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数据的应用

2019-07-14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方程组数学老师知识点

聊城市文苑初级中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引言

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学生知识的来源不仅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而是变得更加多样化,对所学知识的更新变化程度也越来越快。随着大数据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入,初中的数学课堂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响应教育部门改革的号召,将大数据引进数学的课堂,满足学生新的需求,当然也需要大数据的参与,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一个层次。下面就班级的实际情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大数据该如何实际的运用。

一、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功能了解学生在数学中的真实学习情况

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对数学老师传授知识的领悟程度也不一样。就像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分为三个部门,一是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对比,让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的含义;二是让学生们以代入的方法来判断老师给出的一组数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后一个让学生掌握的点是学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且在实际的问题中能解出来。数学老师一般根据以往课上经验和课上学生的表现情况得出有些学生只能掌握其中一个点,大部分学生可以勉强掌握两个知识点,还有极少部分学生能三个知识点都掌握。但是如果有大数据的参与,通过其规模性、高效性、准确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就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微观表现做出最精准的判断。简单的说,就是记录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各种行为的表现、不同的认知情况还有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助于老师更加有效的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1]。

二、利用大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细节问题,满足他们日新月异的需求

初中的数学老师在利用大数据时通过大数据的宏观性可以很好地传递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反应出他们在面对学习时很多老师发现不了的细节性问题。就像如果老师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常见的错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就能反馈出学生在哪块学习的比较薄弱,或者本来老师觉得很简答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而且学生个性化的问题老师也能发现。就像在平行线的学习中关于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几个概念,在数学老师的印象中是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但是通过大数据得出的结果,学生对同旁内角的掌握程度不够,如果在数学课堂上针对性花时间讲解同旁内角的知识点,对学生整个章节的学习都非常有帮助[3]。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智学网就是以云服务的PC和移动终端方案给老师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到错题的根源,并且还可以智能化的帮助学生匹配题目。当然老师也能通过这个智学网直观的看到每个学生在哪些地方比较生疏,有共性的问题可以专门花时间讲解,个性的问题老师也可以专门辅导,对学生成绩共同的增长非常有帮助。

三、利用大数据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老师能通过大数据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细节性的问题和一直隐藏的问题。除了上面说的可以对学生的问题针对性的讲解,还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知道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2]。关于同旁内角掌握不熟练的问题,这位数学老师也发现学生对其他几个相关知识点的错误率都不是很高,偏偏在同旁内角上容易犯错,这是共性的现象。可以知道是学生在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完全,所以是讲授的本身存在一些问题,老师在后来的讲解中换了一种不一样的思路,学生了解起来更快更容易[4]。大数据因其准确性,所以老师更要在上面花心思花功夫,针对大数据反馈的信息及时采纳和跟进解决。通过大数据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学生找到有用的资源管理库,帮助学生在课后有配套的练习题可以做,提升数学的学习水平。

四、结束语

当然,随着大数据进入初中数学课堂越发的深入,对老师和学生的帮助不仅局限于提升学习成绩这一方面。老师能通过大数据帮助自己完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既节省时间也能提升学习成绩,还能优化学习方法。综合下来,大数据更像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也是学生一级一级稳固向上的台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促进他们能全面发展,提升了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方程组数学老师知识点
深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二元一次方程组》巩固练习
巧用方程组 妙解拼图题
“挖”出来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迟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