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在中国当代园林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评述

2019-07-14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绿地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210037)

当代的中国园林艺术处于“多元、开放和包容”的发展时期,各种的流派、风格、理论如过江之鲫,令人无所适从。园林植物的选择标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园林学对观赏植物有着严格的要求。随着生态园林理论的推广,乡土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近几年就连水稻、向日葵、燕麦等农作物也作为景观元素被引入园林绿地。尽管在园林绿地中使用农作物这一做法仍存在争议,但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接受了这一思路,并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设计手法。事实上,农作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出现并非一种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复杂的时代和行业背景。通过分析其背景、设计手法,结合现实,探讨其应用前景。

一、背景分析

(一)“求新、求异”的时代特征

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其独一无二的特征,人们可以在时光流逝中感受到这种特征的变化。而到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人们明显感受到“新”和“异”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艺术作品、生活用品等等领域,人们都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风格,在使用属性外开始追求个性化与定制化,当代的园林设计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设计师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审美修养的提高,越来越多新奇的园林绿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使我们眼前一亮,也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这其中就包括农作物作为创意元素在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

当人们看惯了传统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奇花异草等景观时,人们却在原本应当欣赏由设计师精心营造的风景的地方看到了水稻和向日葵,这种突如其来的“新”景观使为创新而“搜肠刮肚”的设计师及长期处于城市环境下的人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尽管这种景观还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讨论,但这种“新”景观确实已经在某些场合下成功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因此研究农作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人们的审美需求的。

(二)节约型园林理念的实施

朱建宁教授细化了节约型园林的目标,认为应包含“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生态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这3个目标。俞孔坚教授认为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可以遵循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4条基本的原理”。俞孔坚教授在解释其奥林匹克公园设计方案以“田”为设计策略的缘由时,指出“田”方案“以对土地的爱和虔诚态度,设计一个可持续的景观尊重自然,用最少的工程获得可持续的最大收益”。“田”的另一典型实例是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该校园保留了一片基地原有的农田。这些由农作物为主要元素而构成的景观实践都是与节约型园林理论有所关联的。这种节约型园林理念的实施为农作物进入当代园林设计实践领域提供了政策层面的可能性。

(三)生态园林理论的实践

在生态园林的理论实践上,一方面其根据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对多年来传统园林的发展经验进行了继承与弘扬,从而建设起层次丰富、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科学完善的植物群落体系,使人类与园林内的动物、植物和谐相处,从而无论从生态、艺术、文化等方面都经得起推敲和观赏;另一方面,生态园林的发展还要根据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从而使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得到同步发展。生态园林只有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才能够使园林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清洁、绿色、优美、文明。程绪珂在接受《风景园林》杂志采访时谈到生态园林建设“要打破狭隘的园林植物观”,“凡是植物,不论是蔬菜、果树、药材还是粮食都可以为我们园林所用”。因此这种生态园林理念也为农作物进入城市园林绿地提供了行业习惯层面的合理性。

(四)文化景观理论的兴起

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奠基人李旭旦教授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可见,“解读‘文化景观’是理解地域上曾经和正在生活的人们如何生存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

对文化景观的传承和发扬实际上也就是在保护该地区人民的文化和精神世界。文化景观概念的提出为非农用地里保留原有农业景观提供了文化、地理意义上的合理性,例如沈阳建筑大学就在校园绿地中保留了一片水稻田,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中也保留了一片燕麦地。

二、设计手法:艺术化的农田

除了上述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之外,园林设计还需要使用恰当的手法,才能够使农作物有效地转化为“景观”。如果农田按照原样保留不变的话,其视觉效果不仅达不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还会使其与基地内其他的内容显得格格不入。从现有的实践情况来看,设计师们主要采取的是将农田艺术化的手法。

(一)强化对比

如果在乡村环境下,单纯以农作物为元素造景的话,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一是由于环境和景物一致,从而使图底关系不足够明显;二是农作物处于乡村环境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符合人以往的经验,也无法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在城市之中的农田或农作物,由于与周围环境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因此不仅能使观赏者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还能够触动观赏者的心理。根据已建成的实例显示:当农田被有意识地置于现代感极强的人工环境中,或者是农作物被种植在花池等精致的容器中时,这种现代工程技术所形成的硬质景观细部与象征原生态的农作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两者性质的巨大反差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时空的距离感,从而产生了审美的愉悦感。这种手法在当代视觉艺术创作中十分常见,比如建筑师将废弃的工厂、仓库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或时尚中心。再如在当代的家居设计过程中,有时设计师或业主会在整体设计风格极为现代、简约的室内空间中摆设一些从古镇或乡村的传统民居中拆除下来的门窗等木构件作为点缀,其实应用的也是类似的手法,从而营造强烈的视觉反差。

(二)动态构成

动态构成是这类园林设计实践过程中的另一种处理手法。动态构成的处理手法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手法,发展这种造型语言的是一些站在艺术前沿的建筑师。强烈的动感和运动的多向性是动态构成手法的着力开发点。

农田或农作物由于元素单一而缺乏景观层次,以这种单一的元素作为原始的、静止的“面”系统,再以相互交叉叠合的道路则组成了动态的“线”系统。“线”与“面”相互叠加,生长出“点”系统——空间节点。这是一种典型的动态构成的景观结构,与著名的解构主义园林作品——法国拉.维莱特公园中动态构成手法有着类型学上的一致性。但是这种以农业景观元素营造景观的最大缺陷是缺乏季相特色,一旦农作物到了成熟季节,就将面临着季相单一的困境。对于这个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在对农作物进行收割时,可以将其中的某些单元进行特殊处理,比如不收割或收割后将农作物放置成某种图形,从而与整体产生一种“突变”的效果,这也是动态构成的一种思维方法,以此来改善景观效果。

三、应用前景: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内保留的一片农田“具有深刻的教育和文化意义”“已经围绕校园稻田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师生在劳动参与和季节变换中体会到了中国的农耕文化(如图4)。校园的插秧节,收割节,接待中学生参观稻田,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的耕地由于各种原因遭受了严重的损失。50年来,我国仅因水土流失就损失耕地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损失100万亩,因此这种在园林绿地中适当保留原有场地的农田或者使用一定规模的园林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提醒人们珍惜土地或引导人们接触农业活动,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育教学,以及丰富休闲生活的作用。但这种将农业景观元素引入现代园林设计实践领域的做法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概念或是功能都不应该被过分夸大,需要理性地加以对待。

(一)园林实践与农业生产之间存在明确的界限

园林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乡人居环境的质量,而农业生产则指的是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热衷于将农业景观元素引入园林绿地的设计师认为这是一种“丰产的景观”,而实际上园林绿地中的农田不仅产量有限,其生产、管理模式实际上也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近年来,农村的种植模式正不断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大型机械设备正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力劳作,因此农村中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生产力得到解放,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种植模式也已经不再符合当今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联户经营、合作经营的规模效应逐渐凸现,规模化经营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园林中普遍运用农作物的做法,不仅违背了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造成园务管理上的不便。

(二)农作物与园林植物之间存在生态学意义上的差异

尽管生态园林提倡“打破狭隘的园林植物观”,凡是植物都可以为园林所用,但同时生态园林也要求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因此,生态园林的理论扩大园林植物的选择范围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农作物大范围地替代传统意义上的园林植物。有学者以上海市松江区公园绿地新建植物景观群落为研究对象,对选定植物群落样地进行植物结构组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态功能最佳的群落的植物为典型的乔——灌——草复层搭配”。高大、生态功能好的乔木为主组成的乔、灌、藤、草构成的多层次植物群落模式,其生态功能明显强于单层化、单纯化的模式,如纯林、同龄、单行式种植等等,更何况是农田。

四、结论

在现代园林设计实践中使用农作物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丰富了人们审美需求的做法,这种设计实践既落实了节约型园林理念,同时也充实和发展了园林形态,为设计师们在园林设计方面打开了新的思路,为城市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土地文化课”,同时也可以唤醒政府和民众的环保意识。从这些角度来讲,农业景观元素是具有较好的象征意义的,并且可以作为一个独特的创意,鼓励中国当代园林设计师更好地开创中国当代园林“多元、开放和包容”的局面。但如果要将其全面推广,或着是指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粮食问题,则不仅背离了生态园林的要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过度放大了农作物在现代园林设计实践中的作用。因此,设计师应理性对待这一新的园林形式,须用好用对。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园林设计绿地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解析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园林设计中历史文化的挖掘与表达
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售楼处
小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走进绿地
研析树木修剪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