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
2019-07-15吴兵
吴兵
(梁溪区崇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01)
冠心病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其病因涉及多样性,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高血糖等,同时与体力活动增加、大量吸食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1-2]。现阶段治疗仍以药物干预为主,他汀类药物作为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在治疗冠心病中表现超出较好效果,本文通过收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门诊收治的70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以此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门诊收治的70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经双盲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8.74±6.1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15±1.15)年;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9.25±6.20)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1±1.2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予以患者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并予以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10mg/次,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mg/次,每日1次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0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1)疗效[3]:显效表示: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心绞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表示: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所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所缓解;无效为患者症状与体征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处理相关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2例(5.71%),其中消化道不适1例,甘酶轻度上升1例;对照组6例(17.14%),其中消化道不适3例,肌痛1例,甘酶轻度上升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9;P>0.05)。
3.讨论
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其发生原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正相关性,打破机体血液平衡,对心肌组织以及其他灌注器官造成障碍,引起以心绞痛为主的临床症状,特别在患者情绪激动时极易引起猝死。药物是冠心病主要保守治疗手段,其中又以他汀类药物为主[4]。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属于HMG-CoA还原酶选择性制剂,可将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转化成甲羟戊酸,在近年来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病理研究中显示,本品可通过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浆胆固醇与脂蛋白水平,并可增加肝脏细胞LDL受体数量,增强机体脂蛋白的摄取与分解代谢,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在降血脂作用中表现明显,其药理作用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似,加上本品对肝细胞选择性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以及其可观的亲水性,在治疗冠心病中表现可观疗效,张洪磊的研究中指出,瑞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可观,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此外本品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他汀类药中最好的一种,蔡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本品在治疗中不会引起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可观,使用罗伐他汀64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例与安慰剂比例相似(55%:53%)。在本文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且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相较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