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僖宗:黄巢起议真不赖我

2019-07-14温伯陵

百家讲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黄巢太监朝廷

温伯陵

我是唐僖宗李儇,其实我不愿当皇帝,但那帮死太监非逼着我当。没办法,谁让他们手里握着神策军呢,如果我不听话,肯定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我唯一的理想是踢球,可惜我生在了乱世。

听太监们说,关东有一帮人在造反,带头大哥叫黄巢。从他们的谈话中,我知道了黄巢的一些光辉事迹,平心而论,他比朝廷节度使要有追求得多。

那年黄巢九岁,正在院中陪爷爷玩耍。搞食盐走私的父亲正好在家休息,就把他叫到身边,想考他的学问,就指着院中的菊花说:“阿巢,以菊花为题,走一个吧。”黄巢头都不抬,随口说:“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黄爸爸被儿子的霸气震住了,张开的嘴能塞下一枚鸡蛋。还是黄爷爷阅历深厚,说:“不如写一首诗吧。”黄巢放下手中的玩偶,略一沉吟,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在大唐,会写诗不算什么本事,但把诗写得如此霸气,除黄巢外再无他人。

长大后,黄巢不愿继承家族产业,而是想走仕途。可他一次次地来长安,一次次地被赶回,就算他写的诗再好,终究是私盐贩子的后代,想跟公子王孙们一起玩,没门!

那年,黄巢又落榜了,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长安,抬头看了一眼巍峨的长安城,再次展示了才华和杀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虽然我是大唐皇帝,但听太监们说起这首诗时瞬间就震惊了。我觉得,黄巢这首诗可以翻译一下: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种极端的心态,直接导致黄巢在中年后走上造反的不归路。

黄巢造反,我是管不了的,太监们把我关在大明宫中,只让我打球、喝茶,什么文件都不给我看,朝廷大事都是他们在处理。别说我了,宰相们也不敢和他们撕破脸皮,几十年前的“甘露之变”,官员被关起门来杀了一千多人,此后太监们再无敌手。

公元876年,黄巢的战友王仙芝通过宰相王铎的弟弟给朝廷写了一封报告,表示愿意接受招安。不用大动干戈就平息叛乱当然是好事,宰相们在政事堂一商量,就给王仙芝封官一一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让他到长安来工作。也不知这帮人是怎么办事的,居然把黄巢和其他人给忘了,于是大唐错失了第一次平叛的机会。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这是黄巢新改的签名,他不甘心把命运交到王仙芝手中,带着2000兵马攻打郓州、鄂州、宋州,一路上贫苦农民纷纷加入他的队伍,只为混口饭吃。都怪老祖宗不好,把江山搞成这个样子。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谁还管什么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谁就是所谓的“得民心者”。

黄巢越来越厉害,带着队伍到了江南,要扼住大唐经济的生命线。公元879年,他进入广州。这时,黄巢觉得有资格和朝廷讨价还价了,于是请求朝廷封他为广州节度使,想洗白上岸。

人家拥兵几十万,不过要个官,咱大大方方地给不就行了?我真不知那帮宰相是怎么想的,只愿给个正五品的职位。第二次平息叛乱的机会又眼睁睁地在指尖溜走。

既然谈不拢,那就打吧,幸好大唐的底子厚,打黄巢还是没问题的。

那时的岭南还没吃遍天下的广州人,也没富甲天下的广东省,只是潮湿闷热的蛮夷之地。而起义军都是北方的糙汉子,哪受得了这份罪,于是黄巢带领他们北上中原。当他们走到襄阳时,也差不多要结束了。

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还是很给力的,在江陵跟黄巢打了一架,起义军就损失了八成兵力,这么看来,大唐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可刘巨容不愿继续打了,说:“朝廷言而无信,打赢了怕威胁朝廷要杀头,打输了也要杀头,那还打啥?”都是祖宗们办事不厚道,给员工留下不好的名声。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无信”。

如果说刘巨容是恶人的话,那高骈就是傻子。公元880年,高骈派部将南下狙击黄巢,不出意外地又打赢了。随战报一起到达高骈营帐的,还有黄巢的投降书和金银珠宝。有钱挣、不干活,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于是,高骈上奏朝廷说:“不日当平,不烦诸道兵,请悉遣归。”宰相卢携也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迅速遣散了所有援军。

就这样,原本可以轻松平定的黄巢起义,被一群傻子弄得越来越大,最终不可收拾。半年后,黄巢带领“百万大军”北上洛阳、西破潼关,终于进梦寐以求的长安。那天,他站在长安城,又想起落魄的当年。

而我呢,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被一群太監押着逃往成都。后来,有个叫罗隐的人写了一首诗嘲讽我——“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是啊,自己的路自己走,谁都怨不着。好了,不说了,我得赶紧跑路了,黄巢还在后边追呢。

猜你喜欢

黄巢太监朝廷
A New Way of Dao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黄巢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明清太监也读书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
战马
黄巢的破坏力
文学青年黄巢的人生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