接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笔者将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阐述在宴会接待情境下如何做好英汉互译。

二、宴会口译三大特点

(一)讲究礼仪

宴会接待中因为有外方的嘉宾,因此译员应该遵循国际外交礼仪,包括译员的座位选择、就餐礼仪、说话礼仪等。例如,有一次笔者在接待美方嘉宾时,提前了解嘉宾的身份背景,得知美方客人是教育领域的专家,所以译员更要注意自己的谈吐,提前了解中美两国的教育领域常识和可能会提到的生词,做好译前准备。在就餐的时候,我坐在中方主宾和外方主宾之间,或者是中方主宾的左手边(因为以右为尊,右手边是外方主宾的位置)。在非正式的场合下,译员是可以就位用餐的,但切忌埋头吃饭,不要眼里只盯着菜,要记住译员的任务是翻译而不是来吃饭的,所以吃饭也就是象征性地吃一点,一来是大家可以在轻松融洽地氛围下聊天交流,二来译员需要随时开始翻译,所以不能一口吃太多,不能吃需要咀嚼很长时间地食物。如果是在正式场合,餐桌上都摆好了就餐嘉宾地名字,那译员就需要坐在中外两位主嘉宾的侧后面,不能就餐。

(二)语言松散

在宴会情景下,一般分为两种场合。一种是商务宴会,是需要在餐桌上谈生意或商榷某个事件(活动)的具体事项;另一种是交流宴会,在宴会上只是单纯地做交流,抑或分享自己的一个观点,抑或分享最近发生地一件小趣事。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宴会,因为讲话者都不是提前写好了发言稿和谈话的内容,所以源语肯定是比较松散的,就好比我们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一样,不会提前写好稿子,对话双方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任意性和不可复制性,而且宴会上大家的氛围还是较开会的時候轻松多了,所以语言也会零散一些,而且地道的语言也会随时从讲者口中出现,甚至还有一些俚语。宴会接待的这一个特点无形中给译员造成了一些压力,但正是这种场合,所以要求译员有更高的理解力和总结概括能力、自信稳重的节奏,才可以促进宴会的交流。

(三)主题宽泛

考虑到宴会场合的特殊性,讲话者交流的主题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整场宴会聊下来也不可能只围绕一个话题讨论,因此译员平时需要事先了解中方和外方在餐桌上喜爱讨论的主题,一般都会涉及到菜肴、酒店环境、会议日程和计划、对上午刚结束的会议的看法、生活趣事、时政新闻等等,因此,译员事先了解最近的国际动态、酒店背景、会议日程以及掌握菜肴的基本翻译法。在宴会翻译中,对菜肴的翻译是必定会碰到的工作内容,在餐桌上谈论吃到的食物是人之常情,因此译员是离不开菜肴口译的,下面笔者会进一步对菜肴口译作出经验总结。

三、译员如何做好宴会口译

(一)译前准备

译员在译前应认真搜索资料,掌握背景知识,建立个人所需词汇库,拓宽知识储备,才能保证良好的临场发挥。译员可以提前准备的内容包括有:中外双方的背景,如单位、职称、身份、国籍的适当表达;会议的时间、地点、路线、安排等信息;宴饮情景中常见词汇的积累;菜名及基本的烹饪方法和饮食文化;餐桌上可能会出现的临时话题;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等。其次,口译员需要事先与主办方沟通,了解宴会的举办目的:欢迎、感谢、庆祝或者纪念等等。最后,口译员必须注意宴会的形式:正式宴会、冷餐会、鸡尾酒会或是茶话会等其他形式。

关于宴会接待口译,向外宾介绍菜肴也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译员还必须积累最常见的菜肴名称翻译方法,最常见的译法为烹饪方法+主料(形状)+

(with)辅料。例:牛肉豆腐 Beef with beancurd,西红柿炒蛋 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同时,还应记住一些当地特色菜,比如“北京烤鸭”是”“Beijing roast duck”,“宫保鸡丁”是“Kung Pao Chicken”,“扬州炒饭”是“Yangzhou-style fried rice”等等。中国菜肴烹饪方法种类繁多,可基本总结为九种做法:煎 fried,炒 stir-fried,炸 deep-fried,烧 roast,焖或炖 stewed,蒸 steamed,红烧 braised,白灼 scalded,烤 barbecue。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一些用比喻来表达美好愿望的菜肴。为了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译员可以首先表达菜名的美好愿望:比如“金玉满堂”可译为“the hall filled with treasures”,然后再进一步解释它烹饪用的材料“shrimp and egg soup”。在翻译的过程中,中式菜名包含具体意象,例如动物,植物,译员需要考虑西方文化,判断这个意象对于目标听众来说是否具有同样的象征意义。有一些常见的菜肴,如果按照字面翻译可能会吓坏目标听众,比如“狮子头”,若译为“lion head”和译为“meat ball”,效果便会大不相同。

(二)译中

译中考虑到两种场合,一种是比较正式的商务宴请,在餐桌上很大可能会谈到项目或者生意的具体细节,因此译员要拿出纸笔来记下一些数字和名称,以免混淆造成不必要的错误,避免给后续的商务谈判带来麻烦。

相反,如果是较为轻松的宴饮会,译员首先要注意礼仪,在任何时候只要有人开始讲话,译员便要尽快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准备开始翻译了,因此在上文中笔者也提到了在宴会口译中,译员不要一直进食,尽量不吃需要咀嚼很长时间的食物。最好的方法是,去宴会口译前先吃到七分饱,然后到了餐桌上只是和大家象征性地吃一点,记住译员的任务主要是翻译,而不是吃饭,不要有“吃一顿免费的午餐”的想法。

在译中口译员要注意一条基本原则:译员不能自作主张地加入餐桌地会谈中,更不能擅自和某一方开展对话。假设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询问对方“Do you think it possible?”“How do you feel about...?”是绝对不允许的。口译员是双方交流的桥梁,但是绝不能将双方交流变成三方会谈,未经询问,口译员不能擅自作出评论。请注意,如果是向译员提出的问题,口译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但在正式场合,口译员一般不要代替宾客回答问题。要记住口译员只负责传译,而非给出问题的答案,即使是在传译的过程中,也不要加入自己的观点。

(三)译后

宴会口译结束后,译员应协同客户把外方嘉宾欢送离开才算完成工作,宴会结束后,译员应当辨证总结自己的表现,把经验和错误积累起来,可以写在笔记本里,便于以后再次参加宴会口译的时候拿出来复习,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查找自己每次工作的进步和不足。译员不该因为某一次的错误而对自己丧失信心,翻译不可能做到完美,我们只能追求接近完美,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和持之以恒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不断减少错误发生的频率,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四、结语

口译的工作形式在近年来呈现多样化形式,译员不再是简单的翻译机器,而是要尽量做到“隐身”工作的同时,要让中外双方感到非常自然和舒适。口译的复杂化也对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因为宴会口译内容比较松散,客人比较放松,我们就忽视宴会口译的研究和翻译过程中的任何一步工作。相反,我们要善于总结宴会口译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做好译员本职工作,促进双方愉悦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成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与菜肴翻译技巧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2):154-155.

[2]郭琳.宴会口译略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4:68-69.

[3]戈瑜琤.浅析接待宴饮情景下汉德传译的口译困难与技巧[J].安徽文学,2016,1:77-78.

猜你喜欢

英汉互译
师范类高校英汉互译教学中学生的语言差异意识
从民族特性看“狗”与“dog”的英汉互译
浅议科技术语英汉互译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