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活习惯与体质健康相关关系研究

2019-07-15蒲西安李丹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显著性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蒲西安,李 刚,李丹捷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习惯是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行为倾向。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1]。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2]。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大学是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尤其在是在我国教育改革日趋完善,人才日益激烈竞争并国际化,前沿学科相互渗透的今天,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即健康行为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在大学期间忽视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而形成了与当今不符的行为习惯,就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后果[18]。大学生毕业后将奔赴各工作岗位,担负起建设国家的光荣任务,就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锻炼习惯等[14]。目前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四川省5所普通高校大二、大三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实验等研究,得知他们在饮食习惯、一般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锻炼习惯等方面与干预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有些指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以及各种行为习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体质健康的影响,作为当今社会观注的热点;为今后更好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等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13]。

1 研究对象

以四川大学等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本科院校共5所四川省内大学的大二和大三两个年级学生1238人(男生576人,女生66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大二年级563人(男生287人,女生276人),大三 675人(男生314人,女生361人)。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图书馆等查阅有关大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相关资料,为此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一般行为习惯、日常生活方式、及锻炼习惯、健康状况等相关信息。

通过网络和专家访谈,了解有关营养、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制定量表,调查当前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健康知识的认识以及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等情况。问卷发放对象是5所大学中随机抽取的普通专业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为实验制度干预对象。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发放1250份,回收125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无效问卷12份,有效问卷1238份,有效率为99.04%。

为了问卷具有较高的稳定可靠性,采用重测法,用一年的实验干预制度。从第一次调查有效问卷对象中,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二次重测,并对两次测试数据用积差相关法进行统计学相关系数分析,得出重测相关系数R=0.887(P﹤0.01),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此问卷经5所学校的专家和5所学校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一线教师和校医评价后实施。专家效度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问卷效度检验情况

2.3 制度干预法

2.3.1 实验目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并探索更加完善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途径、手段和方法。

2.3.2 实验时间:2016年9月—2017年7月。

2.3.3 实验设计:采用实验前后的自身对照法。

2.3.4 实验测试指标: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办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机能、耐力、速度和灵敏五项,总成绩为100分。其中,耐力为:男1000M,女800M;柔韧力量类为坐位体前屈;速度灵敏协调类为立定跳远。

2.3.5 测试数据分析:对1238名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获得研究对象身体形态、机能等五项相关成绩信息,实际取得和运用的有效数据为1200份,其中,男生640人(大二300人,大三340人)人,女生560(大二300人,大三260人)作研究对比分析。

2.3.6 制度的制定和干预形式:

2.3.6.1 制度的制定:健康宣教干预、早操制度的干预、睡眠时间的干预、饮食方面的干预、体育锻炼氛围的营造等。

2.3.6.2 干预形式:采用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结合的形式。学校规定制度为直接干预,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课堂教学或墙报健康知识专栏等为间接干预,进行集体干预。

2.3.6.3 早操制度的干预:每周至少4次早操,学生可自选活动内容和方式,但提前各校要有负责实验的老师检查人数,且必须先跑完400—800M后再分类活动。

2.3.6.4 睡眠制度的干预:完全执照学校的统一作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保证每天8h的睡眠时间,且中午午睡30min-1h。

2.3.6.5 饮食制度的干预:一是对学生进行健康宣教,二是膳食干预及退膳时间限制等方面进行。利用健康教育课程及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康宣教,让学生改正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3-5]。

2.3.6.6 体育锻炼环境的营造: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已有的“三小球”、“班级集体项目竞赛”、“以年级为单位的各项球类竞赛”等比赛制度,并尝试开展班级体育表演比赛,以不拘一格的体育表演竞赛,挖掘学生中不同项目的体育人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给不同项目兴趣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逐步打造成各班的体育特色,充实课外体育活动内容,让大学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7],加强体育锻炼氛围,提高学生自觉锻炼意识[3-8]。

2.4 数理统计法

2.4.1 数据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用T、P检验方法进行方差分析以及实验干预前后的差异分析;并用X2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

2.4.2 用Excel 2003对部分数据用图表进行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健康宣教干预对大学生营养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影响

实验前通过调查问卷对四川省普通高校普通专业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了营养知识的调查,问题涉及三餐比例分配、应含的食物种类、摄入能量和营养素在当天的比例、能量和营养素的来源、食物折搭配、奶的营养价值的评价、吃水果和蔬菜应注意的问题、膳食与疾病的关系、生活方式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等8个方面,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发现,学生对营养知识及健康知识的的认知率比较低(见图1),只有43.5%,说明学生对营养和健康知识的了解太少。许多学生对一日三餐的分配根本不清楚,对不吃早餐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一概不了解。由图1可知,实验前实验对象对营养知识和健康知识的认识是非常不理想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和学校医务保健所一起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在食堂、宿舍宣传栏上张贴有关营养与健康知识的宣传画和专栏,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教育。两学期以后,再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大三参与实验的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认知率有明显提高(65.18%),见图1实施干预后。但总体而言,四川省普通高校大二、大三普通专业的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认知率还比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督促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营养与健康知识,使他们自觉地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身体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之中。

图1 健康宣教制度干预前后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认知率

3.2 健康宣教干预对学生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

经过健康宣传教育及制度干预后,学生在生活习惯、作息习惯及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均有好转表2-表4。从表2可知,饮食态度、早餐习惯及定时定量的习惯在健康宣教与制度干预前后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01)。最明显的是学生对饮食态度中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较大减少,每天都吃早餐的人数也显著增加,散餐、零食的人数也慢慢地减少了。

学生作息习惯及眼睛卫生习惯在干预前后情况见表3。学生在宿舍熄灯后用其他照明手段(如手电筒、腊烛等)继续看书、学习、聊天或做其他事情的现象在制度干预后有明显好转,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每天8h的睡眠时间。保护眼睛的卫生习惯和方法通过制度干预后,呈非常显著性变化(P=0.000﹤0.01)。只有近视程度在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187﹥0.05)。

特别突出的是,制度干预后,绝大部分学生早操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习惯,从表4可以看出,体育锻炼习惯在干预前后存在除在运动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外(P=0.017﹤0.05),在其他两项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01)。说明学生完全有充足的时间锻炼且可以保证每天锻炼1h,且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可以使整个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

表2 宣传教育及制度干预对学生饮食习惯的影响(N=1200)

注:*表示指标呈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指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下同。

表3 宣传教育及制度干预对学生作息习惯及

表4 宣传教育及制度干预对学生体育低烧习惯的影响(N=1200)

3.3 制度干预对男女学生BMI指标的影响

如图2和图3所示,男女学生的BMI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低体重现象逐渐减少,但所占人数还是有一定比例,这与学生对健康的认识、生活习惯等有一定关系;超体重和肥胖比例不算大,正常体重比例提高,低体重比例降低,说明了实验对学生有关饮食方面制度的制定、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懂得了平衡膳食的基本营养知识,对一些路边小食、洋快餐等不卫生、不合理食物结构等有所认识,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及健康体质的全面提高[8-12]。

图2 男生在制度干预前后BMI指标等级人数情况变化(N=640)

图3 女生在制度干预前后BMI指标等级人数情况变化(N=560)

3.4 宣教制度干预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指标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学生受早操制度干预后,各形态、机能指标不断提高,实验前后对比,除身高无显著性差异外(P=0.248﹥0.05),其他各项指标呈非常显著性变化,因此,要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必须让学生从思想上加以认识,并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学校从教育出发,采用各种办法,创设良好的锻炼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学生体育锻炼经常化、生活化、科学化。

从表6可知,男女学生在制度干预前后,耐力素质呈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明显;女生的柔韧素质平均下降了,但是变化的幅度也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生的柔韧素质和男女生的灵敏素质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01),说明提高幅度很大。说明目前大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普遍下降,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较差。这可能与国家教育体制或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活生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加强学生耐力及柔韧素质方面的锻炼,在大学期间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懂得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与体质健康的关系[12-13]。

3.5 制度干预前后学生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通过宣传教育,制度干预前后我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的方差统计可知(见表7),男生在制度干预前后除身高和耐力以外,其余各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而肺活量和立定跳远呈非常显著性差异,男生柔韧素质呈显著性差异(P=0.017﹤0.05)下降较为明显;女生的身高、柔韧和耐力分别为P=0.364、0.053、0.057﹥0.05,呈无显著性差异,在实验过程中也表现出她们都希望自己健康,但生活饮食行为习惯和锻炼行为习惯都不是很好,主要是不愿坚持,不愿吃苦,女生在这方面比男生表现得更差一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大学生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要使当代大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是现阶段高校体育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5]。

表5 实验干预前后学生形态、机能水平比较表(M±SD)

表6 宣教干预制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M±SD)

表7 男女学生在制度干预前后所测各项指标的方差分析

4 结论

4.1 健康宣教干预,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和健康知识的认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2 通过饮食制度的干预,对学生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身体形态、机能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肥胖和超体重学生明显减少。

4.3 饮食和早操制度干预,对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形态等到各项指标有了显著性变化。

4.4 学生的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普遍下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5 建议

5.1 各学校要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康体育为总体体育思想和目标,最终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并付之生活实践之中,带动我国整个社会人群投身于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民族整体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建立具有一定整体性和系统性知识结构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5,13]。

5.2 通过团委、学生会、体育与健康课、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自觉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对学生针对性地开据运动处方,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懂得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改善身体健康状况[13-14]。

5.3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要让大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良好意识[11-16]。让他们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身体投入到建设国家的行列。

5.4 各高校要侧重加强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持之以恒,做到每天锻炼30min-1h;让他们明白: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才能使人身心健康、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10,17]。

猜你喜欢

显著性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