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派开放融合的文艺观念
2019-07-14山东科技大学266590
(山东科技大学 266590)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新月文人在文学艺术观念的建设上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思想。学界往往将新月派看成一个诗歌流派,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新月派和新月诗派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新月派是一个文人团体,一个知识分子群,他们的思想涉及到文艺、文学、文化、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在研究新月派时,将其置于跨文化的视角之下,不难看出新月派有着开放融合的文艺观念,在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进西方的思想文化观念,探索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出路。
一、理性、健全的文艺观
以往论者将新月派视为浪漫主义的文学流派,更多地关注新月文人的浪漫主义诗作。诚然,新月派文人受到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并且影响很大,此问题将在本文第二部分进行详述。但新月文人追求的是理性、健全的文艺观。那么,何为理性?新月文人思想中的理性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也就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过程。梁实秋所谓理性,是一种内在的制约,无论是在文艺的精神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如此。这种理性的制约是自觉的。梁实秋认为情感要接受理性的制裁,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可以说是伟大的。梁实秋认为文学艺术是呼唤理性的,主张要以理性来规范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看梁实秋看来,能够运用理性来从事文艺活动是最高境界的体现。由此可见,他将形式与精神都纳入到理性的轨道之中进行规范。新月派当中最有浪漫气质的徐志摩也都将理性上升到文艺“总指挥”的地步,他认为作诗著文时都要以理性来节制情感,这样的作品才会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新月派的文艺观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是:健全。何为健全的文艺观呢?这指的是在追求文艺自由,发展个性的同时,还意识到与他人的相关性,甚至可以反躬自省。在他们的文艺观念当中,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闻一多强调文艺要对社会负责,文艺要发挥出对社会的价值。他们反对无病呻吟的作品,反对情感泛滥、矫揉造作。新月文人认为艺术是要保持自身独立性的,但同时也认为文艺要发挥社会功用,传递健康的思想。正因为新月文人追求的是健全的文艺观,在新月文人看来文艺是一种严肃的创作。他们清楚地知道文学艺术是有感染力的,虽说不去用文艺来作宣传的工具,但文艺却是有着直达人心的力量。新月文人追求健全的文艺观,既是对文人自身的一种规范,也是表达出对文艺的尊重。梁实秋认为文学艺术创作是一种严肃的行为,文学艺术不是供人进行消遣娱乐的工具。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是作者凝神细思的结晶,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严肃的态度是不能够给读者传递应有的信息的。
二、新月派对西方文化的批判性接受
西方的思想是新月文人重要的思想来源,他们大多家境殷实,有过留学欧美的经历。他们对于西方思想的耳濡目染是他们学习先进经验的来源,然而,他们也看到了西方思想过分发展带来的种种弊端。因而,他们从一开始就是选择性地接受西方的思想资源的。他们对浪漫主义的接受可以说一直受到学界关注,也确实是他们接受的重要的思想资源。文学艺术是情感的流溢,是积累在诗人心中的情绪的自然流淌。文学离不开情感的表现,情绪的张扬。想象、灵感、天才、情感这些都是文学艺术必不可少的要素。西方浪漫主义者歌颂自然,崇尚天性,重视想象的作用,这些都给新月文人以重要的影响。徐志摩将大自然视为一本罕有的奇书,他认为自然有启迪人类思想的作用。徐志摩将自然视为人类的母亲,自然可以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人们应该亲近自然,并从自然当中寻找有益于文艺思想建设的要素。新月文人的创作灵感也往往从自然当中进行汲取。
以上所述的思想肯定是文学艺术非常重要的要素,然而新月文人还接受西方的古典主义精神,这看似矛盾实则有着内在地联系,因为新月文人认为要将这些情感、想象控制在理性的范围之内。白璧德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梁实秋,又间接影响到徐志摩与闻一多。白璧德主张以理性来节制情感的观点,“一个人应该努力以正确的理性控制自己的想像。”梁实秋受到这样的影响,提出了文学纪律说,主张文学艺术要理性,要在创作的过程中追求标准与秩序。梁实秋干脆将理性视为艺术的总体枢纽,在文学都提倡自由的时候,梁实秋难能可贵的提出文学同样需要法度。在梁实秋看来“文学本身是模仿,不是主观的,所以在抒泄情感之际也自有一个相当的分寸,须不悖于常态的人生,须不反乎理性的节制。”由这段话可以看出,梁实秋认为常态与平衡是在理性的控制下得到的。
三、新月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超越
新月文人在文艺观上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发展日益全球化,新月文人的开放融合的思想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尽管这不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结果,但新月文人能够有机地融合中西方的文化思想,这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完成中国文化思想的内在超越。梁实秋认为中国的新文学运动的要义在于定义文学的基本观念,将白话作为工具,进行思想的融合与创新。开放地接受外来思想的影响,新月文人进行中国式重构也是为了发展中国思想自身的生命力,实现其内在的超越。梁实秋反对片面宣传革命的文学,认为这有违文学的本质。对于文学的本质都无法厘清,就不能发挥文学的内在超越性,融合他种文化的要素了。胡适认为中国文化的转化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是自主发展这两极那样简单。中国文化进行内在超越时,要首先研究中西双方文化的具体特点,简单地比对或排斥他种文化是无法激发出文化的内在张力的。中西方文化在相遇的过程中虽有误读,但不是没有融合的可能,而这种可能需要更多、更深入地相互了解。
中国思想没有宗教信仰的观念,中国的思维智慧也没有形成西方的逻各斯主义。中国的思想光辉闪现于只言片语之间,未能像西方一样形成逻辑体系。毫无疑问,理性是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的要求,规范着人的行为,也同样规范着文学艺术的表述。儒家规约的理性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维持统治的要求,而今虽然没有封建的社会制度,但对于个人的道德自律建设依然是应有之意。中国传统思想以儒道二家思想为主,道家哲学的宇宙观探寻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奥秘,是基于一种自身体验的探讨,而非尊奉神明之举。中国传统思想对于天人关系追求一种和谐,而非西方的神性崇拜。中国知识分子从当下的需要出发,选取西方文化思想中有益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部分来进行与中国思想的融合。在文化混杂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化无法安于一隅,因而不断寻找出路,力图能够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寻找融合的突破口。中国知识分子致力于在自身思想的基础上增加理性的成分,以此增添文化思想的生命力。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接受,也许起初是被动的,但绝非被迫顺应的结果,对于西方文化思想的重构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内在超越。
新月派有着开放融合的文艺观念,新月文人能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既接受西方思想中的先进成分,又能够继承传统文化思想,在一个结合点上融合中西方的思想,这对于中国现代思想史以及现今的文艺思想建设有着借鉴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