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方程中的运用

2019-07-13黄美玲韦宏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化归思想中学数学方程

黄美玲 韦宏

【摘要】以中学数学中的方程问题为例,论证化归思想在解决方程问题中的普遍适用性,以此强调中学数学教师在方程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化归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词】化归思想 中学数学 方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中职教师品牌培训项目设计、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GXZZ JG2016A13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134-02

“化归”,即转化和归结之意。“化”就是对原问题的转化而并没有改变原问题的本质。“归”就是把原问题归结到自己会解决的问题。化归即把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结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使其变得更容易解决的方法。化归思想的基本流程如图1,若将化归过程扩展为一般模式即图2:

图1 化归模式1 图2 化归模式2

实现化归的关键是利用化归方法去转化问题。常见的化归方法主要有代换法和消元法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即原理都是把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使其更加容易解决。

数学家波利亚认为,数学解题的过程即是问题转化的过程。从他的“怎样解题”表中可以看出,很多重要的数学思想都蕴含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这些数学思想既来源于数学知识,揭示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却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在中学数学方程解答过程中,有的教师对化归思想理解不清、方法不当。出现了教师侧重于方程知识与解题技能的讲解,就题解题,解题方法多,共性提炼少的现象,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为了合理有效地将化归思想挖掘和渗透到方程教学中,笔者先整体厘清中学数学方程的主要知识结构,再详细举例说明化归思想在方程解题内容上的运用。

一、分式方程整式化

初一学生面对刚接触到的分式方程,该如何将分式方程规范化为小学阶段已学过的简易方程形式呢?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只要适当变形去分母,转化为熟悉的整式方程,求解验根即可。

例1:(2015福建,中考)解方程:1+ =

运用化归方法表示为S:问题:解分式方程,通过两边同时乘以(x-2),即化归为已解决的问题S?鄢:解一元一次方程(x-2)+3x=6。

二、無理方程有理化

无理数纳入到实数的定义之后,它也具备有理数的运算性质。教师引导学生把无理方程变为有理方程,是初二学段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例2:解方程:3- =x

运用化归方法表示为:问题S:解无理方程,通过移项、乘方去根号,即化归为已解决的问题S?鄢:解一元二次方程x2-8x+12=0即可。

三、函数零点与方程

有关函数零点的个数、存在性或所在区间等问题,常需将其转化为方程的求根问题。如果其中涉及到参数,为了达到化归的目标,需要先分离参数,使原问题S转化为没有参数的函数零点问题S1。

例3:(2017课标全国Ⅲ)已知函数f(x)=x2-2x+a(ex-1+e-x+1)有唯一零点,则a=( )。

解答分析:这道题属于已知函数的零点个数求参数问题。当函数的因变量y取0时,函数便通过等号与方程建立对应的联系。于是,本题的函数f(x)有唯一零点,即对应方程x2-2x+a(ex-1+e-x+1)=0有唯一解。因为指数函数值恒大于0,所以,转化为分离参数a,得到问题S1:a= 。为了结构的简洁化,令t=x-1,得到关于t的函数:h(t)= 。易知,h(t)为偶函数。则关于x的方程x2-2x+a(ex-1+e-x+1)=0有解,就再次转化为函数h(t)与直线y=a有唯一的交点(横坐标为0),解出X2,还原为解答X1,再还原为原问题的解答X:a= 。

四、不等式组化方程

由于不等式(组)的解法与方程类似,因而在解决线性规划的有关问题时,往往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对应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即可。

例4:(2015课标全国Ⅰ)若x,y满足约束条件x-1≥0,x-y≤0,x+y-4≤0, 则 的最大值为____。

解答分析:类比二元一次方程Ax+By+C=0表示该直线上的点的集合,对应的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0)则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图略)发现,很难在可行域内找出一个y和一个x,使代数式 取最大值。这时,在化归思想指导下,应该转化为整体理解 的几何意义,即可行域内的某一点(x,y)与原点O连线的斜率。再转化为联立方程求出该点的坐标。还原解答X1,再还原解答X即可。

五、圆锥曲线代数法

圆锥曲线这类几何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图像性质和几何特征来解决。若解题的条件或结论的几何特征不明显时,教师通常需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例如建立不等式、函数或方程模型等。

例5:(2016全国Ⅱ)已知椭圆E: + =1的焦点在x轴上,A是E的左顶点,斜率为k(k>0)的直线交E于A,M两点,点N在E上,MA⊥NA。当2|AM|=|AN|时,求k的取值范围。

解答分析:由于直线AM与AN有一定的数量关系,且它们的几何特征不明显,在化归思想下,可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由题意t>3,k>0,A(- ,0),将直线AM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一次转化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tk2)x2+2 ·tk2x+t2k2-3t=0,根据韦达定理求出|AM|和|AN|的值。由 2|AM|=|AN|,得 =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即(k3-2)t=3k(2k-1)。当k= 时上式不成立,因此分离参数t,三次转化为t关于k的函数,又因为t>3,解出不等式 -3>0还原解答即可。

六、参数方程消参法

利用消参方法转化时,应将变量取值范围保持一致。

例6:(2018课标全国Ⅱ)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x=2cosθy=4sinθ(θ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x=1+tcosαy=2+tsinα (t为参数)。

(1)求C和l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曲线C截直线l所得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2),求l的斜率。

解答分析:化归思想在这两题的运用过程分别为:(1)求普通方程,通过三角函法消参,则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S?鄢:cos2θ+sin2θ=1,解出X?鄢,检验还原即为原问题的解X。同理,可得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由题意,将l的参数方程代入C的直角坐标系方程,此时转化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1+3cos2α)t2+4(2cosα+sinα)t-8=0,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解,解出X?鄢:t1+t2= =0,进行检验还原,可得原问题的解为:k=tanα=-2。

在解决中学方程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被我们视为已解决的或容易解决的问题S?鄢,因此与一元二次方程横向关联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圆锥曲线方程和参数方程和与其纵向联系的函数、不等式(组)都可以化归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去求解。可见,化归思想在中学方程解题上的普遍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雄,李得虎.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金莹杰.化归思想在方程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01.

[3]董磊.初中数学主要思想方法的内涵及层次结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8(9):67-70.

[4]刘永强.数学史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教育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1):10-14.

猜你喜欢

化归思想中学数学方程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浅议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