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

2019-07-15林婵娇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行为障碍个体化发育

林婵娇

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医院,广东广州 510520

精神发育迟缓的患者在精神与行为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异常,主要是患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综合症,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以及行为障碍等[1]。针对该疾病,临床救治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然而由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明显,不利于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严重时还可能使患者对他人生命健康造成危害。所以需要针对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生活情况等特点,对其进行有效识别与区分,再制定符合该疾病的护理计划,并对其实施个性化且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有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3]。本文将我院收治的88 例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病例,详细探讨护理干预在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与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 年1 月~2017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 例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病程均>3 年;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对本次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8 例,女16 例,年龄23 ~51 岁,平均(29.5±2.1)岁,病程4 ~12 年,平均(5.64±1.23)年,其中轻度患者有24 例、中度患者有12 例、重度患者有8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9 例,女15 例,年龄22 ~50 岁,平均(30.0±2.6)岁,病程4 ~13年,平均(5.41±1.37)年,其中轻度患者有24 例、中度患者有12 例、重度患者有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44 例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即健康宣教、精神干预以及心理干预等,科学合理使用镇静剂等。给予观察组44 例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基础护理:患者的病房需保持空气清新与安静,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鼓励其多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高热量与高蛋白的饮食为主,以此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对于进食较差的患者,除了必要的支持外,还需分析其进食差的原因,以此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在诱导患者情绪稳定后予以单独进食,膳食的要求需符合患者的口味,确保水分的摄入;同时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还需做好其口腔护理,以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增进其食欲[4]。

精神护理:由专人对患者进行守护,确保患者不因躁动与兴奋而发生自伤、撞伤以及坠床等不良事件;对于卧床不起或行为退缩的患者而言,需分析患者卧床的原因,做好其心理疏导,以此取得患者信任,激发患者对食物与环境的兴趣,鼓励患者下床活动;由于患者在精神发育迟缓的支配下出现暴力行为、不合作行为以及攻击行为等,必要时还需遵医予以患者保护性约束,以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能顺利开展;合理安排患者起居时间,为其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同时还需予以患者心理干预以减少不良情绪。

攻击性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对攻击行为的危险性进行了解,加强管理危险物与消灭危险因素,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对于有攻击行为倾向的患者,需加强早中晚时间段的病房监管,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与消耗体力,进而防止暴力行为出现[5]。另外,还需进行科学与系统的健康知识宣教,采取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为患者解答精神发育迟缓的相关问题,让患者能正确认识该疾病,并引导患者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自残行为管理:护理人员需改善病房内的装置,为其提供舒服、优质以及安静的治疗环境,防止满员居住情况的发生,同时还需加强对自残行为患者的监管,防止患者产生不良后果。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保持高度警惕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患者出现致残行为,而对于兴奋躁动的患者需将其放到安静环境中,必要时还需对其进行保护性约束。

出走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交谈,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患者对该疾病与该行为的认知,打消患者出走的想法;积极召开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讲解治疗与用药的方式,经过长时间与患者进行深层面的交流,不仅能增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看护能力,同时还能防止患者出现走丢的现象;一旦发现患者出走,需及时开展应急计划,告知患者与其讨论患者的出走动向与预防方案[6-7]。

心理波动干预:心理波动干预的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法、饮食指导以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学会控制自身的不良心理与消除不良反应,并积极解答患者的实际需求;在开展心理干预时,还需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安慰与鼓励患者让其加强康复信心;认可患者的内心体验,若个别心理压力超出承受能力时,需积极予以患者精神支持、不良情绪疏导,鼓励患者宣泄自身的不良情绪,以此化解心中的矛盾与冲突,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能有效缓解自身的心理波动[8]。

1.3 观察指标

干预持续1 年后,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对两组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数越低则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轻;采取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评分)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总分为56 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采取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9]。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44 55.24±4.82 48.97±3.26 2.536 <0.05 56.43±5.21 49.96±5.54 2.367 <0.05观察组 44 55.97±4.13 44.07±3.86 5.540 <0.05 59.82±5.67 43.17±6.34 5.577 <0.05 t 0.292 2.841 1.238 2.323 P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8周后 t P对照组 44 43.26±5.24 43.19±6.84 0.025 >0.05观察组 44 43.98±5.87 35.17±4.28 2.921 <0.05 t 0.261 2.291 P >0.05 <0.05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 评分与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SAS 评分与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8 周后ADL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97.73% vs 72.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发育迟缓不仅会出现自理能力下降、智力低下,同时还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行为异常以及生长发育不成熟等表现,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以及自残行为等,严重增加患者与家庭的心理压力与经济压力[10-11]。医院在接受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的患者时,一旦未予以患者针对有效的护理干预处理,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寻找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不良症状的出现是非常有必要。

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体现人文关怀,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开展护理干预措施,促使患者受到更贴切与更到位的护理。因此,在个体化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对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做好评估与评定,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并针对个体化差异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能改善自身不良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自我干预能力[12]。另外,由于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同个性存在不同幻觉、不同情绪以及异常行为等,存在焦虑、抑郁、睡眠、行为以及暴力障碍多样化等精神症状,通过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更好的予以患者心理上与生理上的干预,从而有效减少患者躯体不适与不良情绪,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波动[13-14]。同时,由于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病程长与易反复,随着患者生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受损,患者的负性情绪会出现异常,而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实现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错误认知,培养患者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以此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改善[15]。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 评分、SDS 评分、ADL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能改善患者精神发育迟缓与行为障碍,通过予以不同行为与症状表现的患者个体化干预,能针对性缓解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精神发育迟缓合并行为障碍患者中,不仅能确保患者治疗时的生命安全,同时还能防止患者对他人的伤害,增强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故对患者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非常必要,能有效提高临床成效,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行为障碍个体化发育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的研究
超声心动图评价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心脏形态及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常做噩梦要当心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伊宁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