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发挥博物馆纪念馆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职能

2019-07-14朱德铜像纪念园637600

大众文艺 2019年17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铜像朱德

(朱德铜像纪念园 637600)

博物馆纪念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是大众教育的基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特别是对社会公众的教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朱德铜像纪念园,作为一个专题型的纪念馆,始终按照博物馆纪念馆的工作性质,围绕工作任务,最大化的发挥了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作用。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朱德铜像纪念园仍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遵循“免费不降质”的原则,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纪念馆社会教育职能。

弱势群体包括的范围很广,中国的弱势群体规模也很庞大,为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支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否。

多年来,朱德铜像纪念园始终坚持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加大对他们的关爱力度,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博物馆纪念馆致力于和谐谱写了新的篇章。

一、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平等是博物馆纪念馆应尽的职责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文化权利是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弱势群体是社会平等的一员,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生活权利、文化权利、教育权利。做好弱势群体服务,保障弱势群体的文化平等权是博物馆纪念馆应尽的职责。

为了发扬“关爱、理解、尊重、帮助”的助残精神,推进全社会“尊重残疾学子、关心残疾学子、服务残疾学子”的良好风气;为了让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享有和正常孩子同等的教育,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朱德铜像纪念园,与特教学校手拉手心连心,建立“园校联谊,共建爱教基地”的合作关系。为抓好阵地建设,办好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利用节日或其它纪念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为残疾学生提供了特殊、优质的服务,奉献了博大、无私的爱,同时,也使朱德思想、朱德精神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弘扬、传承。

考虑残疾儿童的特殊性,我们走进特教学校,通过老师手语,采取“介绍与了解、讲述与聆听、教育与领悟、参与与共享”的活动方式,让残疾儿童享受到了文化大餐。

活动中,工作人员对博物馆纪念馆的性质、工作职能、发挥的作用逐一进行了介绍,激发他们走进博物馆的热情和兴趣,走进朱德铜像纪念园,学习朱德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从而使残疾儿童充分了解了我们举办一系列活动的目的、意义,知道了朱德精神的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部分内容和延伸,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从中得到了温暖,拥有了更多的快乐。

结合我们的工作,针对残疾儿童的心里特征和渴望,工作人员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追忆了朱德同志伟大而又光辉的一生,讲述了朱德的感人故事。

追忆里,他们了解了朱德同志为追求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和心血,了解了朱德同志的光辉思想和优良作风。聆听朱德的故事:《朱德的扁担》鼓励他们要有克服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一块银元》的故事,告诉他们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和原则,懂得什么是团结、互助、友爱。

看见他们专注的神态,好奇而又渴求的眼神,我们懂了。他们想听,听听世间奇闻异事,听听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他们也想说,说说心中美好的愿望,说说心中万般感激之情。听了朱德的故事,一个个饱含幸福的神情,让我们感到了些许欣慰,欣慰他们对朱德的认知和了解,欣慰朱德文化得到了传承,欣慰博物馆纪念馆给予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欣慰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二、走进特殊学校是发挥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功能的有效方式

博物馆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场所,是社会民众的公共大学。在文化生活丰富和经济生活丰厚的今天,人民大众对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作为文化交流窗口的博物馆纪念馆,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教育的职责。

多年来,朱德铜像纪念园始终坚持视民众的教育为己任,以青少年、中小学生的教育为要务,以残疾学生的教育为天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理念,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职能。

为增强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实效性,朱德铜像纪念园坚持以“共建”为载体,分别与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共建共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并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爱教基地的作用。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展览和陈列的本身,还走向特殊学校和社区,进行更广泛的公益教育推广活动。

在平常的接待工作中,对老弱病残弱势群体,朱德铜像纪念园总是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更多的关爱,提供周到而特殊的服务。特别在教育服务方面,更是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传授方式,使他们享受到了和正常人同等的教育。对残疾学生而言,我们在“请进来”的理念下,适时地组织他们来到朱德铜像纪念园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针对他们的特殊性和心理特点,专门编制了适合他们的讲解内容;面对他们生理弱势的现状,我们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将“第二课堂”融入第一课堂中,不定期地到学校举办活动,避免了特殊的、专一的书本知识带给他们的枯燥和乏味,为他们增添了学习趣味,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在活动中,朱德铜像纪念园结合自身工作任务,向孩子们教唱《朱德颂》,一句“有人说你像最暖的春风,如同慈祥可爱的母亲……”唱出了孩子们幼小心灵的渴望和感动,他们渴望春风般的温暖,感动祖国母亲的博爱;一句“有人说你像最酷的严冬,如同意志坚强的父亲……”唱出了孩子们发自肺腑的赞叹和敬佩,他们赞叹朱德平凡而壮丽的军旅生涯,敬佩朱德坚强的革命意志。从一张张稚嫩的脸上,看到了这种特殊的教育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的生活,坚定与自强不息的决心。

当工作人员为他们赠送并佩戴“朱德像章”的刹那,孩子们的眼里噙满了泪花,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晶莹的泪光中,包含了太多太多,不仅彰显了朱德精神的力量,倒映出了博物馆纪念馆教育基地盛开的鲜花,也折射出了博物馆纪念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唤起了更多的人和一个时代对弱势群体关注的良知。

三、让弱势群体感知博物馆纪念馆致力于和谐的教育职能

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实际困难,政府及全社会有责任有义务给予帮助和关怀,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以构建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

博物馆纪念馆在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服务于社会和社会发展是所有博物馆纪念馆设立的根本目的,以博物馆纪念馆的语言和手段,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认识我们今天的社会、历史、人类取得的一切成就,以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与环境变迁。积极地为社会和谐做出努力,这无疑是博物馆纪念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朱德铜像纪念园结合工作实际,从自身素质提升着手,注重抓好各个环节,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走进纪念园的不同阶层的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和谐美。

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融入平常的工作中,不仅让他们享受到了平等的文化权、平等的教育,还给予了更多特殊的服务和关怀,从而搭建了心灵沟通的桥梁,自然形成了一种和谐环境,这种和谐共享,在生活中体现,在交往中感受。

在走进特教学校的活动中,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这种和谐带给他们的愉悦和美感。通过传播朱德文化,让他们享有了平等的教育,活动的参与互动,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亲和力与和谐氛围。在情真意切和爱意满满的《爱在人间》歌舞中,博物馆纪念馆拉近了与残疾儿童的距离,在手语老师的引导下,伴着盲童女孩 “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的清脆歌声,孩子们翩翩起舞,舞动在五彩的童年生活中,舞动在充满爱的人间,从他们轻快的舞步中,我们分享到了他们的幸福与快乐,体验到了由此带来的温馨与和谐;随后,在场所有人都扮演着可爱的小兔子,跳着欢快的《兔子舞》,孩子们忘记了烦恼,尽情地欢乐舞蹈,我们也沉浸其中。此情此景,我们有了一份收获的喜悦,因为,我们看到了荡漾在孩子们脸上的甜蜜,甜蜜的笑容绽放在稚嫩的脸上,犹如跳动的音符,奏响了“博物馆致力于和谐”的动人乐章。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铜像朱德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何与残疾儿童做活动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要“全覆盖、零拒绝”
无畏少女
风之彩 墨西哥残疾儿童绘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