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地区大果榆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2019-07-14李岩
李 岩
凌源市林业和草原局 辽宁 凌源 122500
凌源市地处燕山山脉与努鲁尔虎山山脉的复合带上,地理位置东经118°50′20″,北纬40°35′至41°26′,是蒙古高原、冀北山地,辽西北山地的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属于低山侵蚀丘陵。境内平均温度8.1℃,平均海拔552米,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由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短促凉爽,冬季漫长严寒,冷空气易进难出,气温变化大。年平均降水量477.5毫米,无霜期146天。我市植被大多属于华北植物区系,境内主要木本植物有44科87属198种。造林过程中,大多选用油松、侧柏、山杏、五角枫等针阔混交造林模式。积极探索优良乡土树种大果榆苗木培育和造林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凌源地区森林覆盖率。
1 生物及生态学特性
大果榆(Ul mus macrocar pa Hance),又名黄榆,属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喜光耐寒,根系发达,寿命较长,侧根萌蘖能力强,耐干旱瘠薄,常生长于丘陵山地阳坡。大果榆是凌源地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盐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也是凌源地区灌木层群落的主要组成树种之一。为了广泛栽植该树种,现总结育苗技术如下:
2 繁育技术
2.1 良种采集、贮藏 大果榆采种应选择15-30年生的健壮母树,在4月中旬榆钱由绿色变成黄白色时即可采收。种子采收后去除种翅,自然阴干,最好是随采随播,当年不播种的,应将其密封贮藏备用。
2.2 苗圃地选择 根据大果榆的生长特性,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开阔平坦、地块规整、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便于灌溉、土层深厚肥沃便于管理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
2.3 整地做床 苗圃地选好后,于育苗前一年秋季深翻30c m进行整地,清楚地内石块和草根,每亩施有机肥2000kg,翻地时以每亩4kg的硫酸亚铁对土壤进行消毒和防治地下害虫。
在平整的圃地上,划分苗床与步道,苗床一般宽1.0-1.2 m,床高20c m,步道宽40c m。苗床要浇足底水,床面稍干即可开沟播种。
2.4 播种繁殖 播种前,用冷水将种子浸泡1天,捞出后以亩播种3-5kg的播种量进行浅沟(沟深2-4c m)条播,覆土在0.5-1c m之间为宜,切忌覆土过深,床面保持湿润即可,防止大水漫灌,以免土壤干燥板结或冲走种子。发芽后长到2-3片真叶时开始间苗,亩留苗3-4万株。间苗时及时浇水,苗期除草一般不少于5次,对圃地适时松土,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间苗后追施氮肥以促进苗木生长,也可追施有机肥,每亩200kg左右,7-8月上旬喷施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促进苗木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
2.5 扦插繁殖V入冬前从健壮母树上选取直径0.5c m以上的健壮枝条,截成20c m左右的插穗,绑成捆,在背风向阳处进行沙藏。4月上旬取出插穗洗净,以清水为对照,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BT6号100 mg/kg浸泡下部2小时。在做好的苗床上,按照50c m*15c m的株行距边开沟边扦插,插穗微露出地面为宜,将土踩实覆膜,浇透水。出芽后要及时从芽眼处抠破地膜,使新芽长出地面。苗木从繁育到出圃,每间隔1个月左右安排浇水施肥2-3次。
3 病虫害防治
秋季整地后在入冬前及时收集并烧毁落地病叶,消灭越冬病原。春季栽植时尽量提高栽植密度,为了使整个树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需及时剪除发病枝和过密枝条,以防病菌的再次侵染。对长势较弱树体要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虫能力。在苗木出土后一个月内易感染根腐病,每周喷施一次0.5%的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幼苗期还可喷洒600倍多菌灵或1%波尔多液预防幼苗立枯病。榆金花虫可喷洒1500倍高效氯氰菊酯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