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小型纺织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2019-07-15张悦柯艳芳吴英
张悦 柯艳芳 吴英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其对我国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互联网+”战略提出后,在战略推进过程中,其促进经济增速不断上升。中小型企业面对愈加激烈的竞争,急需转型升级,而自身资金短缺、创新人才缺乏,在发展中存在着严重阻碍。中小型纺织企业如何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带动行业升级并最终赢得市场竞争的新优势成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及现状分析,了解中小型纺织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互联网+”时代中小型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纺织企业;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4.001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纺织业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纺织品出口和加工第一大国。面对来自世界各地不断增长的纺织品需求,我国纺织企业数量猛增,导致行业竞争加大,而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中小型纺织企业面临着“国际形势严峻”、“消费需求多元”、“智能深度融入”等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纺织企业数量一路下滑,呈现负增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成为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转型升级研究对中小型纺织企业而言已刻不容缓。
1 “互联网+”时代我国纺织企业的现状
自入世以来,中国的纺织品生产、消费和出口量迅速增长,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在服装制造、出口和消费方面均位列世界第一。
1.1 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市场上,纺织品销售市场在我国宏观经济作用下内需低迷;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纺织服装总体利润下降。国际市场上,贸易保护主义升级,自由贸易受到严重阻碍,特别是中美间的贸易战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外的品牌打入国内市场,导致本就激烈的贸易竞争进一步加重。
1.2 线上交易规模迅速扩大
传统纺织企业以线下销售为主,供需双方面对面进行商洽成交,但随着信互联网的普及,采用线下方式进行的交易逐渐减少。以淘宝、京东等为代表的线上购物平台为消费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生产者带来了新的销售路径,据统计:2012—2018年,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由最初的191亿元激增到去年的2135亿(如图1),由此可以看出纺织企业的销售模式正在从单一的线下交易过渡到线上线下交易同时进行,并且线上交易规模扩大迅速。
x1.3 产品生产速度稳步提升
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企业拥有的设备资源不断更新,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现在,许多纺织企业已经实现了剪裁、印花、整烫以及吊挂系统自动化,并逐渐走向完全自动化。机器生产相比于人工生产速度更快、动作更精确、运转时间更长,产品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的同时,次品率大幅下降。
1.4 企业转型意识逐渐增强
中小型企业面临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大型纺织企业的雄厚资源、国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传统销售方式不再能满足现有经济发展,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互联网+”战略为企业提供了全新选择,企业希望运用此战略找到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2 我国纺织企业的困境
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增加,纺织品制造成本随之上升,加上第三世界国家生产能力的提升,直接造成了中国作为全球生产工厂的霸主地位正在快速消失,纺织行业的生产优势正在逐步转向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地区。
2.1 运输成本高昂
企业运输成本由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决定。在外贸中,供需双方运输距离远、环节多、时间长、单次运输数量少等造成使得运输成本高昂。在亚马逊平台中,甚至出现运输价格高于产品价格的现象。高额运输成本会削弱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造成销售数量减少,同时也不利于企业将资金投入产品开发、更新中。
2.2 环保意识薄弱
在互联网影响下,纺织市场传统的运营模式越来越难带给企业增长动能。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企业形成牺牲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做法。虽然国家提出绿色发展,但是由于中小型纺织企业资金少、绿色创新技术匮乏,实施环保工艺成本大,高污染现象仍然严重,不利于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关税壁垒虽然降低,但是绿色环保壁垒又是一大难题,纺织品进口国通过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中国产品出口。
2.3 创新人才匮乏
尽管许多企业已有转型升级意识,但实施起来仍然举步维艰。中小型纺织企业对于人才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且很难在研究、创新方面有大的投入,数据显示,2012—2013年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研发人员的增长速度为10%,而2017—2018年为2.8%,下降速度惊人。创新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在消费需求变化迅速、消费者要求日益严苛的过程中,无法快速满足市场要求,企业很难一直处于盈利状态。
2.4 特色产品缺乏
我国的纺织行业以产品加工为主,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具有自身特色,从中也反映了我国相关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纺织企业缺乏品牌理念、对外订单过度依赖、满足一时的利益而不注重创新的陋习。因此,中小型纺织企业在面临大企业和国外企业时,就缺少发言权,即使自身实力优秀。比如,当国际对外订单的依赖行情不好或缺乏销路时,很多纺织服装企业只能接受破产的事实或者跑路。品牌是划分市场份额的重要尺度,不具有特色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容易被打败。
3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型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可行性
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电商换市”战略实施以来,各电商平台的交易额、服务项目收入均位于全球第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各省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消费者消费方式转变产生影響,互联网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产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形态,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的新动能。
3.1 互联网拓宽纺织市场容量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将市场内的各个阶段都信息化,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不再是物质,而是数据和信息,构建互联网化的供应链和营销渠道,借着互联网变革之风,企业的选择也逐渐增多。既可以利用天猫、京东、亚马逊速卖通等大型交易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也可以考虑自己单独开设线上品牌商城。许多信誉良好的大型品牌都在淘宝、京东上开设了旗舰,如:海尔、华为等等;还有部分资金充足、能力强的企业自主研发APP,如:小米商城等等。
3.2 互联网促进纺织品牌升级
当前纺织行业可加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创造自身品牌。亚马逊、淘宝等电商平台,他们的销售渠道给消费者带来的是便利,给企业带来的却是压力。大批天猫卖家的成功,让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通过努力顺利转型为知名厂家,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摆脱了过去依赖外贸订单的被动生产局面,企业也得到了重生。多数以新设计、新国货为原则的纺织企业,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型发展。品牌创立成了纺织企业未来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3.3 互联网促进生产与消费联系
粗放型批量式生产中产、供、销三者间信息不透明,致使供需环节脱钩,造成了产品滞销和库存的积压。互联网的发展使生产者向消费者灌输信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时代不复存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信息完全披露,使得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实时联系,保障与消费者沟通的渠道与模式多样化、直接性,将供需联系起来。如淘宝平台上的戒指定制、卡片定制,从消费者需求出发,避免货物质量或款式因不符消费者的要求造成的滞销。
4 “互联网+”战略下中小纺织转型升级路径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型纺织企业,为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纺织服装产业已由传统的销售转向设计、生产、制造、渠道、销售、管理、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时代,并打造“互联网+”时代的产业新优势。
4.1 “互联网+物流”策略
“互联网+物流”策略用以解决运输成本高昂的问题,是指企业将互联网与国内外货物运输结合起来,不仅使得消费者享受更快捷的货物交付也使得生产者运营成本降低。当前互联网与货物运输的结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是与知名物流公司合作,其中使用最多的几种物流是DHL、UPS、FedEx、TNT。第二是建立海外仓,建立海外仓极大的节省了企业远距离、少批量发货的费用和时间。中小型企业若无法自建海外仓,可以选择与第三方海外仓合作,实时通过互联网监测物流情况。比如使用亚马逊物流FBA仓可以解决货物的仓储、派送等问题,另外“壹仓通”能够做到将国内仓和海外仓紧密结合,代理多做事,货主少操心,企业只需在网上实时跟踪。
4.2 “互联网+绿色纺织”策略
“互联网+绿色纺织”策略用以适应环保大环境,是指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纺织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创建以纺织环保网为主的运营平台,业务包含环保媒体、“互联网+”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互联网+”绿色纺织印染原材料和工艺。从而生产绿色纺织品,全面攻坚纺织企业绿色贸易壁垒难题。利用纺织环保网在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以及相关环节都要推行绿色监督和调研战略。
4.3 “互联网+校企合作”策略
“互联网+校企合作”策略用以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是指企业以互联网为桥梁与高等院校合作。首先,软件开发公司可以与纺织企业共同研发与企业工作流程相似的软件,在校学生通过上机操作了解企业运行流程,待熟练掌握后,学生可利用互联网为企业从事工作;其次,可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真正实现校企双赢。“互联网+校企合作”可以调整企业的人才引进结构,通过高校引入人才,同时,还要实施“人才兴业” 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创新力度。
4.4 “互联网+私人定制”策略
“互联网+私人定制”策略用以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定制服务。随着消费观念改变,大众追求独特,中小型纺织企业如果无法在大规模生产上取得优势,则可以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寻找生机。消费者通过企业自主研发的网上售后平台说明自身需求,企业根据自身现有设备、技术判断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在双方满意情况下达成交易进行个性化定制,从大批量低价格生产转向小批量高价生产。
参考文献
[1]李耀华.外贸企业如何選择“互联网+”的经营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2015,(0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