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善好施的李士谦

2019-07-15夏爱华

长寿 2019年7期
关键词:参军入伍借条穷人

文/夏爱华

李士谦,隋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母亲教他读书识字,辛辛苦苦将他培养成人,他知道母亲的不易,所以对母亲非常孝顺。有一次母亲呕吐,他怀疑是食物中毒,就跪在地下尝呕吐物。族人深为赞赏,称赞说:“这孩子是我家的颜回啊!”

为了生活,他十岁就参军入伍,成了部队里年龄最小的士兵。因为饱读经史,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被魏广平王重用,担任参军,家里因此也逐渐富裕起来。但有钱后的他,从来没有忘记过昔日的艰辛岁月,也不吝啬,常出钱资助乡亲,一时成为美谈。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极为节俭的生活,从不奢侈铺张。

有一年春天,他家乡闹灾荒,他就把家里几千石粮食相继借给了乡亲们。但等到秋天,刚巧粮食歉收,借粮的人家无法偿还,就前来对他说,能否缓一年,等来年丰收了就还粮。

李士谦听了,便把所有借粮的人都请来,摆下酒食招待他们,并当着他们的面,一把火把所有借据都烧掉了,然后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的债务都清了,以后谁也不欠谁的了。”

大家听了,都万分感动。

第二年秋天,粮食大丰收,曾经借过粮食的人,都争着前来还债。

李士谦一概拒绝不受。大家说:“这是以前借你的粮食啊!”

李士谦说:“既是借我的,那借条呢?”

大家说:“你烧掉了啊!”

李士谦说:“对啊!借条没有了,我怎么敢收你们的粮食呢?再说一遍,你们什么也没借过我的。”

他的善行感动了许多人,许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有人对他说:“你积了很多阴德啊!”

李士谦听了,不同意,谦虚地说:“做了人们不知道的好事叫‘阴德’。而我现在的行为,都是大家知道的,怎么能算是‘阴德’呢?”

乐善好施且谦逊待人的李士谦,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

编后小语:李士谦,史有其人。据《隋书·李士谦传》载:李士谦终生行为端正,口业清雅,从来没说过一句有害于人的言论。他家中很富裕,可是他的生活比穷人还节俭,终日以救济穷人为急务。邻里中有因丧事无法殓葬的,他施以棺木;有兄弟分财不均而争讼的,他就出钱补助不足的一方,以致感动那兄弟惭愧而互相推让。他的乐善好施、仁慈节俭的精神值得后人传承。

猜你喜欢

参军入伍借条穷人
大学生对参军入伍的认识
你是时间的穷人吗?
收高利贷
当代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影响因素初探
借条丢啦
河北省大学生入伍激励政策与多维度评价
借条
穷人的尊严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