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育的“平权”与内耗
2019-07-13无心插花
无心插花
印度理工学院联合入学考试结束后,学生走出考试中心
前段时间,印度高分喜剧电影《起跑线》被引进中国大陆。影片讲述了一对印度的中产夫妇,为了能让女儿进入名牌私立幼儿园费尽心力,在富人、中产和穷人三个阶级中来回穿越的故事。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片中不堪重负的父母、教育商品化、阶层固化,每一个都好像是本土故事一般自然。
印度作为“金砖友国”,经常被西方人以“龙象之争”和中国放在一起比较。然而,印度的教育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呢?
英语:一种身份象征
今年春节有幸去了印度旅游,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大概会是“光怪陆离”。前一分钟地狱,后一分钟天堂。
街上难以忍受的高分贝噪音、人车动物混杂的交通,路边简易厕所的尿臊味、鲜艳夺目的各色香料,时时刻刻冲击着你的感官,一切显得混乱而又似乎自有章法。
在整体的混乱当中,印度的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显得生气勃勃,女孩子们扎着麻花辫,总会带着探究而好奇的眼神打量你。如果在旅游景點相遇,他们还会热情地把你拉来一起合影。
在从新德里往东南去往阿格拉(泰姬陵所在地,位于北方邦西部)的火车上,坐在对面的一个印度小哥一直在偷瞄我们,终于在火车开动15分钟后,忍不住找我们搭话。
他是IT专业的大学生,这趟准备从新德里坐40多个小时的火车去“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卡纳塔克邦首府)做项目。他对我们问东问西,英文表达流利。英语是印度大学的主要授课语言,但印度英语以难懂的口音出名,而且在印度,真正会说英语的人只占10%左右,英语水平也成了划分阶层的依据。
电影《起跑线》中,上流社会交流都用英语,甚至以讲印地语为耻。现在的印地语,被戏称为“英地”,其中夹杂着大量英语词汇。“纯印地”似乎只存在于课本上。电视台的印地语频道收视率很高,但除了印地语新闻以外,节目主持人经常是两种语言混着说。报纸也一样,主要是英文的天下,印地文报纸种类很多,但发行量却远不如英文报纸。
另一方面,印度本土“使用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大概有129种。尽管印地 语作为第一大语言,使用的人口超过40%,但其他印度人并不愿意丢掉自己的语言而学习印地语,英语似乎成了最好的折衷选项。尤其在印度南方的几个邦(如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由于IT业相对发达,有出国志向的年轻人,更愿意学习作为世界通用语和高科技语言的英语,而不是身边没多少乡亲会说的“北方的”印地语。有钱的家长,会把小孩送到收费不菲的私立中小学,去接受英文授课的基础教育。
种姓:贱民靠什么翻身?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印度是大范围采取积极“平权”措施的极少数国家之一。种姓制度在这个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政府在1948年印度独立后把保护落后群体写进宪法,为低种姓和经济条件落后的群体提供优待政策。
这里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议会席位和政府工作方面享有专门的配额,具体因每个邦的政策而异,一般可以达到50%甚至70%的配额比例。电影 《起跑线》里的主角爸妈,为了孩子进入精英学校,钻空子套取穷人的录取配额,利用的也是这样的政策。
落后阶层具体是指“表列种姓”,也就是低种姓人群,占总人口19.7%。主要是指达利特(所谓“不可接触者”,只能从事掏粪、清扫垃圾、殓尸等低等工作),也包括一些转信其他宗教的印度人,比如印度的佛教徒89.5%都属于“表列种姓”。
电影《起跑线》中,上流社会交流都用英语,甚至以讲印地语为耻。
以印度的最高学府—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为例,15%的入学名额属于“表列种姓”,7.5%的名额属于“表列部落”,27%的名额属于“其他落后阶层”,合占49.5%。
非落后群体,在剩下的一半名额里“择优录取”,即便被优待的“落后群体”学生达不到学校的最低录取标准而没有招满,名额也不能转给普通学生。
出生在印度,教育的机会真正是一半看出身,另外一半才是“99%的汗水加1%的运气”。
电影《起跑线》剧照
由于女性在印度的地位非常低,识字率不到70%,2018年的劳动参与率仅有28%,女性也有一个独立的保留配额,具体来说,国家范围内所有政府的工作职位的35%,以及印度理工学院14%的学位,保留给女性。
教育的“公平”,反而可能造就整体水平“一代不如一代”的稀释效应。
我的印度朋友,忧心忡忡地表达了对这种制度的顾虑。从知识水平和能力来说,降低标准录取的来自“落后群体”的学生比不过普通学生,却要在统一标准下竞争,同时又承担了太多来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改变命运的期望。近年来,印度理工学院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而几乎90%的当事人都来自“表列种姓”或“表列部落”。
达利特在恒河边清扫遗体火化后的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