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主题阅读下导学案应用的实践探索
2019-07-13陈爱群
陈爱群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本文从“在日常中有机渗透、每课巧妙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突破三方面阐述了巧妙运用导学案,指导学生有机开展主题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实效。
【关键词】主题阅读 导学案 提高 阅读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104-01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明确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随之,课外阅读逐渐成了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导学案是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将教学重心前移、以导促学、先学后教,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导学”方案。我们应如何巧妙运用导学案,指导学生有机开展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实效呢?
一、日常渗透,持之以恒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当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随之,课外阅读逐渐成了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整合身边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让读书活动常态化,成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指导学生日常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我运用了以下导学案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在日常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利用导学案,有机开展课外阅读,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导学案调整教学设计,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在班上展示汇报,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
通过这样,在日常阅读中,以学案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阅读内容、提高了阅读的动力、完善了阅读的策略,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实效,为推进课外阅读生活化常态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每课设计,有所侧重
在以往的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们常重在课堂上的指导而忽略了课前的指导,其实课前的预习也是不可忽略的。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将教学重心前移、以导促学、先学后教,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导学”,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与尝试中获得反馈,然后进行二次备课,采用“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级组设计”的方式,遵循赏识性、人文性、多样性、个性化的设计理念,探讨“导学案”的编写形式及备课过程,形成相对稳定的“导学案”编写方案和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导学案”备课流程:“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总结提高”等环节。对每课的学习目标、导学作业、课堂导学、课堂检测、课堂拓学和课堂反思等部分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要求,很好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预习的实效。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教学,教者巧妙运用导学案,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每个问题,先是从文本出发谈感受,然后跳出去想到相关的新闻、名言、书籍、诗歌、歌曲……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量搜集资料,通过整理、归纳,这当中学生就会涉猎到课本无法满足的丰富的课外阅读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必定大增,而且,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还了解到很多国内外的异域风情,这为最后老师向他们推荐《异域风情》这本书激发了阅读兴趣。
在此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针对课文的特点,巧妙地设计导学案,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将教学重心前移、以导促学、先学后教,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教师再根据学生尝试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导学”。并在教学中相机引用导图辅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很好的在学习文本的同时,有机地深入课外阅读,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文本、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
三、单元训练,重点突破
小学人教版课本均以“单元主题形式”编排教材,完成一个单元的課文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开展单元主题课外阅读活动,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五、七单元分别以“走进中国古典名著之旅”、“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为主题,在这两单元里,通过《将相和》、《草船借箭》、《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等文本,向学生们展现了中国古典名著的魅力及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勾起了学生们对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感受作家笔下鲜活人物形象的欲望。借此契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课鼓励学生以“感悟人物形象”为主题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这样,在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内容,进而通过巧妙创设情境、有效进行课前预习、合理开展评价、灵活拓展延伸展开感受人物形象单元主题课外阅读,真真切切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在日常有机渗透、每课巧妙落实、单元训练重点突破巧妙运用导学案指导学生有机开展课外阅读,极大地丰富了阅读内容、提高了阅读的动力、完善了阅读的策略,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阅读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实效,为推进课外阅读生活化搭建优质的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P1至P34
[2]李小君.“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实践与反思[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