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发布
2019-07-15
5月22日,2019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交通运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李盛霖,国际集装箱箱东协会主席(COA)Brian Darnoskwi,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杨洪义,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黄田化,英国英富曼公司项目总监Sophie,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多式联运分会会长刘建堂等出席了开幕式及《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
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党组成员孙云飞出席并参观展会。东方国际集装箱、佛罗伦、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新世纪标志(深圳)有限公司等中远海运集团下属企业亮相展会。
当天,《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在展会现场发布。
报告指出,过去40年,全球集装箱生产经过四次产业转移。20世纪60年代,美国、欧洲是世界集装箱的主要生产地;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集装箱制造中心;20世纪80年代,韩国占据世界集装箱制造“霸主”地位,占据世界产量85%;20世纪90年代,集装箱主要产地向中国大陆、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转移,1993年中国集装箱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一直保持世界中心地位。集装箱行业是全球标准化最高的行业之一,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订单的快速响应能力、上游供应链的配套能力、进出口货量的优势、集装箱中转港的枢纽优势,共同构成集装箱行业世界中心的关键要素。近些年中国多式联运的提速发展,给中国集装箱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推动新的国际合作市场、新的物流通道建设,为中国集装箱行业和多式联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8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为2.01亿TEU,同比增长4.46%;中国集装箱全年产量约425万TEU,同比增长约12%,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96.1%。
“集装箱作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其技术储备能力、智能化制造能力、新市场开发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是行业下一步竞争的分水岭。”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指出,企业需要关注集装箱生产发展的六大趋势:国际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内贸销售市场继续增长、专业市場需求持续放大、集装箱箱型更加多元化、绿色生产趋势更加明显、智能生产水平不断增加。
2018年,中国多式联运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内贸运输以“散改集”为突破口快速增长,驼背运输、公铁两用车、智能空轨系统等新装备新技术带动下的多元化多式联运形态和服务开始起步。铁路系统全线发力,成为多式联运的主力军。港口、航空、水运和公路把多式联运作为业务创新与市场扩张的战略突破口。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1亿TEU,增长5.2%;铁路集装箱发送量1 375.1万TEU,增长33.4%;铁路集装箱运量占铁路总运量由5.46%上升至7.16%,但比重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地区;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450万TEU,占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1.8%;中欧班列开行6 363列,增长73%。
“未来3年我国多式联运将大幅攀升。”李牧原表示,区域一体化带来更多政策红利、跨界合作平台型企业增加、技术装备创新不断涌现、枢纽与通道驱动下的规则与标准逐步建立等发展趋势正推动中国多式联运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摘自:中国物流与采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