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2019-07-14山东科技大学266590

大众文艺 2019年17期
关键词:师德思政价值观

(山东科技大学 266590)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其在教书育人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质和技能等的综合品质,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这一职业对其从业者内在的、特有的要求和规范的反映。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传播者,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肩负着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重任。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政治信仰、道德情操和专业素质是构成其职业素养的基本要素。因此,探寻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路径应该以此为基本内容展开。

一、坚定政治信仰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

政治信仰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观念、态度和信仰在思想和言行中的具体体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操守有着直接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乎党的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坚定的政治信仰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首要的基本的素质,是其职业素养的核心。

(一)坚定政治信仰要以科学理想信念为方向指引

理想信念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精神上的“钙”,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它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高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科学的理想信念是思政课教师坚定政治信仰的方向盘。科学的理想信念不但可以激励思政课教师为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不断努力,而且也可以为他们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播种未来指明正确方向。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全面学习、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主动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为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坚定政治信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指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着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方向,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对公民政治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精神导引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体现着自身的政治素质,而且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模范引领作用,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和标杆。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意识,意识到自己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者和示范者。其次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认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内在的价值遵循和精神力量并形成强大的教育能力。再次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通过对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实践对大学生起到教育和引领作用。

二、培养道德情操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独有的社会现象,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实践精神。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德性实践,“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教师从教,立德为先。思政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影响者和教育者。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内化于心的高尚师德师风和外现于行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一)培养道德情操要以厚植教育仁爱之心为前提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仁爱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思政课教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要厚植炽热的教育仁爱之心,使学生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仁爱“要求学校的教师以仁义慈爱之心善待每一个学生,既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真诚地同情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关爱学生,又重视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施以充满教育理智的教育之爱”。因此,首先要培养教育之爱,要关心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关心学生成长变化和学业状况,使他们感受到教育之爱。其次要培养德性之爱,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法律人格、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要在看到学生差异、发现学生长处的基础上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用平等、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再次要培养智慧之爱,严慈相济,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严中有爱,爱中有严,让学生感受到智慧之爱。

(二)培养道德情操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

高尚的师德体现着教师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内容。高尚的师德是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道德保障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力量,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学习和培训。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参与师德教育与培训,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其次要自觉涵养高尚师德。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师德认知水平、强化师德认同情感,增强师德践行动力,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师德标准提升师德修养。最后要注重机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教育培训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长效机制,使教育与培训、考核与评价、监督与赏罚互动联通。

三、提高专业素质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基础

思政课教师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主体力量。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素质才能使思政课教学具备先进的“配方”、精湛的“工艺”和时尚的“包装”,才能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的基础就在于提高专业素质。

(一)提高专业素质要以夯实理论根基为根本

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和严谨的研究阐释能力是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的前提和基础,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实现知识储备锐度、广度和厚度的统一。扎实的理论基础不是自然的生成之物,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和创新来获得。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夯实理论基础改进教学内容。首先要进一步夯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要理清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理论知识与社会思潮相联系。其次,要广泛涉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知识,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采取多学科对比的方式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增强理论性和说服力。最后,要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科研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观念,增强教学科研意识,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通过交流和分享提升科研能力,夯实理论基础。

(二)提高专业素质要以提升教学能力为抓手

教学有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思政课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必须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最终使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学生头脑”,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首先要参与集体大备课。通过同行之间的分享与示范,在直接与间接的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要创新教学话语模式。一方面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构建起更易学生接受的交流式的、生活式的和网络式的教学话语体系和话语模式,使思政课教学更接地气、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最后要提升教学能力。要将课堂教学同步实践、校园社团社会实践和假期综合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来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提高网络教学能力,通过线上与线下跨时空的互动联通来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猜你喜欢

师德思政价值观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致良知与师德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价值观(二)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