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
2019-07-14青岛科技大学于梦涵
青岛科技大学 于梦涵
1 环境成本概念
环境成本概念的提出源自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一是环境资源的损失和减少而对社会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为了对环境成本进行管理过程当中,为防止环境恶化或恢复环境质量而付出的各类费用、开支等。之后,在1995年,美国环境保护局正式提出了环境成本的概念。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阐述是:“环境成本是指根据对环境负责的标准采取措施或被动要求的成本,以及管理公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而企业的环境成本则包含控制成本和损耗成本两方面,这两方面共同组成了企业环境总成本。控制成本是指为了达到政府所规定的环境控制指标,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建立环境保护机制、提高污染管理水平、恢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所付出的费用,以及环保未达标而缴纳的罚款等。而损耗成本则包括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能源等自然资源的消耗成本、废物的处置成本以及外部环境的破坏成本,该项属于事后成本。
2 企业在环境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成本管控意识淡薄
当前企业在管理环境成本时往往仅仅停留在控制生产制造时所产生的环境成本,缺乏完整的管控体系,缺乏足够的环境成本管理意识,且对于环境成本的管理仅仅停留在领导层面,而一线生产人员、各班组负责人都只被看作是生产者,不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出谋划策。这样的管理理念导致不懂技术、懂财务的人管理成本,而真正能接触成本的员工无力也无心过问应控制哪些环境成本以及如何控制环境成本等,环境成本意识淡薄。
2.2 环境成本缺乏合理的分配标准
虽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当前企业已经把环境成本的管理纳入企业经营成本之中,但是由于不同企业对于自然资源的耗用不同,环境管理成本的定量标准依然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难题,因而很难形成合理的环境成本的衡量与分配标准,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各部门的环境成本分配标准难以固定化。
2.3 环境成本控制能力存在问题
2.3.1 资源投入
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资源的投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环境成本控制技术的发展,还是成本控制团队的搭建,都需要企业进行大量资金、资源的投入。然而相较于生产运营成本,当前大多数企业认为环境成本的支出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环境成本控制资源的投入方面往往进行缩水,最终环境成本控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使得环境成本处于企业的不可控范围。正因为这种不当缩减使得企业不具备识别隐患的能力,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很可能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情况甚者更有可能导致大量赔款支出。
2.3.2 人员素质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员工的环境成本管理意识对企业在环境成本把控方面来说同样至关重要。环境成本控制体系要想真正建立,需要有经验的管理者对环境成本进行科学的把控,作出合理的管理决策;同时参与成本控制的员工同样应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才能使得环境成本在可控范围内。然而当下对环境成本控制方面的专业人才依然是稀缺人才,然而出于人工成本的控制,企业现行负责环境成本控制的人员往往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培训,同时环境保护意识不足,使得员工无法掌握关于环境成本管理的基本技能,更加难以形成系统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
2.3.3 技术因素
我国环境成本控制层面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市场上也缺乏有益的案例可供学习借鉴,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环境成本控制过程中,依然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进,这也是环境成本管理水平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3 企业环境成本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强化环境成本控制理念,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不仅在于生产销售环节,这是必须认清楚的现实,继续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老路子已经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发展理念。企业必须改变过去的错误理念,将环境成本的管理控制纳入企业总成本管理之中。在环境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贯彻落实市场观念,拥有先进科学的环境成本管理水平的企业更能在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新的经济环境中,不断更新环境成本的概念,成立环境成本研究团队,探索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成本理论与方法,制定各类产品的环境成本标准,优化企业的环境成本结构,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若企业管理者有较强的环境成本控制意识,其影响力会带动下级员工更有效地执行环境成本控制指示,有效结合产品的环境成本和效益,实现环境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3.2 建立健全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1)深化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由于环境会计所依靠的理论涉及范围颇广,且其核算对象复杂不可控,使得环境会计理论无法有效地指导环境会计实务。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善于引导各企业加大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并深化改革,逐步提高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水平,使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服务于企业的核算和发展。
(2)注重多学科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环境成本的控制既是环境学与成本会计学的融合,同时也包括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实践中,只有不遗余力地引进高专业度的人才,才能与环境成本管理的岗位相匹配,才能将环境成本控制落到实处。对于企业来说,搭建一支同时具有生态环境学与会计、财务管理学人员的科学分工合作的团队是重中之重。
(3)作为市场中的管理者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帮助企业推动环境成本的控制。一是推动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政府应适当控制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成本,以此来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将资源消耗转移到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上去,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二是合理运用价格杠杆原理,搭建科学的价格体系。环境会计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务,当商品成本与资源消耗成本相加时,此时商品的价值就会被更加客观地反映出来,这就意味着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商品价格体系,从而使各种商品的价格能够间接反映其所耗费资源的成本。
3.3 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1)提升环境成本管理关键在于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一是要确立整套的环境成本定额体系,对各项环境成本费用依照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定额,全面调度企业资金、人力等资源的协调配给。二是要在生产制造之前制订明确的环境成本管理计划,对于环境管理给出准确的预算,并将其编入企业总成本计划当中。三是要优化环境成本管理团队,管理人员不仅应熟练掌握传统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应适当吸纳富有管理经验的一线员工进入环境成本管理团队中,更好地掌握实际生产情况,以此来兼具专业性与务实性。四是要将生产销售产品所产生的环境成本登记为准确、可靠的会计资料,为后续的成本管理乃至企业环境成本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全员共同参与促进管理水平。环境成本的管理控制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责任,同时也应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一是要促进员工环境成本控制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二是要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相关培训和教育,培养高素质管理人员和专业的中间环节人员,提高控制水平能力。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企业文化。控制环境成本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要培育优良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低碳型企业文化。在资源紧缺的当下,每一家企业都是环境的参与者、受益者,企业要想树立起绿色环保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将环保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进所有人的思想当中,形成一种认同感,自上而下驱动环境管理的发展。
4 结语
环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保持中国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企业必须在环境成本管理和控制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科学化、专业化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既有助于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有利于把握整个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综上,企业一定要把对环境成本的重视提高到足够高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创新,丰富成本管理的内涵,最终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