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监高手为何可怕

2019-07-13关山远

百家讲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英法联军晋文公溥仪

关山远

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太监高手应该是春秋时期一个叫“勃辊”的人。公元前656年,因骊姬之乱,公子重耳跑路了,晋献公派杀手去干掉重耳,限期两天完成任务。这个杀手就是勃鞮,他只用一天就赶到了重耳的驻地,冲破众多高手的保护网,直奔重耳而去。幸好重耳身手也不赖,见他杀来,马上翻墙逃走。勃鞮一剑砍去,砍掉重耳的一截袖子,可以说非常惊险了。

勃鞮后来还奉命追杀过重耳一次。他又发挥了自己的长跑能力,三天的路程,两天就赶到了。重耳听说这个可怕的太监又杀来了,来不及收拾行李,赶紧逃命。重耳成为晋文公后,勃鞮主动来投案,晋文公听到这名字,还吓出一身冷汗。不过他毕竟是明君,没有收拾勃鞮,还重用了他。

北宋的童贯掌握兵权20年,是史上唯一因为军功封了王爵的太监。《宋史》中说童贯高大威猛,貌似练了金刚铁布衫一类的硬功。作为一个太监,他竟生了胡须。《绘卷水浒传》中的童贯像,一张阔脸,眼神犀利,数缕长须如铁铸般硬扎扎的。

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到圆明园,在这里遇到了最后的抵抗,两名军官受伤,军曹长比挪胸部受剑创极深,左手中矢,另一名军官则中弹。他们一起开枪,將二十多名最后的抵抗者打死。

这批抵抗者叫“技勇太监”,是太监行业中平时练武、遇事护卫的工种。史载,圆明园的五百多名太监里,就有技勇太监60名。面对拿着先进武器的英法联军,技勇太监们奋力抵抗,最后全部殉难。英法联军也佩服抵抗者的勇气,法军在随行日记中称这次抵抗堪称壮举。

但技勇太监毕竟是少数,多数太监虽不算手无缚鸡之力,但跟“勇武”二字沾不上边。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专门有一章写太监,说太监的声音是“死阴活气的”,不仅心理扭曲,身体也虚弱——“有一次,我玩救火用的唧筒喷水取乐。正玩着,前面走过来了一个年老的太监,我又起了恶作剧的念头,把龙头冲着他喷去。这老太监蹲在那里不敢跑开,竟给冷水激死过去。后来经过一阵抢救,他才活了过来。”

太监多是从小被净身,身体孱弱,肌肉发育完全没法跟正常男子相比,首先在力量一项上就败了。

在大众眼中,最能体现高手特色的太监还是《鹿鼎记》中的海大富,他很好地诠释了太监的高招——玩阴的。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在《尚书引义》中说,由于受过宫刑,太监性格乖戾,人格和三观发生巨大异化,无时无刻不想着取得社会地位,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让别人“看得起”,因此花言巧语、随机应变、贪婪凶狠也成了太监的标签。

1922年,溥仪退位11年后,紫禁城中还有1137名太监。这年,溥仪感觉手头紧,想卖点宫中珍藏换钱,于是开始清点家底。旋即宫中发生火灾,烧毁大量字画、青铜器、金佛、瓷器。没多久,溥仪居住的养心殿东院又起了火,均是人为纵火。溥仪愤怒也恐惧,开始遣散宫中太监,到1924年,太监只剩下200人左右。

猜你喜欢

英法联军晋文公溥仪
“足下”的由来
英法联军侵华之役“通州八里桥之战”探析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英法联军为何没烧紫禁城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未代皇帝的平民恋
末代皇帝的平民恋
“足下”一词的由来
厨师辩冤
五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