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2019-07-14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赵玉云
贵州省体育文化宣传信息中心 赵玉云
预算管理一般是指企业或者组织根据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由此产生的部门发展战略,结合部门现有资源的实际情况,拟定部门和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关于资源利用的具体方案,并制定相关规章保证该方案的顺利执行的管理过程。预算管理通常包括预算方案的编制、执行、反馈和控制等环节,预算管理的反馈和控制环节不仅可以及时调整方案中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措施,还可以为以后编制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预算管理的实质是一种循环滚动的管理方式。在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执行预算管理方案属于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很多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之后借鉴了国外管理经验,定期进行预算编制工作,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支持和领导监督,预算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编制环节,缺乏一定的执行力度,从而导致能够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预算管理成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形式工作,并没有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长期受到政府支持并缺少必要的竞争,事业单位的管理革新速度通常慢于一般的企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没有及时提高和改善,将会影响事业单位竞争力的提高。因此,阐述并强调事业单位执行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探讨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
1 事业单位执行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1.1 改善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预算管理本身就属于企业整体管理的一部分,改善预算管理能力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工作人员和预算管理编制者增加对单位部门运行以及资源使用的了解,增强对事业单位运行中遇到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凭借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中对事业单位整体资源的把握,可以及时迅速地调动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力和物力等以解决实际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治理能力,实现执行预算促进整体管理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预算方案执行需要全体工作人员和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良好的预算执行可以调动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执行预算方案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上报执行情况,包括执行顺利情况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等,通过不断的反馈和领导者的持续监督,既保证了预算方案的全面落实,也提高了后续执行过程的顺利程度,从而改善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1.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财务预算的过程本身就是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本单位所拥有的资源情况进行梳理的过程。预算方案的编制工作除了需要清晰了解并把握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情况、库存情况等之外,还需要结合有关财务管理理论进行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新整合和配置,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资源在理论方面是符合发展要求的,也完成了对事业单位资源的第一次配置;其次,在预算方案的执行阶段,工作人员通常会反馈除执行顺利之外的其他各种问题,其中就包括资源配置不当问题,比如方案规定的部门经费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短缺,而其他部门的经费或者存货等出现盈余的情况等,高层管理者将根据各个基层执行单位反馈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方案调整,帮助事业单位资源的良性流动,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第二次配置。在理论视角和实践视角分别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资源进行了详细周密的梳理和协调,保证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优化事业单位资源的整体配置。
1.3 降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以往事业单位对于国家拨款的依赖程度较大,国家拨款虽然保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为社会服务方面,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服务水平,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财务风险意识,加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尤其是在政府推行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更需要通过预算管理来降低财务风险。一方面,事业单位在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过程中,可以全面准确地收集到整个单位的财务支出数据和收入数据,根据相关研究理论和经验,借助有关财务数据处理软件,可以有效帮助事业单位准确评估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指导管理者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发展计划或者战略一般是在充分了解和评估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这种计划或战略可以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指明方向,有效避免未来一段时间的管理风险。而财务预算都是根据战略制定出来的,是对事业单位战略的再次深化。因此,执行预算方案可以在无形中避免了由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
2 当前事业单位执行预算管理的困境
2.1 事业单位执行预算方案的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发展受到国家和政府财政的扶持,财政拨款不仅降低了事业单位面临市场竞争时的财务风险,也对事业单位服务社会起到了保证作用。但是财政的持续拨款不利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执行预算方案意识的培养,很多事业单位纷纷效法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制度,定期编制预算方案,但是预算方案执行环节缺乏制度保障和监督,导致预算管理的形式模仿,而非实质学习,以全额拨款为主的事业单位甚至取消了预算方案的编制过程,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监督经历,不能完全理解执行财务预算对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更谈不上事业单位预算方案编制和执行意识了。
2.2 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缺乏战略目标导向
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需要遵循战略目标展开,预算管理也在范围之内。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编制和执行预算方案过程中大都脱离了战略目标,即没有考虑战略的要求就进行了预算编制执行。一方面,事业单位原有财务人员长期的工作经历没有帮助他们培养起财务预算的意识,丰足的财政拨款也不会对财务预算进行严格要求,导致财务人员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缺乏细致性;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比较简单,大都是例行公事进行财务收支计算,财务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能力,导致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忽略了结合战略这一重要问题。
2.3 监管体系不完善,预算执行不到位
全面预算方案只有认真执行,并且积极反馈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缺乏执行的预算方案只是空谈,不能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在长期的财政拨款支持下,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针对预算方案缺乏执行动力,对于没有奖惩的预算方案,很多部门认为,执行预算方案和编制方案会提高财务成本,加大部门支出。同时,事业单位的领导对预算方案的执行工作不够重视,没有鼓励和监督员工认真执行方案,财务人员即便认真执行,也得不到上级领导的赏识与重视,还有可能会耽误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预算方案执行不到位是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
3 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能力的对策
3.1 培养和提高事业单位员工进行预算执行的意识
培养事业单位员工的预算执行意识是提高单位整体财务能力的基础。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加强预算管理的宣传工作,就预算执行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大力宣传,包括使用事业单位内部宣传板、内部报刊和特定宣传单等方式加深员工对预算执行的认识。其次,聘请财务专家和教授来单位为员工进行授课,传授预算管理和执行方面的财务技巧,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预算方案执行能力,并就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分析预算执行工作对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权威授课的方式提高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预算执行意识。最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制在总体上是一致的,因此,针对相同的问题,各个事业单位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沟通,进行预算执行方面的经验分享,提高自身的执行能力和执行意识,保证预算方案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体系
战略是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的重要指导,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需要紧跟战略的脚步,只有将预算管理与战略进行有效衔接,才能发挥预算管理工作配置资源、降低财务风险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作用。在编制预算方案时,事业单位需要挑选合适的战略制定者进入预算编制工作中,保证预算编工作制始终在战略的轨道中展开;其次,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事业单位适当选拨战略制定者来辅助高层共同进行执行工作的监督,保证执行工作始终按照预算方案进行。同时,事业单位应该将“预算制定和执行应该与战略保持一致”的内容写进规章制度,从事业单位制度层面来加强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和反馈,对于缺乏战略性的预算方案编制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惩罚,并适当奖励能够主动衔接战略的预算方案,为所有部门树立榜样,从而保证管理者携带着战略思想去编制预算,监督者则以战略的眼光看待预算方案的执行情况。
3.3 健全预算执行结果考核机制
预算执行工作的质量好还既取决于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在管理规章中涉及预算执行的奖励和惩罚规定可以有效提高员工执行预算方案的积极性,能够保证预算方案执行的质量。基于此,事业单位应该将预算方案的监督者与人事考核部门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预算方案的顺利执行。一方面,人事部门需要根据预算方案的具体内容编制有关的考核标准,必要时,还可以聘请专家进行标准制定工作,保证执行结果评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完善内部员工工作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预算执行工作的公开性,明晰预算方案中的具体分工,避免考核失当的行为。
4 结语
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预算管理,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粗放式和例行公事式的财务工作越来越成为事业单位提高竞争力的瓶颈,因此,提高事业单位执行财务预算的能力对于自身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围绕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问题,阐述了预算执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