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确认过眼神”的构式化
2019-07-15陈景元胡佃婷
陈景元,胡佃婷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引言
网络流行语“确认过眼神”源自林俊杰演唱的歌曲《醉赤壁》里的歌词:“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其得以流行是因为网络上的一条微博和一个视频。2018年除夕一网民发布的一条微博“确认过眼神,你是广东人”,吐槽广东人的过年红包面额小,引发网友共鸣,纷纷展开各地红包数额的讨论。后来又有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题为《傻子看傻子觉得对方才是傻子》的视频:两个男生在楼下用手机拍趴在楼顶的三只哈士奇狗,而哈士奇则一脸冷漠地看着楼下。有网友评论“确认过眼神,是不想理的人”,获得大量点赞。于是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全民造句大赛,“确认过眼神”从此蹿红网络。
2018年12月3日,“确认过眼神”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年十大流行语。目前学界尚未有学者对“确认过眼神”这类语言现象进行过相关的探讨,因此非常值得研究。本文拟综合运用主观化理论、浮现语法、构式语法、位置敏感语法和互动语言学等当代前沿的语言学理论,深入探讨其形式、意义和功能是怎样动态浮现的,构式化与主观化是如何相伴相随的,以求为网络语言共时平面的语言演变提供科学的理论阐释。
文中语料来自百度新闻标题,出处和时间将随文标注。
一、“确认过眼神”构式形式的动态浮现
浮现语法观认为,语言是不确定的,始终处于不断地建构中,且只被浮现模式构造,这些浮现模式会依据负载它们的形式是否对说话者有用而产生或消亡。在这种动态的、临时的语言图景中,不存在不相关的句法、语义、形态、语音和语用这些界限分明的组件,只涉及与语境相关的说话方式,这些说话方式是经由个人传记或社会历史材料延续下来的对先前方式的传承,并且我们听到的一部分是对另一部分的重复,那些不断重复进而进入子系统的形式可以临时被称作语法[1]172。“语法不是事先就存在的,而是在语言的动态使用过程中一些经常性的用法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产生或‘浮现’出来的。”[2]6浮现语法和构式语法都强调动态建构观,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3]4-5。构式化是“形-义”配对(即构式)的发展或创造[4]22。可以说,浮现语法观与构式语法思想是相融相通的。
“确认过眼神”构式形式的动态浮现,我们从句法组合、占据位置和使用频率三个层面来论述。
(一)句法组合
“确认过眼神”构式,由动词“确认”、动态助词“过”和名词“眼神”组合而成,“确认过”与“眼神”构成述宾关系。在当代汉语网络语言中,“确认过眼神”采用的是原歌词的整体拷贝模式,在高频使用中已经凝固下来成为一个固化结构,前不加主语,中间也通常不离散。
我们只发现了极少数改编的句子。例如:
(1)陈奕迅吴秀波现身世界杯,网友调侃:确认过发际线,是陈先生没错!(搜狐网,2018-06-15)
(2)确认过“发型”,是蜀黍要找的人!上海一男子偷窃后3 小时就被抓……(光明网,2018-04-29)
(3)确认过天气,未来一周银川都在下雨,最高气温降至21℃!(新浪网,2018-08-31)
(4)确认过针脚!“皇后娘娘”秦岚又自己动手缝衣服了(人民网,2018-09-14)
(5)确认过赛道的眼神,泛文娱是光控新经济要攻占的城(搜狐科技,2018-04-28)
上五例,是由“确认过眼神”戏仿而来的,是对原歌词的改编,数量非常少。
(二)占据标题的位置
位置敏感语法(positionally sensitive grammar )是互动语言学领域的新兴语法观,会话分析学派代表人物Schegloff(1996)首次提出位置敏感语法这一概念。该理论认为,语法是交谈中话轮组织的一种手段,是组成话轮构建单位(Turn-constructional unit,TCU)的一种资源。同时,语法也是实现社会行为及其它互动功能的手段[5]52-133。我们认为,新闻标题也是话语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确认过眼神”,一方面可以看成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另一方面也是现时话语与历时话语或预期话语的对话。“确认过眼神”在新闻标题中占据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互动功能,因此有必要考察其在标题中占据的位置。
“确认过眼神”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占据的位置,有位于标题前段、标题中段、标题后段、小句或句子之中四种。
1.位于标题前段
位于标题前段,后面用逗号,充当分句。例如:
(6)确认过眼神,原来你是个逆天“睫毛精”(人民网,2018-04-10)
(7)确认过眼神,你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爱上的机器人!(凤凰网,2018-05-27)
(8)确认过眼神,我就是教你省钱的人(搜狐网,2018-11-21)
位于标题前段,后面用感叹号,充当单句。例如:
(9)确认过眼神!辅警陪妻逛街时抓获入室盗窃嫌疑人(中国新闻网,2018-05-29)
(10)确认过眼神!因公交三次相遇 他们今天乘公交结婚(东方网,2018-06-18)
(11)确认过眼神!吉利联手中国电信:探索智能汽车前沿技术( 凤凰网, 2018-11-27)
位于标题前段,后面是空格,例如:
(12)确认过眼神你就是那个酒后开车的人(人民网,2018-06-21)
(13)确认过眼神它是我在国美选中的温暖绅士(中国消费网,2018-11-28)
2.位于标题中段 位于标题中段,以分句形式出现,例如:
(14)等了这么久,确认过眼神,吉利嘉际6 座版“写真集”来了!(搜狐网,2018-12-07)
(15)西安又双叒叕上央视啦!确认过眼神,西安是我最爱的城市!(澎湃新闻,2018-11-23)
(16)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确认过眼神,育英路已美出新高度(四川在线,2018-10-18)
3.位于标题后段 位于标题后段,作单句或分句。例如:
(17)LOL:青蛙勾股定理测试8.16 版本辅助娜美!网友:确认过眼神(东方网,2018-08-22)
(18)抓阄确认贫困户,确认过眼神?(东湖评论,2018-09-11)
4.位于小句或句子之中 位于小句或句子之中,作多种句子成分。例如:
(19)湖光山色,今天湖州与白山确认过眼神!(澎湃新闻,2018-08-15)
(20)眼神科技创始人周军:生物识别不能只靠“确认过眼神”(搜狐网,2010-06-30)
(21)北京现代LAFESTA,与木兰杯女神确认过眼神的终极轿跑来了(买车网,2018- 05-03 )
例(19)“确认过眼神”充任谓语,例(20)“确认过眼神”充任宾语,例(21)“确认过眼神”充任定语。
(三)各个位置的使用频率
目前我们百度搜索到新闻全文约17 300 多篇,新闻标题约2400 多篇,且呈不断递增之势。微博、微信上的使用更是不计其数,足见“确认过眼神”已被反复高频使用,已固化表征成为一个构式。
我们针对随机抽样的660 条语料,对“确认过眼神”的占据标题的位置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确认过眼神”占据标题的位置及使用频次
从表1中可以看出,“确认过眼神”位于标题前段占绝对优势,使用频次428 次,约占64.85%;位于标题中段次之,使用频次212 次,约占32.12%;位于标题后段和小句之中使用频次较少,占比很低。
数据表明,“确认过眼神”反复高频使用的位置是位于标题前段和标题中段,两者合计占比达 96.97%,这是促成语法化或语用化的句法位置,是衍生新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重要位置。
“确认过眼神”位于标题前段或中段,相当于前续句,必须有后续句语义才能自足,信息才完整。例如:
(22)确认过眼神!巴黎遇上了东方美人……(新浪网,2018-10-23)
(23)确认过眼神,你是我想要带回家的“人”(河北新闻网,2018-12-06)
(24)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确认过眼神,育英路已美出新高度(四川在线,2018-10-18)
(25)张馨予晒何捷工资只够孩子奶粉钱 网友:确认过眼神,嫁给爱情了!(川北在线, 2018-11-05)
(26)向佐陪妈妈逛街气场十足,确认过眼神, 确实是我惹不起的人!(网易,2018-11-01)
例(22)没有后续句“巴黎遇上了东方美人……”,则提供的语义信息不足。例(23)、例(24)、例(25)、例(26)没有后续句,不但提供的语义信息量不足,而且句子也不能成立。
二、“确认过眼神”构式意义的动态浮现
“语法是在互动中,从参与者主体间的理解中浮现出来的,并且在互动中为了满足不同的交际需要而经历连续的变化。”[6]其实,意义也是在互动中塑造的。Schegloff etal(1996)认为,任何语法构式的意义都是根据互动事实和互动时间建立起来的,都有互动偶然性。意义不仅与说话人、受话人及所说的话语有关,而且还与互动的过去、现在和预期的下一个话语发生的时间有关。整个话语的意义是一个由浮现、非线性、凭感觉的互动组成的复杂且难以理解的算法[5]52-133。
《醉赤壁》歌词“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写的是恋人之间彼此交换眼神的默契。《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确认”的意义是:“明确承认;确定认可(事实、原则等)。”[7]“确认过眼神”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表达“主观确认型话语立场”的网络流行构式,与主观化过程是相伴相随的,其构式意义也是在反复频繁使用中动态浮现的。
(一)用于通过眼神交流来确认或甑别的语义情景
通过眼神交流来确认或甑别,确认的对象是“人的眼神”。例如:
(27)这次,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我们算是确认过眼神了。(搜狐网,2018-10-07)
(28)确认过眼神!警察陪孩子演出,无意间对视抓了个逃犯。(网易网,2018-06-10)
(29)确认过眼神!蒙面大盗一夜疯狂作案8 起,民警一眼锁定。(腾讯网,2018-05-16)
例(27)“他”和“我”相互之间有真正的眼神交流,表达了“相互间看过对方的眼神”的概念意义。例(28)是说某警察在陪孩子看演出的时候,无意中与一名现场工人对视了一眼,便确认这名工人是逃犯。例(29)是说在破获蒙面大盗的案件中,嫌疑人刻意进行了装扮,头戴鸭舌帽、面戴口罩,仅露出双眼,使得民警无法掌握嫌疑人面部特征,但是某警察将嫌疑人的眼神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最终靠确认眼神,抓到了嫌疑人。上三例,从“看了我一眼”“对视”“一眼锁定”可以看出,确认对象是某人的眼神,客观性最强,主观性最弱。
(二)用于通过非眼神交流的事物其他特征来确认或甑别的语义情景
现实生活中,确认或甑别某事物并非通过确认对象的眼神,而是通过事物的其他特征。例如:
(30)确认过眼神,他们就是最有担当的传承者和接班人(新华网,2018-10-10)
(31)小偷:确认过眼神是打不开的防盗门(中国新闻网,2018-11-23)
(32)确认过眼神,这就是济南最高的泉!(齐鲁网,2018-10-12)
(33)确认过眼神,超优教育是不一样的学后托管机构(凤凰网,2018-09-18)
上四例,“确认过眼神”后面接续了一句话,是依据事物的某些特征而确认,而非依据眼神。
随着文字、影像等多模态传播时代的到来,说话人可以通过网络上的文字或影像等,做出一定的判断。例如:
(34)33 岁3 粒进球?确认过眼神!C 罗还是那个23 岁少年。(网易网,2018-06-16)
(35)确认过眼神,是周末“泡汤”的人!近期多雷阵雨,7 号台风也在路上!(搜狐网,2018-06-30)
例(34)是说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C 罗在第一场与西班牙对阵时就踢进三粒球,言者根据在网络上看到的转播和对C 罗的相关的文字介绍,主观确认33 岁的C 罗依旧像23 岁的C 罗那样,具有不俗实力。例(35)是说在看到余姚近一周的天气预报后,主观确认自己这一周没法躲过大雨,更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上两例是言者根据确认对象的文字和影像,做出相关的判断,这种确认性判断主观性增强。
(三)用于与潜在的读者、想象的读者互动对话,只是一种主观确认的表述
在招聘或者广告宣传中,作者与潜在的、想象的应聘者互动,与眼神根本无关,主观化程度最强,根本没有确认、甑别,或者说只是表达一种主观确认、甑别。例如:
(36)确认过眼神,你是我大海军想要的人。(中国网,2018-06-29)
(37)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对的人!新浪科技诚招编辑、记者啦!(新浪网,2018-03-29)
(38)确认过眼神,你就是大学想要的人。
(搜狐网,2018-06-26)
例(36)是一则招兵入伍启事,这里的确认对象是言者心中期待的大学生;例(37)是一则招聘广告,这里的确认对象是言者心中期待的相关人才。例(38)是学校招生启事,这里确认的对象是言者期待的大学新生。
共时平面的语料表明,“确认过眼神”的主观化程度呈等级序列:
潜在对象、想象对象的确认 > 影像、文字反映对象的确认 > 事物的确认 > 人的非眼神确认 > 人的眼神确认
越往左边,主观化程度越强。越往右边,主观化程度越弱。主观化伴随着构式化,“确认过眼神”的构式意义也随着高频使用动态浮现,可以抽象概括为:“表达主观确认型话语立场。”
三、“确认过眼神”构式功能的动态浮现
“确认过眼神”通过周期性反复使用已成为特定互动行为的常规资源,其语用功能也是在互动中动态浮现的,主要包括元语言评价功能、话语标记功能、吐槽功能和对话收缩功能。
(一)元语言评价功能
杨信彰(2007)指出,元语言指的是语言中表达概念意义之外的意义成分,即表示作者组织语篇、吸引读者、表示对命题内容和对读者态度的显性语言手段[8]2。陈景元(2012;2016)将评价分为褒贬评价和元语言评价,其中褒贬评价是指说话人或作者的态度蕴含褒扬性或贬斥性的评价;元语言评价是指说话人或作者对命题或述题的态度的评价[9]132,[10]26-28。元语言评价与褒贬评价不同,评价的语义维度不是好/坏,而是对命题或述题观点的确定性、质疑性、预期性、意欲性等的评价。
“确认过眼神”表达了作者对后面命题或述题持确认性主观态度,即表达元语言评价。这是一种主观传信的人际互动,通过与读者互动对话,意图拉拢读者,共同建构信任话语的正同盟关系。
(二)话语标记功能
Schiffrin(1987)将话语的标记定义为:功能上具有连接性;语义上具有非真值条件性,即话语的有无不影响语句命题的真值条件;句法上具有非强制性,即话语的有无不影响语句句法的合理性;语法分布上具有独立性,经常出现在句首,并且不与相邻成分构成任何语法单位;语音上具有可识别性,可以通过停顿和调值高低来识别[11]323。“确认过眼神”基本符合以上话语标记的定义。
“确认过眼神”高频使用于新闻标题前段或复句的前分句,具有连接后面分句的功能,其有无并不影响后面句子表达命题的真值条件,也不影响后面语句句法的合理性。其后有停顿,或用感叹号,或用逗号,或用空格,在功能上具有元语用性。“确认过眼神”的流行,反映了人们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消息甚至虚假信息时希望得到“确认”“甄别”的心理,符合年轻人急需挖掘事实真相的需要。因此,我们认为“确认过眼神”已经逐渐演化为一个表达主观确认型立场的话语标记。
“确认过眼神”跟言据性话语标记类似。言据性指说话者在交际过程中表述的信息来源和对信息可靠性的承诺[12]96。“确认过眼神”向读者承诺了其后信息的可靠性,是经过“确认过、甑别过”的信息,尽管不一定与眼神有关。
(三)吐槽功能
网民前一句使用网络流行语“确认过眼神”,通常会在后续接上一句吐槽的话。有网民戏称“确认过眼神”已经成为一个万能吐槽神句。例如:
(39)吴磊新剧遭遇灵魂吐槽,确认过眼神,都是没有护发素的人!(搜狐网 ,2018-09-06)
(40)确认过眼神,车库缺的就是这辆牧马人(搜狐网,2018-08-13)
(41)确认过眼神这些就是今年夏天最美的脸[图](大众网,2018-08-04)
(42)范冰冰实力吐槽范丞丞长相确认过眼神,是亲姐没错了(川北在线, 2018-05-25)
(四)对话收缩功能
Martin 和White(2005)在评价系统的介入子系统中,将多声介入分为对话收缩(contraction)和对话扩展(expansion)[13]134。对话收缩是指作者或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态度时直接或间接地否定、反对或拒绝对话人不同的观点、立场和态度,缩小和剥夺对话人的话语空间。对话扩展是指作者或说话人表达观点、立场时能容纳或接受、甚至鼓励对话人表达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即承认其他观点存在的可能性。
“确认过眼神”,实施的是对话收缩的话语策略。因已“确认、甑别”,所以后面的命题句子是主观认定无疑的。这样就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立场,排斥了其他的观点、立场,从而奠定了文章的话语基调。
结语
网络流行语的语源逐渐多样化,有的来自社会公共事件,如“我爸是李刚”“躲猫猫”等;有的来自小品,如“出来走两步”;有的来自方言,如“给力”“蓝瘦香菇”;有的来自歌曲,如“确认过眼神”。“确认过眼神”从《醉赤壁》中的一句歌词发展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语,风靡网络,采用的是拷贝模式,在反复高频使用中形式、意义和功能已经动态浮现。
形式上,“确认过眼神”已经位置前移到了标题前段和标题中段,两者合计占比达 96.97%,这是促成语法化或语用化的句法位置,是衍生新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重要位置。意义上,“确认过眼神”的构式意义可以提炼为“表达主观确认型话语立场”。功能上,“确认过眼神”的话语功能主要有元语言评价功能、话语标记功能、吐槽功能和对话收缩功能。
本文通过网络流行语“确认过眼神”的个案研究,展示了互动语言学的理论取向和观察分析视角,为网络语言共时平面的语言演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阐释。对于网络语言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