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庄村来了一个不“走读”的高书记

2019-07-13何东翔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甲骨文民宿苹果

何东翔

五指山南,清水河北,北庄村,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小村庄。2018年元旦刚过,38岁的高玉达从原单位北京市科协出发,来到这个在他看来十分陌生又充满好奇的村庄,开始了他“第一书记”的工作。

聚民心挨家挨户了解村民需求

“以前一说到密云来玩,就觉得好远。北庄村到市里有110公里,这么远的一个村庄,得是什么样Ⅱ阿?街面很乱?房子很旧?”高玉达从接到任命那一刻开始心里就一直打着鼓。从来没有在基层千过的他,不知道基层是个什么样子,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能不能为村里做出些什么。然而,当他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高玉达心中的多个疑问便被打消了,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村庄,让他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里。他决心不当“走读”书记,一定千出点名堂来。

于是,他跟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了解村民需求,有时一个月都不回市里的家。日子久了,他与村民打成了一片,也从中了解到了北庄村存在的诸多问题:有村民2000余人且很多外出打工不便管理、村中事务较为繁重、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相对落后、村民凝聚力差……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党员就要发挥作用了,让党员带头,先聚民心再谋发展。”这是高玉达的第一个想法。从此,“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多项制度在村里党员的支持下得以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务公开工作也延伸到了北庄村12个党小组。之后,又通过各种渠道拉来了学者、医生、演艺明星,在村里开展了科普讲座、公益义诊、文化演出、物品捐赠等多种活动。小山村越来越热闹,村民的心也越来越齐,~股共同发展的热火被点燃了。

搞创新 苹果变成甲骨文

在北庄村,有一半左右的村民家中种植了苹果,每到收获的季节,村民基本依靠亲朋好友推销,或是在马路沿线摆摊,挣得一些辛苦钱。“这苹果哪都有,怎么能让这北庄村的苹果比别的地方卖的好呢?”一次在和朋友的聊天中,高玉達想到了村里大面积种植的苹果,似有些发愁。 “要不你试试印上喜庆吉利的字!”朋友的一句话,给了高玉达灵感。印字不难,关键是印什么字。“印福字?市场上早就见过,不够新鲜。印图案?什么图案又好看又有寓意呢?”高玉达不停地琢磨着。忽然,他想到了另一个朋友,甲骨文书法家魏世涛。“在苹果上印甲骨文?”魏世涛头一次听说,不禁感到稀奇。“甲骨文造型独特,印在苹果上很新颖,而且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上你的书法,一定能一炮而红。”高玉达兴奋地向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朋友答应了高玉达的提议。经过一番商议、筹备和精心培育,2018年秋,北庄村第一批30亩“实验果园”的苹果上印上了十二生肖甲骨文。果然,印有甲骨文的苹果很快成了市场新宠,20天不到就销售了8万余斤,这让高玉达和村民们有些喜出望外。

高玉达曾在超市见过备式的果酒,于是想把北庄的果品也加工成果酒。“苹果能做酒,栗子也能做呀,你何不试试粟子酒呢?”正当高玉达向朋友请教果酒业务的时候,朋友的一个提示,让他想到了村里的另一大支柱农业—一板栗种植。

经朋友推荐,高玉达联系到了河北迁西一家资质、实力都很优越的生产商。但面对单打独斗的高玉达和并不熟悉的原材料产地,厂商的大门怎能轻易敲开。于是,高玉达开始了“唐僧”似的协商,连续一周,每天开着私家车往返300公里与厂商沟通协调。在他的坚持和力推下,厂商与北庄村签订了帮扶协议。高玉达笑称自己是“七顾茅庐为粟酒”,但当他看到第一批“板栗醇”栗子酒一周就销售2000箱时,多少“顾”他都觉得值。

一带三 村居变书院

高玉达爱画画,自然认得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今年初,高玉达邀请画友们来到北庄村写生,朋友们被一排排整齐的新式独栋村居所吸引,“这么好的房子,又有这如画的风景,要是再弄个民宿,那就绝了。”朋友的一句感慨,与高玉达不谋而合。其实,早在高玉达刚到村里时,他就发现村里的搬迁房很是别致。独栋的二层小楼,宽敞明亮;楼前的小院子,可栽花种草,抑或栽植一些应季的蔬菜瓜果。邀上三五好友,夏天乘凉,冬天赏雪,很是惬意。

可经过走访,高玉达发现村中由于大多数人外出工作,很多房屋都是空着的,这让他不禁觉得可惜。正巧朋友提出了民宿的想法,让高玉达觉得这些房子有了用武之地,同时还能帮助村民增收,真是一举两得。于是,在今年3月,3位画家以租用的方式租下了一座院子,进行改造升级。4月,名为“北庄书院”的特色民宿正式开门营业。这座精心打造的院子,既体现了北庄村的自然淳朴,在几位画家的布置下,又增添了几许文化气息,坐在院中让人感到宁静而悠然。

有了民宿,客人来了看啥?玩啥?

高玉达又打起了景观农田的主意,今年打算利用村里的一片油菜花地,改造成北庄油菜田大地艺术,在油菜地里设计“机器猫”“福娃”“中国地图”等特色图案,让游客一边住进舒适文艺的小院,一边欣赏北庄村的田园美景,享受美丽乡村的自由舒适。眼下,高玉达在北庄村的“第一书记”生涯已过半。“一年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我已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我为我的‘家努力过,即使将来不在这里工作了,我也会尽我的努力,让这里变得更美丽、更富裕。”

淳朴的话发自高玉达的内心。一年多的努力,他不仅为北庄村留下了“有文化的苹果”,留下了拳头产品板栗酒,留下了富有文化气息的“北庄书院”,更留下了创新的路、增收的桥、富裕的窗。

猜你喜欢

甲骨文民宿苹果
民宿生态,大考中加速洗牌
周边赋能
甲骨文文化展开展
你是民宿达人吗
收获苹果
拿苹果
图说汉字
图说汉字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