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易跌倒 小心慢行最重要
2019-07-1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管护师翟爱丽钟颖丽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管护师 翟爱丽 钟颖丽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照顾居家老人也就越来越困难,因为如果高龄老人出现意外摔伤,对于整个家庭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据报道,每年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4个人中就有一个会出现无意间摔倒现象;每5个摔倒的老年人中,就会有一个是严重受伤 (例如骨折、头部受伤等),每20分钟就会有一位老年人死于摔倒。在85岁以上老年人中,摔倒是主要的致命伤害之一。因此,如何正确预防老年人跌倒,对于所有有老人的家庭就显得格外重要。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疾病或身体功能减退。高血压、低血压、视力减退、平衡能力减退、足部的感觉能力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等。②服用药物。如降压药、止痛药、安眠药等一系列会引发感觉异常的药物。③其他原因。如昏暗的视线、不合适的鞋子、湿滑不平坦的地面以及老年人不熟悉的居住环境等。
跌倒导致的不良后果:①老人跌倒后很容易受伤,年纪越大越明显。②半数以上的人在跌倒后会有轻伤,如擦伤、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③约有2%的人会因跌倒导致髋骨受损,5%的人发生其他部位骨骼 (上下肢、脊柱、盆骨)受损,有些人甚至因为跌倒而丧失意识。④跌倒后如果家里没人不能及时起来,会出现缺水、体温过低、肺炎、横纹肌溶解症甚至会导致肾脏损伤、骨折,长期卧床护理不当还会发生压疮。⑤跌倒对人的影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即使身体已经得到治疗,也做了复健,仍然有半数的人在跌倒之后不能正常行走。跌倒还会产生心理问题,就是对跌倒的恐惧,它甚至剥夺了老人的自信心,不敢进行室外活动,如购物、出行、走亲访友……而选择待在家里。运动量的下降会直接导致肌肉力量下降,控制机体活动的能力也会下降,这都有可能是下一次摔倒的诱因。
老人跌倒后,家属的正确做法:一旦发现老年人跌倒,家属不要急于将其扶起,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等待救援。同时,要尽量让老人平卧,盖衣物保暖,防止体温过低。无论何种原因的跌倒,都应该在跌倒发生后由家庭成员陪同尽快前往医院处置。
如何预防居家跌倒的发生:厕所、厨房、卧室是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高危地点。解决的方法是:①室内光线尽量要充足明亮;地砖要防滑,不要有水渍油渍;尽量不铺地毯,防止地毯的边缘把老人绊倒;屋子中央不要摆放杂物;地面上不要有外露的电线等,可以防止老人因视物不清或动作不灵敏而摔倒。②浴室洗漱用品要固定,尽可能加装扶手,可放置洗澡专用的小凳子。③选择安全的鞋子,减少系带的鞋,尽量用粘扣。④及时检查视力,佩戴合适的眼镜。⑤如服用降压药、止痛药、感冒药、抗过敏等药物,行动尽可能要慢。⑥保持适当的运动,使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增强。老年人常患有骨质疏松,可以适量增加负重训练,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⑦应尽量避免独居和单独外出,避免在拥挤的环境待得过久,不在陌生的环境里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