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造假也成疯
2019-07-13桃源村长
桃源村长
古董造假这件事,和收藏的流行息息相关,北宋、明中晚、康雍乾、民国这四个收藏最热的时期自是如此。
北宋的米芾以仿古造假为能,常向好友借阅晋唐古本,然后好好端详揣摩之后,临摹一本归还原主,而真迹就收归自己。据说王羲之的《行穰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颜真卿的《湖州帖》就是米芾的临本。
但米芾临摹的就很便宜吗?在现代人眼中,王羲之、颜真卿与米芾的作品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能隔着玻璃看。可是在北宋人眼中,想要王羲之和颜真卿的作品,不一定卖给你。但想要米芾和苏东坡的作品则容易得多,给他们写封信就行,或者拿只羊腿来换。
苏轼的好友韩宗儒喜欢吃羊肉,正好姚麟喜欢收藏苏轼的字画。于是姚麟与韩宗儒约定:一幅苏轼作品换一只大羊腿。韩宗儒此后逢年过节,有事没事就给苏轼写信,然后拿着苏轼的信去换羊腿。
終于,黄庭坚得知其中猫腻,告诉了苏轼。一天,韩宗儒又差仆人给苏轼带信,并催促他赶紧回信。苏轼正不耐烦,诙谐幽默地打趣道:“回去告诉你家老爷,屠户今天不宰羊!”
大概说来,北宋的这股“造假”之风并不剧烈,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宋画是佚名的,即便那些有名款的宋画,款也可能是明代人添的。
朱元璋第十子——鲁荒王墓出土了一件元代初年钱选的《白莲图》,画中的一句题跋很耐人寻味,“余改号害溪翁者,盖赝本甚多,固出新意,庶使作伪之人知所愧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们这群造假作伪的人太过分了,我一个有骨气、不做官的南宋遗民到了元朝,你们不尊敬也罢了,还造我的假、抢我的营生?
如果说在宋元的江南,造假作伪只是小范围;那么到了明代中晚期,古董造假则泛滥成灾,堪称史上之最。其中,“明四家”则是最悲摧的受害者。
沈周在世时,绝对是当时最火的画家,早上刚画好一幅画,段位略高的造假者中午就能造出伪本,连印鉴、署款都能作伪;段位略低的造了一张沈周的假画,就会拿去找沈周签名署款。
祝枝山一度劝诫沈周,“老师啊,这些人恬不知耻,造您的假画,咱同情默认也就算了,干吗还要给他署款呢?这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吗?”沈周很佛系地说:“这些人养家糊口也不容易,写字画画本为消遣,尽量别有功利心。如果我的假画能帮一家人渡过难关,又没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岂不是很好吗?”祝枝山听罢,竞无言以对。
沈周去世之后,文徵明成为当时红得发紫的大画家,假牌文徵明第一人朱朗顺势粉墨登场。据说南京有个人,知道文徵明的真迹买不起,就想买幅假的挂在家里,于是对仆人点名道姓地要买一张朱朗造假的作品。仆人一路颠簸,风尘仆仆地赶到苏州,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文徵明家。正巧文徵明在家,仆人就把他当成了朱朗,说:“朱先生,想请您辛苦造一张文徵明的画,润格奉上!”文徵明一下子懵了,等回过神来,哈哈大笑,对那个仆人说:“我画真徵仲(文徵明的字),聊当假子朗(朱朗的字),可乎?”这个故事一时传为笑柄,被浓墨重彩地记在野史里。