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发火停采工作面安全撤退防灭火技术
2019-07-15闫小鹏
闫小鹏
(同煤集团燕子山矿通风区,山西 大同 037037)
1 工程概况
同煤集团燕子山矿核定生产能力480万t/a,井田走向长8.8km,倾斜宽6.6km,面积58km2,于1988年正式投产,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方法。
该矿东区4#层302盘区最短自然发火期为82d,煤层平均厚度6.43m,8218为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停采撤退期间风量为1900m3/min。由于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较多,停采撤退时间较长,采空区漏风大,为采空区持续供氧,造成尾端头CO超限,有自燃预兆,CO浓度最大增长到3200ppm,机道最大800ppm,后溜最大1000ppm。搬家撤退期间治理自然发火是工作面安全搬家的关键环节。
2 搬家撤退期间自然发火治理方案
灭火工作主要包括8218工作面风量调控、均压通风、头尾端头封堵和采空区注氮、注阻化剂等措施。
2.1 8218工作面风量调控及均压通风
(1)降低风量。将8218工作面风量从1900m3/min调控至1500m3/min。
(2)采用均压通风。在尾巷负压风门以外安装两台2×30kW局部通风机,开启两级,将风筒延接至上隅角处,进风顺槽风量降低至980m3/min,回风顺槽风量为1500m3/min。采取均压防灭火后,降低进风顺槽风量,减少采空区漏风,使采空区气体流场及采空区“三带”位置发生变化,有效抑制采空区遗煤自燃。
(3)根据工作面及回风巷CO浓度情况,进一步降低风量,调控进风顺槽风量为780m3/min,回风顺槽风量为1230m3/min。
(4)随着工作面支架的撤退,由于顶板塌落,使工作面自然降风,最后进风量为520m3/min,回风量945m3/min,尾局部通风机风筒末端风量为410m3/min。均压防灭火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
2.2 头尾端头封堵
采空区的主要漏风通道为头尾端头,撤架时为了减少采空区的漏风和氮气的泄漏,对头尾端头实施封堵。根据放顶煤工作面的条件,采取以下方法:
(1)构筑粉煤灰袋墙。工作面撤架定位后,在工作面头、尾端头处用丝袋装满粉煤灰,构筑粉煤灰袋墙并用风筒布将墙体挡严,减少已撤除支架后的采空区漏风。要求粉煤灰袋墙紧贴端头支架,尽量减少漏风。
图1 均压防灭火通风系统示意图
(2)注罗克休。为了进一步对采空区进行堵漏,对头、尾端头粉煤灰袋墙体缝隙和煤帮间隙注“罗克休”进一步封堵,A料与B料配比比例为1:4,更有效的减少采空区漏风,杜绝向采空区供氧。
2.3 注氮防灭火
8218注氮防灭火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8218注氮防灭火示意图
(1)在8218工作面推进至距离停采线30m时,提前在5218巷预埋一趟注氮管,以备撤支架倒系统时使用。
(2)相邻巷道5220巷施工钻孔注氮。由于工作面设备未撤退,施工钻孔困难,因此在相邻5220巷里360~400m处施工7个钻孔,钻孔位置在支架后5~50m范围分布,增加8218采空区注氮含量。5220巷道为7趟Φ108mm的无缝钢管,有4趟管路同时输送氮气到采空区防火。
(3)支架间施工钻孔注氮。在8218工作面每隔10个支架施工一个钻孔,钻孔长度为15~30m,钻孔位置为支架间低位孔,钻孔位置距离底板50cm。利用原有2218巷Φ108mm无缝钢管注氮系统与架间钻孔相连接进行注氮。
(4)注氮流量计算。根据氧含量计算防火注氮流量见公式(1):
式中:
Q0-采空区氧化带内漏风量,工作面风量为1000m3/min,取Q0为12m3/min;
C1-采空区内氧化带平均氧含量,取为15%;
C2-采空区氧化带防火惰化指标,取为7%;
Cn-注氮防火时氮气纯度,取为98%;
k-输氮管路损失系数,取为1.2;
n-工作面防灭火系数,防火为1,治理CO超限或灭火为3;
r-煤层自然发火期,Ⅱ类取为1。
工作面治理CO气体超限所需注氮流量取为4200m3/h。
(5)增大采空区注氮量。初期将注氮量由3000m3/h增加至4500m3/h,经过观察上隅角及回风流CO浓度略有降低,效果不明显,后又将注氮量增加至6000m3/h,CO浓度降低幅度较大,效果明显。
2.4 喷洒阻化剂和注水
在支架上方及架间打小钻孔注氯化镁和注水,每隔3架支架用锚杆钻机或岩石电钻向支架上方或架缝打钻。钻孔长度为10~50m,钻孔直径为Φ25mm,钻孔内插入Φ15mm钢管作为套管,钻孔用高压软管与井下移动式注浆泵及静压水管连接。每个钻孔在施工完毕后,每天注氯化镁2t,并对每个钻孔每天注水20min,对工作面进行防灭火及采空区降温。
3 撤退方案设计
3.1 先撤退 1~80#支架
经过一系列防灭火措施的实施,8218工作面1~80#支架处CO浓度降底到24ppm以下,1~80#支架具备撤退条件。为了缩短受CO气体影响时间,尽快撤出支架,封闭8218工作面,保证矿井正常生产衔接。决定对8218工作面1~80#支架从头巷撤出,剩余40个支架,待8218工作面通风系统调整后,再进行撤退,确保了撤退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3.2 调整8218工作面通风系统
(1)提前在2218巷回风绕道至皮带巷之间砌筑两道负压风门,并打开2218绕道临时密闭墙,砌筑调节风门。
(2)停止5218巷2×30kW局部通风机运转,打开5218巷负压风门,同时关闭2218巷负压风门,封闭5218巷回风绕道。
(3)调控2218巷回风绕道风量,使2218巷回风量为600m3/min。
3.3 重新调整注氮系统
(1)停止5220巷钻孔注氮,并对钻孔进行封堵。
(2)将5218巷注氮管与主注氮管路相连,对8218采空区实施注氮。
(3)利用8218后40架架间钻孔进行注氮,总注氮量为3500m3/h。
3.4 撤退 81~120#架
(1)倒完系统后,81~120#架处于新鲜风流中,撤退时不受气体威胁,能够确保人员作业安全。
(2)经过前期的防灭火治理,在开始撤退81#架时,回风流CO浓度降至20ppm,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4 效果分析
4.1 防灭火效果
燕子山矿8218放顶煤工作面因采空区自然发火,给停采撤面带来较大困难,研究采用调风、头尾端头封堵、加大注氮量和注阻化剂等综合治理的方法,成功治理了采空区发火,顺利撤出工作面支架,解决了放顶煤工作面自然发火、CO超限的难题,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快速撤退。
4.2 效益分析
4.2.1 经济效益
(1)8218工作面采空区发火的成功治理,避免了因采空区发火而将工作面长时间封闭的情况发生,确保8218面120个支架顺利撤退复用。
(2)8218面120个支架顺利撤退,并应用于8214工作面,确保了燕子山矿正常生产衔接,保证了8214面提前3个月顺利出煤,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4.2.2 安全效益
8218工作面采空区综合防火治理,消除了安全隐患,使CO浓度降低到安全范围,确保人员施工安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4.2.3 社会效益
(1)通过一系列防火措施的实施,证明了防火措施的有效性、时效性,为矿井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发火治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2)此次8218采空区发火的成功治理,增强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提高了业务水平,同时提高了广大干部员工的防火意识,为以后矿井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