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生命中的一次旧体诗创作高潮
2019-07-15付冬生
付冬生
摘要:老舍一生创作了300余首旧体诗。1938—1946年间,老舍在重庆创作发表了近五十首旧体诗,约占其旧体诗创作的六分之一。可以说,在重庆的八年是老舍个人生命中的一次旧体诗创作高潮。他的旧体诗主要以赠答诗、乡居诗和思乡诗为主,约占在重庆旧体诗创作的三分之二。他此时的旧体诗主要围绕抗战主题展开,无论诗情、诗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体现了他的诗才,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老舍;重庆;旧体诗创作
一 个人生命中的一次旧体诗创作高潮
1938年3月27日,“文协”在汉口成立。“老舍被推举为15名常务理事之一,并被推举为总务部主任,负责主持‘文协日常工作”。①日寇进攻武汉后,“老舍携‘文协总会印鉴,与何容、老向、肖伯青一起乘船驶向重庆。”②卢沟桥事变后老舍离妻别子逃离齐鲁大学的一幕再次重演。正如老舍所言“我由青岛跑到济南,由济南跑到武汉,而后跑到重庆”③。如果从1938年8月14日老舍抵渝算起,到1946年2月13日他应美国国务院邀请离开,除随慰劳团北上、赴滇讲学和成都开会等短暂离开外,老舍在重庆生活了近八年,重庆可算作第二故乡。在重庆,作为“文协”总务部主任的老舍组织并参加文艺界抗敌救国活动,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同时,他还创作了众多的文学作品,为民族的抗战努力宣传。老舍是文艺多面手,善于驾驭小说、戏剧、散文和曲艺等多种文学样式。他还创作了不少诗歌,新诗如《成渝路上》《船上——自汉口至宜昌》《怒》《壁报诗》《新恋歌》《剑北篇》等;旧体诗有《赠太虚法师》《蜀村小景》《乡村杂记》《赠冯纪法》《北碚辞岁》《诗四章》等。
一直以来,老舍在文坛主要以小说和戏剧闻名,其诗歌尤其是旧体诗少被关注,“他的诗名,多少为他的小说和戏剧所掩盖了”④。胡絜青曾说:“老舍爱诗,也爱写诗”“他写新诗,也写旧体诗”“旧体诗比新诗写得多,而且写得好些”⑤。老舍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喜欢旧体诗。新文化运动后,他迷恋上新文学和新小说,一度放弃了旧体诗写作。“九一八事变”后,他又拿起笔“勒马回疆做旧诗”,在重庆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旧诗季节 ”⑥。算上老舍1919年4月发表在《北京师范校友会杂志》上的9首旧体诗,到他1966年去世,目前已发现的“旧体诗有300余首”⑦。其旧体诗有两个爆发期:“一是1939至1942年;一是1958至1965年”⑧。1938至1946年,老舍在重庆主持“文协”工作,旧体诗创作的第一个爆发期恰在其中。
抗战时期,老舍积极倡导“旧形式”,尤其对旧体诗情有独钟。他说“为了抗战,应拿出十八般武艺”⑨。旧体诗在他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抗战十八般武艺中重要的一艺。在诗歌创作如何使用“旧形式”上,茅盾说老舍“亦作了光辉的贡献”⑩。据统计,老舍在重庆创作和发表了近五十首旧体诗,约占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综观抗战期间老舍在重庆的旧体诗,无论诗情、诗艺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很能体现其诗歌创作的才华和艺术成就,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李遇春曾评价:“老舍的诗作数量虽少,但质量上乘,无论古风还是七律,均气韵浑茫,格调超拔,既有陆游的雄豪悲壮,又有吴梅村的奇丽沉郁。”11可以说,在重庆的八年是老舍个人生命中的一次旧体诗创作高潮。
二 抗战时期老舍在国统区重庆的
旧体诗创作
1937年11月,国民党宣布迁都重庆。随着院校、作家、诗人和文艺刊物的内迁,大后方的文学运动广泛深入地展开。“文协”等机构来渝后,重庆的文学活动更加活跃。在一切为抗战服务的大环境下,作家们拿起十八般武艺投入抗战,这也带来了旧体诗创作的繁荣。在“抗战第一”口号的指引下,流亡到重庆的老舍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并尝试用不同的文学形式创作,旧体诗就是其中之一。
老舍在重庆创作的近五十首旧体诗,在内容上,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及对漂泊境遇的感伤,有对乡村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新朋旧友的眷念,还有日常生活平凡温馨场景的描写。在风格上,爱国情怀、忧国忧民和遗民之风是总基调。在形式上,有律诗,有绝句,还有古风,这些旧体诗主要围绕抗战题材展开。老舍自述:“战争到底是一种最好的教训,稍具人心者即没法不替国家担忧”“八年来我的文艺作品,没有一篇不是为了抗战”12。在此情形下,抗战成为其诗歌创作最引人注目的主题。他的旧体诗主要以慰劳诗、赠答诗、人名诗和思乡诗为主,约占在重庆旧体诗创作的三分之二。
(一)慰劳诗
1939年6月28日,老舍作為“文协”代表随慰劳团北上慰问。他被前线将士的英勇折服,陆续创作五古《哭王礼锡先生》《诗二章》(过乌纱岭、别凉州),《北行小诗》(二首),《留侯祠》《白云寺》《诗四首》等。这些旧体诗写出了历经劫难百姓的苦难生活,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眷恋及报国的豪情力透纸背。“在诗里,他忧国忧民。在诗里,他思念自己可爱的家乡”13,这些诗意境悲凉、诗风悲壮雄美,情调高昂、浩气凛然且发人深省,饱含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哀思。诗中隐藏着作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意识,陆放翁的遗风和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明显。
(二)人名诗
老舍在重庆创作最多的旧体诗是人名诗。胡絜青说:“老舍爱把友人的名字,嵌入诗中,做为文字游戏,这些游戏诗是他的拿手好戏”14。他不仅自己创作人名诗,还是重庆文坛人名诗创作的提倡、推动和践行者。1940年3月20日王昆仑设宴,费德林克、米克拉舍夫斯基、戈宝权、阳翰笙和老舍等应邀参加。席上郭沫若、老舍、王昆仑和孙师毅联诗一首:“莫道流离苦(老舍),天涯一客孤(郭沫若),举杯祝远道(王昆仑),万里四行书(孙师毅)”15此诗语言平实,却情深郁浓,短短四句便把对浪迹天涯朋友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把诗寄给远在南洋的好友郁达夫,郁达夫收信后回复“万里倦行役,时穷德竟孤。关门无令尹,谁问老聃书”16。此诗刊登在1940年4月20日的《星洲日报·繁星》上。
1940年9月4日,老舍应邀赴重庆汉藏理学院讲演。他在《致南泉诸友信》中写道:“山上很美,庙里有许多花草,太虚法师住在一片竹林外的静室里,法尊法师请我们吃了素菜,还送了两包锅粑;我比僧人还穷,只好对学生们讲几句话,否则真不好意思走出庙门”17。老舍的演讲以《灵的文学与佛教》为题刊登在太虚法师主编的佛学月刊《海音潮》上。为表感谢,老舍集当代艺术家笔名赋诗回赠:“大雨冼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赠太虚法师》)他自注:“(民国)30年4月,集当代艺术家笔名成小诗”“写奉太虚法师教正”18。抗战期间,老舍与众多文人交往甚密。加上他为人耿直,善于交友,在圈内人缘极好,朋友遍及湖四海。因从小“生活在穷苦人群之中”,打拳的、匠人、车夫和小商贩都是老舍的座上客。老舍曾说:“我的朋友并不都是教授与学者。打拳的、卖唱的、洋车夫也是我的朋友。与苦人们来往,我并不只和他们坐坐茶馆,偷偷地把他们的动作与谈论用小本儿记下来”19。抗战人名诗凸显了老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战时文人苦中作乐的精神。谈及人名诗创作的由来,吴组缃说:“在重庆最无聊的是空袭中躲防空洞的时候”,大家“久久闷坐着,无以自遣”,后来大家“就拿文艺界的人名拼凑诗句”20。随着躲防空洞的次数增多,老舍的人名诗创作也日益增多。谈及创作,老舍“不认为只是无聊消遣,说这也体现着文艺界大团结,彼此不存畛域的意思”21。其类似人名诗还有《亿昔》《野望》《即事》《咏史》《有感》《有所思》《春泛》和《赠潘孑浓(一)》等。
(三)赠答诗
老舍在重庆还创作了不少赠答诗。对新文学作家来说用旧体诗唱和与赠答在当时“依然是很重要的交际手段”22。老舍的赠答诗是他和友人间的唱和之作,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不愿当亡国奴的遗民情怀。1941年,老舍和冯玉祥的副官冯纪法住在歌乐山下,二人邻里融洽。7月7日晚两人在院中纳凉,当听说冯纪法手中的折扇是冯玉祥的旧物时,老舍睹物思人,研墨题诗一首:“抗战今开第五年,男儿志在复幽燕!金陵纵有降臣表,铁甲终辉国士天。斜汉双星休乞巧,西风万马具争先。多情最是卢沟月,犹照英雄血色鲜。”(《赠冯纪法》)此诗意境开阔、情景互融、格调沉雄,歌颂了以冯玉祥为代表的民族英雄。诗人“正义感和温暖的心,以及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23得以表现。修改后以《七七纪念》为题刊在1941年8月23日的《新蜀报·副刊》上。
抗战胜利后,赵清阁离渝返沪。当傅抱石将自己画的“红梅扁舟图”册页中的一帧送给赵清阁时,老舍在册页上题诗:“风雨八年晦,霜江万叶明,扁舟载酒去,河山万里情。”(《赠赵清阁》)寥寥数语便将朋友间真挚情感抒发。1941年他写诗赠萧涤非:“词客天南去,碧鸡金马间;山光十日酒,渔唱一溪烟。春雨花开落,秋云梦往还;此中多妙趣,回首几千年!”(《赠涤非词人》)可以说,老舍把赠答诗当作战时团结广大文人的一种工具。胡絜青说老舍写诗不为发表“赠友的居多,是抒情之作,为了交流感情”24。老舍的赠答诗展现了他良好的人际关系。类似的诗还有《赠田仲济》《赠郭镜秋》《题关良“凤姐图”诗》等。
(四)乡居诗
1940年冬,因赶着创作《面子问题》,加之营养不良又爱喝酒,老舍患贫血病并常头昏。“贫血遇上努力工作,就害头晕”“一低头就天旋地转”25。后老舍病情加重不得不去休养,闲来无事又写起旧体诗:“辛酸步步向西来,不到河清眉不开!身后声名留气节,眼前风物愧诗才;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述怀》)老舍虽处乡村但依然牵挂乱世,诗人坚守气节并未灰心的心态和遗民隐痛在诗中传递。他在《旧诗与贫血》中记录:
在过去的二年里,有两桩事仿佛已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地位:一桩是夏天必作几首旧诗,另一桩是冬天必患头晕。……当我完全无事作的时候,身体虽然闲在,脑子却不能像石头那样安静。眼前的山水竹树与草舍茅亭都好像逼着我说些什么;在我还没有任何具体的表示的时候,我的口中已然哼哼起来。哼的不是歌曲或文章,而是一种有腔无字的诗。我不能停止在这里,哼着哼着便不由的去想些词字,把那空的腔调填补起来;结果,便成了诗,旧诗。26
老舍的乡居诗可体会他在重庆的人生经历和思考,其诗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来看反映乡居闲适生活的《村居四首》。《村居》(一)写出了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无法抑制的闲愁;《村居》(二)写出了诗人的感伤、坦然和孤寂;《村居》(三)写出了诗人隐身世外的苦闷和对乱世的牵挂;《村居》(四)则以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内心漂泊的伤痛。《村居》清新隽永,情真意切,缘事而发。诗中乡居的愁苦时时萦绕心头,遗民亡国之伤跃然纸上。浪漫与现实结合,个人情感和自我意識充分表达。这些乡居诗可谓老舍在重庆创作旧体诗的典范。
1942年4月至1943年11月,老舍紧邻好友吴组缃住在陈家桥石板场。因孤身一人,每遇佳节他都会到吴组缃家中小聚。1942年端午,他在吴组缃家中做客后作《乡居杂记》(二)纪念。诗前序曰:“端午大雨,组缃相邀,携伞远征。幺娃小江新鞋来往,即跌入泥中。诗纪二事”。
老舍与吴组缃相识于1933年,1938年1月他们在武汉组建“文协”,情谊也由此开始,其友是文人结交的典范,还是文艺界的美谈。作者用白描手法记录了吴组缃诚恳待人的品质,如实反映了二者间的深情厚谊,该诗为抗战诗歌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1941年春,冰心从七星岗迁到歌乐山。听闻冰心乔迁,老舍专程拜访并赋诗:“敢为流离厌战争,乾坤终古一浮萍;茅庐况足遮风雨,诗境何妨壮甲兵。移竹渐添窗影绿,飞花时映彩霞明;鸟声人语山歌乐,自有文章致太平!”(《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且共儿童争饼饵,暂忘兵火贵桑麻;酒多即醉临窗卧,诗短偏邀逐句夸;欲去还留伤小别,门前指点月钩斜!”(《乡居杂记》)《乡村杂记》(一)则是老舍写给冰心和吴文藻夫妇的诗,关于诗的由来他说:“久许冰心文藻登山奉访,懒散至今,犹未践诺,昨为小诗以至歉。”老舍记录了争饼、醉酒、谈诗和留别等日常琐事。田园风情和乡居快乐逐一呈现,读后颇有孟浩然诗歌的遗风。除此外,老舍还创作了《诗四章》(《七七纪念》《沫若先生邀饮赖家桥》《述怀》《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
老舍曾说:“救国是我们的天职,文艺是我们的本领,这二者必须并在一处。”27“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述怀》)则充满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哀思,流露出遗民之痛的悲怆,诗人欲报效社稷的豪情如实反映。这两首诗与《沫若先生邀饮赖家桥》《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一同发表在1941年8月23日的《新蜀报》上。1942年老舍创作《蜀村小景》:“蕉叶清新卷月明,田边苔井晚波生。村姑汲水自来去,坐听青蛙断续鸣。”作者用白描手法将静谧舒适的西南山村自然景象清晰地展现,语言幽美,意境优雅,营构一种闲情逸致的生活。
(五)思乡诗
在重庆的八年间老舍居无定所、生活困顿且饱受别妻离子漂泊离乱之苦。每逢佳节,传统的故土情节让他格外思念北平,如《北碚辞岁》:“雾里梅花江上烟,小三峡外又新年。病中逢酒仍须醉,家在卢沟桥北边。”作者形象地描写了北碚的冬景,真实记录了贫病交加的窘境和抗战风暴中举步维艰的生存状态。辞旧迎新之际,虽身避乱世,但诗人心中仍未摆脱漂泊之感和对故乡的眷恋,怀乡之情无以言表。老舍受陆游忧国忧民和吴梅村自伤自谴诗风影响甚深,他说其诗“学陆放翁和吴梅村”28。因此,老舍的旧体诗中遗民悲吟及故乡思念在时常流露,他在《自谴》中写道:“既病,又值新年,故有流离之感。可是,这只是那一时的感触。”29老舍对故乡的思念在散文《想北平》中有体现,但在旧体诗中还不多见。类似诗作还有《新年吟》。
1945年底,抗战已结束。但胜利并未给老舍带来喜悦,苦于无旅费返乡,他有家难归。在异乡漂泊多年的他比任何时候都思念故乡,苦痛之余只有用笔来抒发内心情感。他在《八方风雨》中写道:“我很想念家乡,这是当然的。可是,我既没钱去买黑票,又没有衣锦还乡的光荣,那么就叫北平先等一等我吧。”30他还创作《乡思》: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七律《乡思》写景、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感情凄切,充盈有余,诗人八年异乡漂泊之苦跃然纸上。此诗情真意切,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味,饱含诗人流离之苦、故国之思和“忧国忧民的情思”31。
三 四因素聚合促成老舍在重庆旧体诗
创作的高潮
抗战期间,老舍是积极推行“旧形式”的新文学作家。他认为“写小说戏剧有用,写鼓词小曲也有用”“我的笔须是炮,也须是刺刀”“该尽力于抗战”“用笔代替枪”32。老舍“于小说杂文之外”“还练习了鼓词、旧剧、民歌、话剧、新诗”33。因旧体诗有极强的宣传性和鼓动性,易于大众接受传播,老舍在百忙中带头创作。他曾谦虚地说“我作过旧诗,不怎么高明,可是觉得怪有趣,而且格式管束着,也并不很难凑起那么一首两首的”34。老舍在重庆的旧体诗创作呈现了他对战争、国统区景象及自身生存现状的一种认识,具有超强的现实性。老舍旧体诗创作高潮之所以出现在重庆,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抗战爆发后,文学创作呈现“泛形式化”倾向,旧体诗、唱本、鼓词和戏曲等文艺形式复兴。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诗人和诗歌刊物内迁,重庆成为战时文学和文化的中心。“江山不幸诗家兴”——诗人们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出来。在全民抗战语境下,他们纷纷拿起诗歌这一武器多角度、广视野地反映抗战。重庆迎来新文化运动后诗歌发展的一次高峰和旧体诗竞写的热潮。“三十年代初复苏,在抗战至解放战争阶段更得到复兴,进入其高峰期”35。抗战也为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题材和描写对象,抗战救国、捍卫主权和民族尊严成为创作主题。老舍指出“目前的一切,必须与抗战有关”“今日的文艺工作者不应该离开抗战”“抗战第一。我的力量都在一枝笔上,这枝笔须服从抗战的命令”36。在诗歌情感规定性倡导和诗歌审美构建下,抗战也成为老舍旧体诗创作的主题。1938年8月,被卷入战争洪流的老舍一路颠沛来到重庆。在抗战大环境影响下,已步入中年的老舍重新审视并再次选择旧体诗创作,并不遗余力地用旧体诗创作来践行其诗歌理论。为何此时老舍的旧体诗创作增多了?罗常培认为是时代让老舍选择了旧体诗创作,他说:“难道这都是复古余烬的回光返照吗?平心而论,我觉得这正是由于躲避乱世所演生出来的现象”37。我们知道,旧体诗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更能适用特定的历史环境。可以说,多年未曾创作旧体诗的老舍在重庆再次开启旧体诗创作并达到高峰,这不仅是抗战特殊历史语境的产物,也是他内心理性思考与时代契合的结果。
老舍在抗战文坛享有很高的威望,被巴金称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38。1938年9月至1945年10月,他在担任“文协”总务部主任期間竭力“扛起了抗战文艺的大旗”39“置个人私事于不顾,力谋‘文协之实现”40,将作家团结在抗战的旗帜下。可以说“文协”的成立与发展“主要便是他所护育出的硕大的成果”41。其间,“文协”总管家老舍“尝试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包括民间文艺形式)”42创作。在试过小说、话剧、鼓词后“又搬起分量最重的东西来了——诗!”43用他的话说:“戏剧、诗歌,就都必不可避免的成为宣传文艺”44。在他的领导下,“文协”在迁居重庆半年内“举行了6次诗歌座谈会”“检讨了抗战以来的诗歌”“成立了一个7人组成的小委员会”45,还举行了诗人纪念和诗歌晚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诗歌语言和形式的发展,诗歌活动成为鼓舞群众参与抗战的利器。因旧体诗格调高亢,有极强煽动性和号召力,作为“文协”领袖和舵手的老舍不遗余力地带头创作,积极推动这种鼓动民心和凝聚力量的旧文艺形式。老舍倡导“旧瓶装新酒”,主张利用“旧形式”为抗战文艺服务。他建议旧体诗、新诗和通俗歌曲的作者要互相学习,相互竞赛。对诗歌如何发挥抗战作用,他有自己理论:“一、在感情上,激发民众抗战情绪。二、在技巧上,不论音节、文字要普遍的使民众接收,普遍的激励民众。三、思想上,正面发展抗战意识,反面检出汉奸的倾向。”46因老舍的特殊身份,加上身体力行的推动,他的诗歌言论不仅为旧体诗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还易对诗歌的发展起到某种规定性的影响和左右诗歌的表现内容、审美情趣以及创作实践,甚至主导整个国统区诗歌创作的潮流走向。可以说,“文协”领袖的特殊身份也是老舍在重庆创作大量旧体诗的原因之一。
老舍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后师从方还和宗子威学习古诗词。他曾自述:“方先生的字与文造诣极深,我十六七岁练习古文旧诗受益于他老先生者最大。”47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时,他对旧体诗词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常在其他课堂或别人演题、记单字时读古文和诗,“甚至学着作诗,甚至于作赋”“记了不少的典故”48。老舍早年对诗词的浓厚兴趣和古文功底为其日后的旧体诗创作奠定了基础。老舍主张“从事文艺的人都要学一点诗词歌赋”49,他认为这是大有好处的。他自幼身体羸弱,早年丧父并经历八国联军入侵、军阀混战和改朝换代等灾难,思想上忧患意识深沉。加上身上传统文人道德规范、礼义气节等印迹较深,更容易用旧体诗抒发故国哀思、亡国之痛和凄惨遭遇,旧体诗创作在此时勃兴也就难免。吴组缃曾说:“他喜欢作旧体诗,作的很多,兴来落笔,讲究工稳,讲究意境。得一佳句,就自我欣赏,拍桌叫好;可别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斟酌一下,往往从善如流,毫不固执。”50老舍特别喜欢陆游和吴梅村的诗词,常说“我的诗是学陆放翁与吴梅村的”51。陆游和吴梅村诗词中的语言文字、诗情诗境、忧国忧民思想及礼仪观念深深渗透他的脑海。因此,与其说老舍对旧体诗的喜爱来自内心,不如说是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
此外,老舍常把旧体诗创作当作消遣解闷和排忧抒怀的方式。对于旧体诗,他说并未下多少功夫,“非到极闲在的时节,绝不动它”。他给梁实秋的信中说:“工作之余,以旧诗遣闷”“或足当‘清补剂也。”52老舍在重庆的八年间远离亲人、居无定所,寂寞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常徘徊心中,面对常常不期而遇疾病的困扰,在闲暇之余驾轻就熟写几首旧体诗则成为日常的一种习惯。此时,一直为民族抗战东奔西走的老舍更多的是将旧体诗创作当作一种抒发内心感情和排遣寂寞的方式。他自己也说“没有诗才,我却有些作诗的准备”53。
抗战期间,老舍执着地用旧体诗自我抒情,并将诗歌与抗战现实结合,与民族命运相连。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41年“文协”召开“文学趋向的展望”座谈会。会上,老舍彻底否定了抗战文艺创作中“旧形式”的观念。1942年起,他的旧体诗写作逐年减少,直到1946年2月13日离渝彻底停止。老舍的旧体诗在全民族抗战背景下有着特殊意义:他在国统区重庆创作的旧体诗围绕抗战主题展开,民族和社会责任是其抗战旧体诗的主要标尺。他的旧体诗以流亡题材为主线,着力反映侵略战争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表达对民族和国家忧患的关心,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情怀,体现着诗人的纯真本色,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事实证明,老舍的抗战旧体诗与其他创作不分伯仲,不亚于他的抗战戏剧和小说。
注释:
①②15郝长海、吴怀斌:《老舍年谱》,黄山书社1988年版,第42页,第46页,第64页。
③老舍:《八方风雨》,《老舍全集(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74页。
④臧克家:《老舍永在》,《人民文学》1978年第9期。
⑤胡絜青:《老舍诗选·前言》,《老舍诗选》,九龙狮子会1980年版,第1页。
⑥26老舍:《旧诗与贫血》,《老舍全集(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3页,第243页,第243页。
⑦张桂兴:《谈老舍旧体诗的若干资料问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⑧171847张桂兴:《老舍旧体诗辑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第42页,第42页,第328页。
⑨苏光文:《抗战诗歌诗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5页。
⑩2340茅盾:《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新华日报·新华副刊》1944年4月17日。
11李遇春:《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0页。
12杨立德:《老舍创作生活年谱》,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93页。
13142449胡絜青,舒乙:《散记老舍》,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页,第228页,第229页,第227页。
16郁达夫著、詹亚园笺注:《郁达夫诗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05页。
19老舍:《出口成章》,《老舍文集(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页。
20吴组缃:《老舍幽默文集序》,《老舍幽默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页。
21方锡德:《老舍、吴组緗与“抗战名人诗”——老舍致吴组缃七封信考释,兼谈人名诗唱和》,《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2期。
22孙志军:《现代旧体诗的文化认同与写作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2页。
253032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页,第212页,第189页。
27老舍:《大时代与写家》,《老舍全集(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第531页。
2851老舍:《老舍选集自序》,《老舍全集(1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第200,第221页。
29老舍:《自谴》,《新蜀报·蜀道》1944年7月7日。
31谢昭新:《老舍与吴梅村比较轮》,《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3刘安章,李荣峰:《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活动记略(上)》,《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3443老舍:《我怎样写剑北篇》,《大公报》1940年3月26日。
35胡迎建:《民国旧体诗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6老舍:《这一年的笔》,《大公报》1938年7月7日。
37罗常培:《老舍在云南》,载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40页。
38舒济,《怀念老舍同志》,载《老舍书信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39孙钧正,《老舍的艺术世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6页。
41邵力子等,《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年纪念缘起》,《新蜀报·蜀道》1944年4月17日。
42《作家的创作生命——贺老舍先生创作廿周年》,《新华日报》1944年4月17日。
44老舍,《一年来之文艺》,《老舍全集(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页。
45吕进、熊辉、张传敏、张立新:《重庆抗战诗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46老舍:《我们对于抗战诗歌的意见》,《抗战文艺》1938年12月17日。
48老舍:《我的创作经验》,《刁斗》1934年1卷4期。
50吴组缃:《老舍幽默诗文集序》,《十月》1982年第5期。
52梁实秋:《忆老舍》,载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53老舍:《三年写作自述》,《抗战文艺》1941年1月1日。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ZDA191;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大后方重庆‘孩子剧团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YBWX075;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现代文学“民国重庆”叙事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8PY29)
责任编辑: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