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世界的书写中寻根觅源
——拉什迪学术史研究

2019-07-14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650550

大众文艺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学术史身份文学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650550)

印度裔作家萨尔曼•拉什迪是当代英国移民文学的领军人物,更是近30年来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大师。自1975年出版第一部小说《格里姆斯》以来,拉什迪迄今已涉猎小说、散文、书评和诗歌等各类文体创作。学术史研究的视角能宏观把握拉什迪研究的整体发展规律,历史地考辨拉什迪创作的思想源流,评价各家学说长短得失,为探寻拉什迪复杂的文学体系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对国内的文学批评和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拉什迪作为小说家和批评家的发展进程与进程中相关的评论材料,以及拉什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学术史做详细梳理。同时,深入探讨拉什迪学术史研究中广受关注的问题,梳理学界论争的观点,呈现拉什迪学术史的缘起和衍进脉络。

一、拉什迪学术史

拉什迪具有小说家与文学批评家的双重身份,迄今他已出版《想象的家园》和《跨越界限:散文集1992-2002》两部文集,发表了“论乔治•奥威尔”“论君特•格拉斯”“论石黑一雄”等评论,对“家园”“身份政治”、和“翻译”等文化概念作出了新的阐释。此外,他还参与了《印度文学50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选》《艺术家西蒙•查普特》等选集的编纂,充当了文化守门人的角色。在法兰克福书展的发布会上,拉什迪谈及《金屋》的创作时说:“这一类试图涵盖社会万象的小说需要做到的是,作家必须超越个人体验,同时担当记者的角色,去发掘一些个人生活经验之外的题材”。拉什迪的学术史价值在西方已引起广泛关注,学者们一方面对作家个人的历史文献,如日记、书信、自传、回忆录等非虚构文本展开研究,开始考察他所持的历史、文化立场对小说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展了拉什迪作为移民文坛领军人物的学术追踪。

(一)拉什迪的传记述评

阿皮尼亚内西(Lisa Appignanesi)等编著的《拉什迪档案》回顾了拉什迪事件的起因,从新闻报道视角呈现了拉什迪事件的复杂性,分析了拉什迪对文化迁移和文化越界问题着迷的原因。库奥尔蒂(Joel Kuortti)的《拉什迪自传与批评论集》以编年史的方式,罗列了90年代以前有关拉什迪的作品评论、访谈录和信件等文献,是了解拉什迪初期创作的一本重要索引。《剑桥萨尔曼•拉什迪指南》则是了解拉什迪文学生涯的首要文献,它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印度宝莱坞电影、伊斯兰史和英国文学传统对他的影响;第二部分述论述了他的四部小说《午夜之子》《魔鬼诗篇》《摩尔人最后的叹息》和《她脚下的土地》中的移民、家族、性别等主题;第三部分概述了拉什迪在后殖民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二)拉什迪主要作品的学术批评

国外主要侧重分析拉什迪作品中的后殖民色彩,聚焦其作品中的历史、改写、虚构和叙事视角等创作主题。弗莱彻(M.D. Fletcher)的《拉什迪小说的多维解读》以及乔贝(Ajay K. Chaubey)等编著的《21世纪拉什迪评论文集》系统探讨了后殖民视角下拉什迪小说的“身份、真相、存在”等命题,为奠定拉什迪在当代世界文坛的地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众多学者也开始将拉什迪的作品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挖掘拉什迪小说所触发的文化生态失衡中流散者的身份定位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而深入文本背后的话语类型、意识形态甚至更为庞大复杂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结构。

(三)拉什迪作品经典化的成因

全球化促进了跨国界、跨民族的人口流动,同时使文化身份和认同问题日益突出。众多学者针对拉什迪作品中的文化迁徙、文化改写和文化身份等问题,从不同侧面挖掘了拉什迪作品经典化的成因。戈什(Tapan Kumar)等编著的《拉什迪的理想国》考察了拉什迪对“全球化、恐怖主义、难民等问题所持的态度,提出了“拉什迪主义”和“拉什迪理想国”等概念。拉罗切尔(Dutheil De La Rochere)的《拉什迪创作源考》聚焦了拉什迪小说和非虚构作品中的文化翻译和文化改写,认为无根性是对其创作观念的最佳概括。此外,学术访谈也是挖掘作家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对话模式。楚罕(Pradyumna S.Chauhan)编纂的《拉什迪访谈录:作者的思想集》收录了1981年至1999年期间34篇拉什迪的访谈录,折射出了拉什迪对历史和文明等问题的宏观理念,为揭示沉积在其作品表象后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想提供了参照。

(四)拉什迪的书信集研究

考释拉什迪的书信往来,不仅能直观展现拉什迪与其他作家的学术交往,信函涉及的家园和故国、历史和现实及虚构和真相等问题更为拉什迪的艺术美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麦克多诺(Steve MacDonogh)的《拉什迪书信集》收录了26封知名作家,如石黑一雄、君特•格拉斯、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等与拉什迪的书信往来,对拉什迪事件和文学创作思想进行了交流。在《致萨尔曼•拉什迪的公开信》中,君特•格拉斯认为拉什迪的文章“气球上的一千天”真切地道出了流散者的心声:“拉什迪指着孟买城下翻滚的海浪说道:‘这大海,我在她岸边出生,无论我去到哪儿,心里都装着她’,他的作品能使人在绝望的境地产生勇气,其诗意能够承受任何最残酷的东西。”

二、拉什迪学术史研究

拉什迪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固然取决于他作品上的成就和批评家们对其持久以来的关注,他对文学和文化理论的贡献也同样加强了他在当代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挖掘拉什迪的学术史,必然要对其思想史的演化展开追问。具体来说,可以从拉什迪的文论和文化政治主张等碎片化的言论和思想中来梳理其创作的内在机制。

(一)文化翻译观念

在拉什迪看来,翻译是反殖民和为后殖民文化开拓空间的绝佳工具,拓展了后殖民写作的疆域。在推动印度的文化翻译论走到世界前沿方面,拉什迪和霍米•巴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印度文化翻译论的先驱者角色。桑加(Jaina C.Sanga)认为翻译是一个用语言对已形成的文化、社会、政治意识模式进行再创造和重新建构的过程。移民、翻译、杂糅、亵渎和全球化构成了拉什迪作品的五个重要隐喻,拉什迪借此来表达自己关于文化身份的翻译理念,在作品中再现了移民者在新世界的身份危机和精神轨迹。文化翻译同时是将东方思想观念传递给西方读者的必由之路。拉什迪作品中渗入的东方人物、历史书写、印度城市等都是对真实生活的回忆,也是一种从现实到虚构的翻译。他作品中的东西方不再是对峙的,而是一个让历史焕发新意,成为文化协商的场域。

(二)文化政治思想

流散批评家苏什德认为流散群体呈现出双重的领土意识和双重忠诚心理,将流散者、客居国与母国之间的三角关系梳理清楚,就能明确流散者居于其间的主体特征。拉什迪的文学创作从某种角度就是对这一观念的回应:“我们的身份既是多元的又是局部的。有时,我们会感觉到我们身处两种文化之间,有时,我们又有两头落空的感觉。如果说文学一定程度上说便是发现进入现实的新视角的话,那么,我们的距离、我们在地理差别上的观察点,可能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尽管文化多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在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中找到了少数群体和多数群体的平衡相处之道,然而却无法从本质上突破认同政治与差异政治,最终沦为主流群体的文化霸权中一种隐晦的策略。对拉什迪来说,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上缓解了他移民身份的处境,但是无法真正的在文化和心理上解决他因间性而产生的文化两难。因此,拉什迪接纳了一种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世界主义,通过一种新方式来认同和肯定其跨越界限后的共同体生活。只有真正将自我与他者的交往方式进行的平衡和协商,文化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

三、数字人文语境下的拉什迪研究

美国埃默里大学建立的拉什迪数字化档案室,收藏了拉什迪的手稿、日记、照片和一些尚未发表的小说等,这些丰富的电子数据能够让研究者从学术史和数字人文角度对拉什迪的创作进行新的考证。米什拉(Vijay Mishra)基于这个语料库,从手稿的注脚中对拉什迪的经典现代主义写作特征做了述评,大量真实的语料呈现出了拉什迪后殖民文学的鲜明个性和共性。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档案中心保存了拉什迪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档案,包含他的注册记录、信件、教堂布道和硕士论文等。这些电子资料和文献等历史碎片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为探讨拉什迪对多元文化推崇的动因,了解他对身份等问题关注的渊源提供了重要参考。这种数字人文的研究模式不仅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将文学文本转换成数据, 从中发现词语频度、句式逻辑、叙述文体等作家的风格特征,进而生产出新的、有效的知识和洞见,还能够进一步促进理论的修正和重构。

移动文学将传统文学创作融入到网络和影视等多种艺术元素中,实现了语言符号的多媒体化,使文学环境更加互动和开放。拉什迪的脸书、推特和舞台剧本等多种内容形态成为了学者研究的样本。研究者把这些自媒体视为作家身份建构的一张名片,开始在社会文化语言视角下建构拉什迪的身份体系。拉维(Tawnya Ravy)将推特视为拉什迪实验写作和与不同话语体系之间交流的新媒介,这表明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以一种新的形式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元的话语平台,成为记录当代社会真实的文化符号。

四、结语

纵观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拉什迪学术史研究,发现学界主要从后殖民、文化研究和社会学等领域来绘制拉什迪的文学版图,同时又结合新媒体和档案考证,寻找拉什迪学术史研究的新突破,国内学者也开始从比较文学研究视角来印证不同作家之间共通的文学批评主张。总之,拉什迪学术史研究也逐步走向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为系统研究拉什迪塑造的层次复杂的语意世界,对家园和身份等移民文学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学术史身份文学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遗老”视角下的清代学术史——以罗振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为核心的论析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道家与韩非法律史学地位的再认识及其启示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