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松』
2019-07-15段作民
文段作民
《道德经》有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很多朋友都知道太极拳以柔克刚的道理,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柔弱胜刚强的真相。
相信很多练太极拳的朋友都听老师纠正过“‘松’得还不够”,如此便无法发挥出身体最大的力量和最理想的速度。那么到底什么是“松”,怎么样才是实现“松”的正确途径呢?
太极拳的“松”,是练习的难点和重点,一般是指抻筋拔骨,将骨节打开。实现“松”的正确途径,就要从饮食、生活、运动等各个方面都做好。
《黄帝内经》上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讲的是饮食之道,健康饮食是练习太极拳的基础。俗话说“三分练,七分养”,科学的饮食结构,避免酗酒、熬夜,才能保证身体能量不断增强,是“骨正筋柔”的必要条件。
有句俗话讲“拳不离手”。只是单纯肢体上的模仿就能打好太极拳吗?老子的《道德经》上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讲的就是呼吸之法。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就是指主动运用正确的呼吸法则,并把这样的呼吸法则落实到练功和练拳的过程当中,养成习惯、形成自然,立行坐卧都不能离了正确的呼吸法则,这就是老子讲的“专气致柔”的真实意思,也是实现骨正筋柔的第二大核心要素。丢掉了呼吸法则,纯粹靠套路训练或者刻意的放松,无法到达“松”的境界。
太极拳讲究的 “松”,是关节通过韧带主动行使力量,把关节松开而达到半离合的状态,这是太极拳真正的内功。这样的内功,是通过正确的呼吸法则和科学的饮食法则,再加上高质量的睡眠才能得以实现的。身体越松柔,力量就越大、速度就越快。
做到这样的“松”,也就是实现了生命的逆增长,人的身体就获得了真正的健康,这也是太极拳特殊的魅力所在——集养生与技击于一体。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很多练习太极拳的朋友并不了解太极拳真正的内功是什么,只在形体上做文章,或者说只在肢体上刻意地放松,这就让“太极拳”变成了“太极操”。这样的太极操看起来虽然好看,但是并不实用,丢掉了“功”的松,就变成了“稀松”了。
科学饮食、主动呼吸、深度睡眠、勤奋练习,这四个要素就是太极拳“松”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